越工作越自由:探索工作中的自我發現與追求 書籍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工作怎麼可能讓人自由?工作只會讓人更辛苦、時間被綁住而已呀!但是這本由Emily Liu所寫的新書《越工作越自由》,講述自己如何從一位讀日文系的英文補習班老師到石油探勘工作,又跳到高級時尚產業,再成為現在個人簡介上的「流行預測師」,過去近二十年於英國及美國,擔任全球流行預測分析師,負責為流行產業發表十八個月後的流行趨勢。 

她在20多歲就擁有創業家、經營者的實力,很大一部分是她對工作永遠充滿著期待,她永遠覺得工作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工作是讓她獲得真自由最好的方式。但我們一般人所得到的資訊跟教育並沒有教導我們如何更充滿意義的在工作上,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藉由工作,更有得以自由的能力,而不是反被自由跟工作所限制。 

raw-image

為何上班族要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也許你曾經在星期五的下午,坐在辦公室裡,看著手上的工作,心裡盡是思緒:「如果我現在就離職去環遊世界,我會更自由嗎?」然而,這是一種迷思。你以為離開工作的壓力,就能追尋自由。然而,這其實是一種假象。即使有一天你財富自由,還是要面對一樣的空白問題。

真正的自由不是一張空白支票,
而是點燃的意志,有積極的目標和追求。 

這讓我想到我自己的職涯路徑,20初頭歲從體育大學畢業,先是喜歡上口語傳播、媒體工作,又跳到自由的企業講師行列,之後自己成立的協會做運動員生涯規畫,現在又回到職場擔任大型餐飲集團的副執行長。我自覺自己在職涯的路徑上迷路夠多次,也因此對於工作選擇能隨時應變,且一步一步朝向做我所愛、時間自主的人生追求前進,就像《越工作越自由》中說的,那些追求,應該是給你錢都不想交換的炙熱與渴望,所謂工作上的自由,是每天醒來時有你夢想達成的事,而且每一件事,都是出於自由意志想做的事,並且對你個人,有極其深遠的意義,讓你為此深深著迷,如果工作這麼有趣,怎麼會想要脫離呢?

《越工作越自由》心智圖閱讀筆記 曾荃鈺繪圖整理

《越工作越自由》心智圖閱讀筆記 曾荃鈺繪圖整理

為何追求完美、追求興趣、追求金錢都不是自由的方式?

 我們很長會對工作陷入一些迷思,認為工作就是為了錢,或是想要把興趣變成工作,這樣就能符合社會期待達成完美人生,但如果再深入細想,我們不該用金錢來衡量自由,因為這些用生命時數換來的金錢,就算讓你換得了全世界的財富,依然只是數字上的屯積,當你被金錢數字挾持了你的感官,不僅容易讓你失去自主性,那些無法量化的自由、愛、善良、品味、快樂的生命願景,將會離你越來越遠。

我們也不該用興趣來衡量自由,因為下班後的興趣培養雖然好,但不該成為忍受白天工作的理由,且針對自己興趣所發展出來的斜槓,探索值也極低,因為興趣多半是已知和擅長的事物,而非是你未見的潛力。

我們也不該將他人眼中的完美當成自身的自由,人的未來哪是我們可以計畫的呢?迷路、繞路都會成為人生未來的答案,一直想要符合他人期待,或是當下不希望走錯路的完美人生,時間一長,才發現是一切災難的開始,反而有時當下看似災難,時間一長,才知道是美好的發生。完美人生其實只是無聊的劇本,那些曲曲折折才是精彩的人生。

《越工作越自由》書籍扉頁

《越工作越自由》書籍扉頁

這讓我想到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一則小故事。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29歲時因為電影《大白鯊》成為1975年當時,非常成功又年輕的導演。當時《時代》雜誌就用他做為封面,做了一期對他的報導跟稱讚,製片人把新出爐的雜誌拿到片場給他看,但是史蒂芬史匹柏卻沒有把雜誌接過去。製片人很驚訝的問:「整本雜誌都在講你,也都在稱讚你,你怎麼不看一下呢?」 

史匹柏卻緩緩的說:

「我現在如果相信了他們對我的稱讚,
我接下來就會相信他們對我的批評。」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不僅是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評價,他更是不讓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那個樣子,因為他只是他自己,才造就了今天我們認識的史蒂芬史匹柏。當我們相信社會對我們的定型,我們就相信社會對我們的評價,我們就會沒有自信站起來活出自己,但這一切都不關別人的事,只取決於你自己。 

​《越工作越自由》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我個人也很認同,探索自我才是工作真正的目的。追求完美、追求興趣、追求金錢,這些都不過是外在因素,而非我們工作的終極目標。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但也不要太眷戀別人的掌聲,批評會讓你想要逃跑,掌聲會讓你想要靠近,兩者皆容易使你偏離自己的航道。

raw-image

為何不斷轉換工作的關鍵是能力的提升?

工作其實就像是蒐集個人能力拼圖的遊樂場,是個適合你好奇心大噴發的地方,所謂的好奇是指對於任何事情都抱持著求知的態度,好奇心會讓你謙卑受教,也會讓你歡喜學習,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個浩瀚宇宙會怎麼串連所有你懂得的道理,你能做的就是飢渴地去理解所有世界運行的道理。

這個世界要看的,不是你喜歡什麼,而是你會做什麼,這個世界總是在測試你有多少能耐,你能承受越多,就得到越多,因此把工作做好其實是一種能力,不分類別。因此《越工作越自由》認為在初階工作上,會什麼比喜歡什麼更重要。要比的從來就不是我有沒有興趣,而是你有沒有能力,這就像是打電動要破關,你要想盡辦法看攻略或是突破關卡,第一關通常不會是這個遊戲最精彩的一關,你喜不喜歡第一關都無所謂,趕緊晉級就是了。 

如果你理解自己的工作處在遊戲中的哪一個階段,就要使自己盡快離開職場上的第一關,才有可能看到新的世界,職涯的初期不要糾結在選擇跟興趣上,不斷從工作中蒐集能力提升自己,使自己有更多技能的排列組合,不要拘泥於自己的職稱或是位階,用最短的時間破關,也同時豐富自己的人生,而這個過程中,任何可以讓你增加總積分的動作都應該要去嘗試。 

如果你是一位年輕的IT工程師,可能初期無法在工作中找到興趣,但他如果不斷累積專業技能,那麼他便可以獲得更多的選擇空間,例如自主決定工作時間和地點,甚至有機會開創自己的公司。這種能力累積過程中獲得的「自由」,其實遠超於單純的時間和空間自由,你用工作歷練得到的能力提升,換取到兌換自由的籌碼,你將可以前進到下一個關卡,實踐真正的自由。 

raw-image

追求工作的「心態」自由: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

但你可能還會想問,那我是否應該不斷轉換工作,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呢?答案是不一定。轉換工作的關鍵並不完全在於能力的提升,背後的核心動力是探索自我,探索自我才是工作真正的目的。

你想想看,一位決定在山區開設咖啡館的城市精英,和為了回老家研發鳳梨陪伴母親的科技新貴,他們都放棄了舒適的辦公室,選擇回到自然、回到家鄉追求他的夢想跟平衡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他們會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呢?當他不再追求金錢,卻變得更加豐富,因為他的人生將有更多的故事和驚奇,這就是真正的「自由」,因為他知道為何要這麼做,也勇敢順著內心,做出選擇。

 人生重要的不是比較值,而是探索值。所謂探索,是前往未知,而非前往已知。《越工作越自由》書中Emily Liu鼓勵我們,所謂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從不設限的工作範圍出發,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廣的自我認知,才能幫自己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面向,這個過程需要與時間賽跑,下定決心,竭盡全力才行。

你也可以觀察一下,那些把職業跟生命意義結合的人,通常會有兩個特質是,一個是工作執行的爆發力很強,因為這種意願來自內在。第二個是他往往有外人看來無法聯想或覺得不可思議的工作選擇。這樣的人通常成為擁有很多故事,創造很多驚奇。金錢對他而言不是主要的,但卻沒有因此有金錢的損失,雖然你的目的並不是金錢,你卻有可能會因為潛力發揮到極致,因而獲得更好的報酬,同時這種意義和使命感,這會使你工作的非常愉快,生命也因此豐富。

raw-image

自由,由此刻開始

你想要成為什麼,不是等到有一天再做,而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已經在做,真正的自由,不是工作「型態」的自由,而是工作「心態」的自由,這種自由,可能會讓你在周五的下午,坐在辦公桌前,看著手上的工作,心中充滿滿足與感恩,而不是想逃跑離職。於是乎,從這個當下開始,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將變得如同一部豐富多彩的小說,而你,將成為那部小說的主角,以自由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的工作與挑戰。

 誠摯推薦這本書《越工作越自由》,希望你也可以從工作中探索,得著豐富的人生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ris-avatar-img
2023/07/24
謝謝你的分享~
avatar-img
曾荃鈺的閱讀學習沙龍
100會員
64內容數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任何事情若能探究其本質,找出癥結點,往往可以全面性的解決所有連帶的問題。工作的自由不在於擺脫種種不喜歡的限制,而是在於找出工作之於生命的意義,讓工作同時滿足外在期待與內在滿足,才是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任何事情若能探究其本質,找出癥結點,往往可以全面性的解決所有連帶的問題。工作的自由不在於擺脫種種不喜歡的限制,而是在於找出工作之於生命的意義,讓工作同時滿足外在期待與內在滿足,才是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 <越工作越自由>Emily本書建立起積極、追求體驗人生活在當下,仍對工作迷茫、或已在工作產生倦怠的工作者。
Thumbnail
※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 <越工作越自由>Emily本書建立起積極、追求體驗人生活在當下,仍對工作迷茫、或已在工作產生倦怠的工作者。
Thumbnail
你曾想過工作和自由之間的關聯性嗎?為什麼越努力工作,離自由越近呢?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吧!
Thumbnail
你曾想過工作和自由之間的關聯性嗎?為什麼越努力工作,離自由越近呢?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吧!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是猶豫要不要換工作,這本書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思考方向,幫助你做出決定。 作者Emily,她的工作經歷很多元,大學時兼職英語老師且開創雙語學校,畢業後到日本石油探勘公司工作,接著經營法式高級訂製服,後又做起流行百貨品牌開發,而現在成為一位趨勢預測師。
Thumbnail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是猶豫要不要換工作,這本書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思考方向,幫助你做出決定。 作者Emily,她的工作經歷很多元,大學時兼職英語老師且開創雙語學校,畢業後到日本石油探勘公司工作,接著經營法式高級訂製服,後又做起流行百貨品牌開發,而現在成為一位趨勢預測師。
Thumbnail
推薦書籍~越工作,越自由(遠流出版2023/7初版)~ 書的重點 人人都想要自由,財富自由、工作自由、人生自由,但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呢?此書定義的自由不是沒有外在束縛,而是在工作之上探討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推薦書籍~越工作,越自由(遠流出版2023/7初版)~ 書的重點 人人都想要自由,財富自由、工作自由、人生自由,但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呢?此書定義的自由不是沒有外在束縛,而是在工作之上探討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對於搏命的上班族來說,或許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然而,如何在輪轉的工作與生活中找到自由,這不僅是一個職涯問題,更是一個人生課題。這裡所講的自由,不只是有關財富或時間,更是關於內心的自由、選擇的自由,以及活出自己人生的自由。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對於搏命的上班族來說,或許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然而,如何在輪轉的工作與生活中找到自由,這不僅是一個職涯問題,更是一個人生課題。這裡所講的自由,不只是有關財富或時間,更是關於內心的自由、選擇的自由,以及活出自己人生的自由。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心裡半信半疑,怎麼可能啦。工作所指涉的意義,對我而言,從來與自由無關。甚至和自由背道而馳。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心裡半信半疑,怎麼可能啦。工作所指涉的意義,對我而言,從來與自由無關。甚至和自由背道而馳。
Thumbnail
本文標題內容部分啟發及引用自盧美妏心理師 FB 貼文 貼文第一行很吸引我的注意力:「你不是想做自由工作者,你是想做自由 #不 工作者。」所以今天想輕鬆針對這個主題、內容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 如果你從未有自由安排工作、生活的經驗過,強烈推薦你一生中一定要體驗看看,至少現在的我已經有點回不去了!
Thumbnail
本文標題內容部分啟發及引用自盧美妏心理師 FB 貼文 貼文第一行很吸引我的注意力:「你不是想做自由工作者,你是想做自由 #不 工作者。」所以今天想輕鬆針對這個主題、內容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 如果你從未有自由安排工作、生活的經驗過,強烈推薦你一生中一定要體驗看看,至少現在的我已經有點回不去了!
Thumbnail
你適合上班還是適合自由工作? 釐清自己的需求,建立好心態再出發。
Thumbnail
你適合上班還是適合自由工作? 釐清自己的需求,建立好心態再出發。
Thumbnail
你對自由有什麼想像? 是人人稱羨的財富自由還是工作自由? 但是細問自己,是不是把自由和「輕鬆」劃上了等號,工作自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嗎?
Thumbnail
你對自由有什麼想像? 是人人稱羨的財富自由還是工作自由? 但是細問自己,是不是把自由和「輕鬆」劃上了等號,工作自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