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道的「老年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老年憂鬱簡介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

因為太少被診斷、更少被治療,有太多太多的長輩身陷其中、深受所苦,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整天都說著許多不好的想法,或是做出許多奇奇怪怪行為、導致整個家庭大亂。

這真的很可惜,衷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多了解這個疾病,並且多用正向的眼光來看它。

更重要的是,老年憂鬱其實是個「可以被治療」的疾病。

辦得到,但真的很不容易。需要很多人的一起努力。


老年憂鬱的特點

要發現老年憂鬱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表現都不同,跟傳統想像中的憂鬱症也不太相同,所以很難一開始就想到這個診斷。

簡單來說,老年憂鬱的表現有三大特點:身體症狀多、與早期失智雷同、整體功能退化。


身體症狀多

有些長輩可能時常會抱怨身體這邊那邊不舒服,大多都是酸痛、頭暈、胸悶、心悸等所謂的「非特異症狀」,這其實就是他的「呼救」方式,希望讓家裡的人發現到他的不舒服。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長輩可能被帶去看過許多不同科別、被診斷出各種問題:關節退化、神經退化、消化不好、心臟無力… 藥物增加越來越多,但問題卻沒有改善。

這是因為真正的問題沒有被發現。

老年憂鬱的一大特點就是長者常常會用各種不同的身體症狀來表現,他也不是「故意」的,長輩是真正深受其擾。

這是因為他們身上本來就有許多慢性病及退化的狀況,而情緒的因素更加重了這些表現,但這些複雜的背景卻也讓診斷更加困難,對於比較沒有類似經驗的醫師來說,真的不容易想到「老年憂鬱」這個診斷,也讓被治療的機率更低了。


與早期失智雷同

老年憂鬱常見的表現還有「認知功能下降」及「情緒起伏大」,這剛好也是早期失智常見的表現。

所謂的「認知功能下降」就是腦袋變得不靈光,像是有些東西叫不出名字、有些事情忘了怎麼做,這些失智症的表現,也很常出現在老年憂鬱的患者上。

另外還可以看到長輩變得易怒、但又時好時壞,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他是不是針對我?怎麼誰誰誰回來他就像個正常人,對我的時候就完全不是這樣。

老年憂鬱跟失智症是兩個難分難捨的壞朋友,在臨床要確實的分開診斷真的不容易,而研究上也確實發現,有老年憂鬱者會有很高機率罹患失智症、有失智症的長輩也有很高機率有老年憂鬱。

對於有經驗的醫師來說,其實並不一定要把這兩個分開,而是看到一個就要想到另一個,兩邊的治療同時進行,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成效。


整體功能退化

上面講到的狀況,其實在長輩身上都很常見,但也不是家中爸媽出現這些問題,就馬上認定他是有老年憂鬱,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功能退化」。

「功能」是我們評估長輩狀況最重要的指標,比什麼抽血數值、血壓高低都還重要。

所謂的功能退化,簡單來說就是「原本做得到的事情、變得做不到了。」

原本可以自己買菜、做飯、散步、跟鄰居串門子,忽然變得不太行,可能是買了很奇怪的東西回來、飯煮失敗了、變得不愛出門,這些明顯的功能退化都是長輩出問題的重要訊號,背後可能都藏著某些問題在發生,一定要重視。

因此若是家中長輩開始有些事情做不太來,同時有著許多不同的抱怨、搭配情緒的變化,務必要想到老年憂鬱的可能。




老年憂鬱的治療

在我自己的經驗當中,老年憂鬱是有可能治療好的,而且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戲劇化轉變。

根據研究,大約有1/3的老年憂鬱患者對藥物反應良好,但要做到這樣的治療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憂鬱症藥物大多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評估期,才能夠知道效果如何,而且這些藥物在長者身上的副作用會更加明顯。

所以在治療初期的階段,真的很需要家屬的理解與大力支持,才有可能繼續回診調整藥物,完成治療該有的步驟。

另外醫師在面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到各種不同的可能,也就是「要想到老年憂鬱、但卻又不能執著」,這是看高齡醫學的醫師常要面對的困難,也很需要用經驗來克服。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譫妄症(delirium)是一種「急性」的意識及精神狀態的變化,經常發生在 65 歲以上的老人族群。譫妄症的主要症狀包括注意力分散無法集中、認知功能急性惡化、幻覺及妄想等。本文探討了造成譫妄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方式,同時介紹了中醫治療方式。 更多內容請參見。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譫妄症(delirium)是一種「急性」的意識及精神狀態的變化,經常發生在 65 歲以上的老人族群。譫妄症的主要症狀包括注意力分散無法集中、認知功能急性惡化、幻覺及妄想等。本文探討了造成譫妄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方式,同時介紹了中醫治療方式。 更多內容請參見。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