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變老的感覺是什麼?老人為什麼常常憂鬱?

更新於 2023/04/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年老,你需要有所認識與準備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群有一些共同的特質,例如囉嗦、唉聲嘆氣、總是在講著八百遍已經聽過的故事,在要不然你會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失落,或是生活的寂寞,多們渴望家人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上述種種的負向特質,都讓人覺得不有趣而少親近。更別說老人們因為疾病所苦的憂鬱情緒了。老人憂鬱一般的比例是7%,如果是住在醫療院所當中,那比例又高達30%。
為什麼人年老時會有這麼多消極、負面的情緒?如果我家人中有這樣的長者,那我又該如何協助他們? 或我自己又要如何才能健康老化?
當我們想幫助家中的長者時,首先要能設想他們所處的情境脈絡,因為頻率相近,藉由同理心的運作,也才能知道他們缺乏什麼,如何從中與他們互動。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理。所以回到我們的問題中,為什麼年老時回有這麼多消極、負面的情緒?
其實每個人都會變老,更甚者是說,當我們出生的每一天就不斷的老化,這是細胞正常的過程,只是當我們年輕時,較少感受到老化的這件事。那老化的感覺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每一個器官都有它的使用年限,就像機車騎久了一樣,零件陸陸續續開始不管用,不時需要維修,那時就會很有感觸自己「老」了。再說的清楚一點,年老會剝奪我們許多能力,例如,許多長者都有膝蓋、雙腿無力、行動不便的問題,這是每當我們三十歲之後,體力就會逐漸走下波,每一年我們的肌力就會下降1%,當十年就會下降百分之十。到了六七十歲時,體力就下降30%,也就是比現在的自己無力30%以上。
可想而知,一個你本來擁有、屬於自己的能力,竟然就這樣被剝奪了。心理一定會感受到不安、死亡的威脅,那使一種自己變得很弱的無力感。除此之外,人際關係的喪失,自我成就感和貢獻感的缺乏,都會容易讓人缺乏心理力量。
就人際關係的缺乏而言,在個人退休後就會逐漸顯示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章都在倡導我們要規劃退休生活的原因,通常退休後,一開始就是覺得不用工作真好,自己的時間真多,可是漸漸的隨著日子的過去,會開始感到無聊、沒意義,以前那個經常去的地方,有歸屬感的地方沒有了。
其實,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當有人際互動時,自己受到他們的關注,或是他人的刺激,都會影響自身的能量提高,以因應外在環境。相反的,沒有人際就少了刺激,每一段人際關係都有它的意義與能量,即便是和社區大樓的管理員打招呼都是,都是在產生意義的一環。
而自我成就感和貢獻感的缺乏,則是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也貢獻於社會,這會給予人們一種歸屬感與意義感,實現自我價值。像是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曾說:「我們藉由貢獻社會一己之力,而發展出歸屬感,使的自卑感褪去。相反的如果缺乏自我成就感和貢獻感,就會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無方向感。」
因此老人的生活中,會有幾種明顯的感受:自我身體功能的退化被剝奪、人際關係的缺乏、自我成就感與貢獻感的缺乏,這些都是不利的因子,會造成憂鬱的心情,更別提受到疾病的打擊了,那又是另外一項大挑戰。說了這麼多,與其說要能幫助家中的長者,不如說關心「將來老了的自己」是相當重要的議題,因為年老時,我們的身心裡會受到更多外在環境的挑戰,沒有足夠的成熟度、正確的觀念,都會使我們的心理備受威脅、負面、憂鬱。
之後,我將在下篇文章中,如何調整心態?哪些關鍵?可幫助我們成功老化,再和大家做分享討論。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立刻加入養心齋好友,就能直接預約【超直覺心理諮詢】,洞察內心讓疑惑有解!
養心齋官網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在進行戀愛諮商時,最常遇到個案的問題是「心理師,我好希望他可以多陪伴我、關注我,但他若有似無的,有時相處時對我很好,有時訊息上又很簡短或回個圖而已,我會不同的猜他、等待他、想著他…我該怎麼辦?」 面上的心情就是典型的暈船,只要有單戀過、喜歡過他人,多少都有這樣的體—會,只是這份苦悶的心情還是會有程度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曾經有一位已故的馬來西亞名醫Dr.Richard Teo,他的真實案例令人震撼,這位醫生原本學的是眼科,但他棄眼科而開始從事醫美服務,許多的貴太太喜歡找他做醫美,導致他的營業額蒸蒸日上,然後他和一般大多數人,慾望無止盡,開始買跑車,投資房地產,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就在他到達人生的巔峰時,他罹患肺癌第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在進行戀愛諮商時,最常遇到個案的問題是「心理師,我好希望他可以多陪伴我、關注我,但他若有似無的,有時相處時對我很好,有時訊息上又很簡短或回個圖而已,我會不同的猜他、等待他、想著他…我該怎麼辦?」 面上的心情就是典型的暈船,只要有單戀過、喜歡過他人,多少都有這樣的體—會,只是這份苦悶的心情還是會有程度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曾經有一位已故的馬來西亞名醫Dr.Richard Teo,他的真實案例令人震撼,這位醫生原本學的是眼科,但他棄眼科而開始從事醫美服務,許多的貴太太喜歡找他做醫美,導致他的營業額蒸蒸日上,然後他和一般大多數人,慾望無止盡,開始買跑車,投資房地產,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就在他到達人生的巔峰時,他罹患肺癌第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書於1997年出版英文版,2022年出版繁中版,作者為心理學家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1932—2020)。描述某天在動物們眼中的開心果蛤蟆,突然感到鬱鬱寡歡,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逼著蛤蟆去看蒼鷺心理師的故事。歷經十次心理諮商的過程。讓人們得以一窺心理諮商的樣貌。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睡前朋友傳了一篇新聞給我,裡面寫到關於公廟與幫派的關係,然後問我說:「到底為什麼國中生覺得自己可以殺人,然後這些宮廟到底是怎樣,而且還要保護殺人的,所以下架所有影片照片,這人權議題是不是太高尚了」 我問他一句:「你覺得這事件是偶然還是日常?」 他說:「欸……好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 這幾天放空的來追劇,此時此刻,十個的愛情故事,由不同的人們交錯而成,每個人對不同故事有不同的感覺,有些可能你曾經發生過,有些你渴望過,有些你覺得討厭,有些你覺得幼稚,有些你覺得驚訝,有些你覺得溫暖,你對哪一個片段有感覺,也許也是覺察自己愛情觀的時刻。 再來聊聊後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王雅涵心理師 Netflix 的新影集「絕世網紅」大家看了嗎?影片中的女主角是一個家道中落的鄰家女孩,從完全不關心網路到變成超級影響力的網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不但賺到很多錢還有自己的自有品牌,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但網紅的世界有著可怕的勾心鬥角,流量就是王道,流量不只
「哇!長那麼高了!」我抬頭望著快高出我一個頭的小偉,驚訝的說。 「對啊!老師還記得我?」小偉靦腆地對我笑一笑! 「當然記得啊!你就是那個常跑到我辦公室,躲起來不上課的小偉啊!」 好快!轉眼都快十年了。那時候才一二年級的小偉,個兒就已經很高了,像根竹竿,經常不想上課就躲到我辦
Thumbnail
什麼是「積存時間」?簡言之,親手營造奠基於生活的資產,就是「積存時間」的意思。
Thumbnail
上週末,我受早前進行研究時認識的長輩所邀,跟他們一起踏上了前往台東的藍皮火車之旅。到達台東後,因為距離回程火車還有3個小時左右,我跟同行友人決定租車到附近走走。於是跟邀請我來的阿嬤說了一下: 「我們想租車去走走…」( 下一句正想問我們幾點在哪邊會合 )​ ——————​ ——————​
Thumbnail
90年代時非常流行日劇,劇裡日本上班族不管是在居酒屋還是回家洗完澡後都一定要來杯啤酒🍺!的確那是啤酒最輝煌的時代!但千禧年後啤酒消費量開始下滑,低酒精的沙瓦開始快速成長。當時許多媒體的報導,“年輕人對酒的味覺幼兒化”、“年輕人討厭苦味的啤酒”(読売新聞 2008年9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書於1997年出版英文版,2022年出版繁中版,作者為心理學家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1932—2020)。描述某天在動物們眼中的開心果蛤蟆,突然感到鬱鬱寡歡,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逼著蛤蟆去看蒼鷺心理師的故事。歷經十次心理諮商的過程。讓人們得以一窺心理諮商的樣貌。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睡前朋友傳了一篇新聞給我,裡面寫到關於公廟與幫派的關係,然後問我說:「到底為什麼國中生覺得自己可以殺人,然後這些宮廟到底是怎樣,而且還要保護殺人的,所以下架所有影片照片,這人權議題是不是太高尚了」 我問他一句:「你覺得這事件是偶然還是日常?」 他說:「欸……好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 這幾天放空的來追劇,此時此刻,十個的愛情故事,由不同的人們交錯而成,每個人對不同故事有不同的感覺,有些可能你曾經發生過,有些你渴望過,有些你覺得討厭,有些你覺得幼稚,有些你覺得驚訝,有些你覺得溫暖,你對哪一個片段有感覺,也許也是覺察自己愛情觀的時刻。 再來聊聊後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王雅涵心理師 Netflix 的新影集「絕世網紅」大家看了嗎?影片中的女主角是一個家道中落的鄰家女孩,從完全不關心網路到變成超級影響力的網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不但賺到很多錢還有自己的自有品牌,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但網紅的世界有著可怕的勾心鬥角,流量就是王道,流量不只
「哇!長那麼高了!」我抬頭望著快高出我一個頭的小偉,驚訝的說。 「對啊!老師還記得我?」小偉靦腆地對我笑一笑! 「當然記得啊!你就是那個常跑到我辦公室,躲起來不上課的小偉啊!」 好快!轉眼都快十年了。那時候才一二年級的小偉,個兒就已經很高了,像根竹竿,經常不想上課就躲到我辦
Thumbnail
什麼是「積存時間」?簡言之,親手營造奠基於生活的資產,就是「積存時間」的意思。
Thumbnail
上週末,我受早前進行研究時認識的長輩所邀,跟他們一起踏上了前往台東的藍皮火車之旅。到達台東後,因為距離回程火車還有3個小時左右,我跟同行友人決定租車到附近走走。於是跟邀請我來的阿嬤說了一下: 「我們想租車去走走…」( 下一句正想問我們幾點在哪邊會合 )​ ——————​ ——————​
Thumbnail
90年代時非常流行日劇,劇裡日本上班族不管是在居酒屋還是回家洗完澡後都一定要來杯啤酒🍺!的確那是啤酒最輝煌的時代!但千禧年後啤酒消費量開始下滑,低酒精的沙瓦開始快速成長。當時許多媒體的報導,“年輕人對酒的味覺幼兒化”、“年輕人討厭苦味的啤酒”(読売新聞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