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認真,但不要當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從心裡浮現的一個聲音

我試著去理解這句話的背後,

感覺心(Heart)與腦力(Mind)的合作

想像他們會給出的解釋...

...................................................

認真

(感覺 心 Heart是這麼說的)

認真,描述的是“行動”。

行動,只跟當下有關。

當下的認真行動,能“進入心流”狀態。

進入心流”,就是“忘我”。

只有“行動”的存在,“我”不存在。

“行動”,重要,“我”,不重要

忘我”,是種“享受”的狀態。

這是個悖論:“忘我”,才能讓“自我”擁有享受的感覺。

靈魂 是透過 身體-自我 交流。

忘我”(進入心流)的狀態,是 身體-自我 與 靈魂,在行動中的合一


當真

那什麼是“當真”?

(腦力Mind是這麼說的)

當真”,就是認為 行動要有意義,而意義要由結果來證明

也可以說,對行動後的結果,“我”有所期待。

結果,是諸多因緣(行動)聚合之下形成的。

自以為,單靠自己的行動,就能帶來預期的結果。是,過於“簡化因果”。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就戳破了這個過於簡化的因果觀。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那為什麼要努力?”

不妨加上另一個問題,“人生,過程重要?結果重要?”

兩個問題一起回答,答案可以是:

“對 過程的認真, 比 對 結果的當真 重要“

”人生,是可以用來享受的。“

人生,如果沒有結果可以享受,至少,可以享受”過程“。

“不能既享受過程,也享受結果嗎?”

當然可以!只是,不是每次努力的“結果”,都能讓你擁有享受的感覺,但是“過程”可以。

因為每次努力,一定有“過程”,但不一定有你要的“結果”。

如果你努力了,但沒有享受過程的感覺,可能是你沒“忘我”。

就是你很 認真,又太當真了!


(心與腦力都同意)

認真,又太當真,就會逐漸失去那份"單純的認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達達爾的沙龍
9會員
51內容數
人類,我們暫時性的身份,活在“分離”的存在模式裡。靈魂,我們永恆的身份,活在“互相連結”的存在模式裡。「互相連結」與「分離」是基本的二元性,如果一個存在,另一個也就存在。在這裡,我們分享 “如何在人類有限的生命裡,在時空二元性的舞台上,以靈魂的身份來生活” 所實驗和探索的經驗。
達達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5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2024/05/15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2024/05/09
這篇文章探討了靈魂以多重宇宙中其他身份和觀點在我們的世界體現的主題,並分享了作者自己對於靈語和靈魂概念的經驗和理解。
Thumbnail
2024/05/09
這篇文章探討了靈魂以多重宇宙中其他身份和觀點在我們的世界體現的主題,並分享了作者自己對於靈語和靈魂概念的經驗和理解。
Thumbnail
2023/08/15
對於“心之六美德”定義的一個出發點,你們能夠依據你們自己的體驗與洞見來加以潤飾。
Thumbnail
2023/08/15
對於“心之六美德”定義的一個出發點,你們能夠依據你們自己的體驗與洞見來加以潤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社會風氣總告訴我們該積極努力地去拚些什麼,這顯然已內化成多數人淺意識中的一部分。而我們為了什麼努力?將目光投注於理想上而「過度」認真的自己得到了什麼?所有事都需要「非常」認真嗎?
Thumbnail
社會風氣總告訴我們該積極努力地去拚些什麼,這顯然已內化成多數人淺意識中的一部分。而我們為了什麼努力?將目光投注於理想上而「過度」認真的自己得到了什麼?所有事都需要「非常」認真嗎?
Thumbnail
1.內心的真我 人生、盡心 凡事皆由心起,人生皆為自心映照。 良善動機,利他之心,動機至善,成功必至 人生每件事,皆來自心的牽引,一切皆為心的造化。 人生的目的,磨練自心,盡心為他。 心念、心態 心念,創造了事實。 成功,不是因為能力提升、環境變好,只是心境調整、想法改變,一切狀
Thumbnail
1.內心的真我 人生、盡心 凡事皆由心起,人生皆為自心映照。 良善動機,利他之心,動機至善,成功必至 人生每件事,皆來自心的牽引,一切皆為心的造化。 人生的目的,磨練自心,盡心為他。 心念、心態 心念,創造了事實。 成功,不是因為能力提升、環境變好,只是心境調整、想法改變,一切狀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Thumbnail
生命本來就是一場體驗,只是太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一定拼死拼活才是真正的人生,恰恰相反,這種模式只是會把自己累垮,甚至眾叛親離,最後演變的淒慘破落,這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Thumbnail
生命本來就是一場體驗,只是太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一定拼死拼活才是真正的人生,恰恰相反,這種模式只是會把自己累垮,甚至眾叛親離,最後演變的淒慘破落,這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Thumbnail
當頭腦的時候知道,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 過去已滅,往前走吧,義無反顧,向著光走。 有一天會發現,那過去的生滅之間,都是如其所是的必然。 唯有往前走,才能進到夠高的維度, 於是,看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 我們都在
Thumbnail
當頭腦的時候知道,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 過去已滅,往前走吧,義無反顧,向著光走。 有一天會發現,那過去的生滅之間,都是如其所是的必然。 唯有往前走,才能進到夠高的維度, 於是,看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 我們都在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這是從心裡浮現的一個聲音,我試著去理解這句話的背後, 感覺心(Heart)與腦力(Mind)的合作,想像他們會給出的解釋...
Thumbnail
這是從心裡浮現的一個聲音,我試著去理解這句話的背後, 感覺心(Heart)與腦力(Mind)的合作,想像他們會給出的解釋...
Thumbnail
我遇過一些人在感情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於是難過地問了一句:「是不是認真就輸了?」 當然不是, 認真永遠是對的, 你只是因為付出真心後,得到的不是自己期望的結果, 害怕再次失望,所以不敢再輕易交付自己而已。 你不是想聽到「對,認真就輸了。」 你內心其實只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
Thumbnail
我遇過一些人在感情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於是難過地問了一句:「是不是認真就輸了?」 當然不是, 認真永遠是對的, 你只是因為付出真心後,得到的不是自己期望的結果, 害怕再次失望,所以不敢再輕易交付自己而已。 你不是想聽到「對,認真就輸了。」 你內心其實只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做錯。
Thumbnail
想法來來去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認同了想法而不自知,並緊抓不放,日久便形成了信念。信念會形塑實相,實相又強化信念,若不加覺察,很容易落入循環輪迴,在既定方向道路上愈走愈遠!因此,看見而不認同,是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頭腦,去解決問題。那麼,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想法來來去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認同了想法而不自知,並緊抓不放,日久便形成了信念。信念會形塑實相,實相又強化信念,若不加覺察,很容易落入循環輪迴,在既定方向道路上愈走愈遠!因此,看見而不認同,是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頭腦,去解決問題。那麼,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