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產業重新看見森林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談到了身為森林人對於職涯出路的內心疑惑?

是產業沒有讓我們看見未來,還是我們沒有讓產業看見未來呢?
到底是市場不懂森林系的價值在哪,還是森林系不懂市場想要的價值呢?

我認為這個議題很有趣,所以就來延續一下~

從AI世代回歸到傳統林業

這半年以來AI的話題相當熱門,AI的技術在學界早有科學家相繼在進行相關研究,林業當然也不例外,最直接的大概就是配合地理資訊系統進行森林的監測與辨識。
在科技迭代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用新的技術重新檢視甚至是重新詮釋既有的產業,傳統產業代表的意涵通常是技術穩定、產業成熟,供需鏈完整,而創新和突破則是立基於這些傳統之上,根據過往的需求和痛點,改善或重新供應新的價值鏈與解方。

簡單來說,就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的需求只是在促使科技用不同的方法,不停的滿足相同的或是衍生出來的需求而已,也因此所謂的創新也不斷的在成為傳統然後再被創新,就像ChatGPT的出現,彷彿顛覆了世界,但實際上它也只是成為新工具的一環,然後等著被下一個產品再次顛覆。

所以說從研究和技術發展的層面來看,產業的革新與進步是絕對的,而且資本主義會逐漸將不適任者淘汰,有趣的地方就來了,為甚麼表面上看起來有在發展,但實際上卻看起來相當的冷清呢?再加上,若不是ESG和碳匯議題當道,還會有森林系的一角嗎?

森林一直都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如果單純只談這些內容的話,
森林和林業感覺起來真的離我們很遠。

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我認為森林系所學從應用到產品並不冷門,但是在純學術和公務體系的發展下,我們反倒少了很多機會去探索這個世代裡、甚至是未來的世代裡,人們到底需要森林的什麼?

我想這也是我會說出
「為了復興台灣的林業,
就必須要不務正業。」的理由之一。

甚麼意思呢?

其實森林和我們的關係很近,我指的不單純是走進自然當中被環境療癒而已,我看到更多的是在我們的生活細節當中,我們早已離不開它的事實。不論從家具裝潢餐具衛生紙精油和旁邊裝飾用的室內植栽,又或者是我們喝的咖啡可可,料理用的辛香料野菜菇類、醫療用的藥物,甚至是死後用的棺材,我們從搖籃到墳墓都在森林的懷抱當中,只是我們並不自覺。

森林人能做什麼?

我認為,身為一個森林人,我們應該更貼近生活去思考,我們要怎麼生產和管理我們的森林,例如同樣是木材,但是做為家具使用和做為太空包養菇的要求就不同,不該一味地為了提高國產材自給率或者是單純地為了創造企業形象,選擇種了一堆明年會死的樹苗,或者是20年後當成為了一片荒煙漫草,才後悔當初應該持續經營管理。

另一方面,我也認為大眾的不了解,是我們這些專業背景的人未善盡我們的責任。

我們懂,但是我們卻沒有跟大家說;
我們說了,卻用沒有人聽得懂的話在說;
我們用人話在說,卻沒有人知道和森林的關係在哪裡;
我們自己覺得有趣,卻不是大眾有興趣的地方。

這也是我在頻道中不斷努力的方向,我嘗試著用寶可夢解釋大眾可以怎麼一起參與科學;我嘗試著用櫻花和櫻前線跟大家解釋生物也有自己的氣候變化;我嘗試著讓大家拿起麥當勞的餐盒看著FSC標章時,也許會想起這個紙餐具是由一群愛護森林的人所生產出來的。

也許對於你來說森林在遠方的那座山上,但我希望至少聽完我說的這些故事之後,你會覺得我們一起擁有著這片森林,並且和它一起活著!

總而言之,我認為市場因為不了解森林,而難以理解它的價值,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反過來說,也因為我們對於市場的不理解,所以更難去找到方向讓我們發揮更大的價值,而這更是需要我們努力去創造的!


我是一名森林系Podcaster,透過文字和聲音替大家在森活之路披荊斬棘的Podcaster,希望透過我的節目你也能找到你理想的生活!

森林邊緣

森林邊緣



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到"森林邊緣"的
部落格頻道FBIGThreads
跟我交流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森林邊緣 | 雨愔的沙龍
15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身為森林人對於職涯出路總帶著內心疑惑? 「是產業沒有讓我們看見未來,還是我們沒有讓產業看見未來呢? 到底是市場不懂森林系的價值在哪,還是森林系不懂市場想要的價值呢?」 我認為市場因為不了解森林,而難以理解它的價值,反過來也因為我們對於市場的不理解,所以難以發揮更大的價值,這都是我們要努力創造的!
Thumbnail
身為森林人對於職涯出路總帶著內心疑惑? 「是產業沒有讓我們看見未來,還是我們沒有讓產業看見未來呢? 到底是市場不懂森林系的價值在哪,還是森林系不懂市場想要的價值呢?」 我認為市場因為不了解森林,而難以理解它的價值,反過來也因為我們對於市場的不理解,所以難以發揮更大的價值,這都是我們要努力創造的!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當我們人類真正的建構了食物森林系統,就如同得到了一個自動生產食物的工廠,它不需要人類花大把的時間和血汗去工作,大自然就像是免費的勞工,不會抱怨日夜不停的為人類工作生產食物,而人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要打擾它破壞它,盡可能的維持它的自然運作,甚麼現代的農業科技都比不上大自然,不會消耗能源、不會浪費
Thumbnail
當我們人類真正的建構了食物森林系統,就如同得到了一個自動生產食物的工廠,它不需要人類花大把的時間和血汗去工作,大自然就像是免費的勞工,不會抱怨日夜不停的為人類工作生產食物,而人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要打擾它破壞它,盡可能的維持它的自然運作,甚麼現代的農業科技都比不上大自然,不會消耗能源、不會浪費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要具備未來的競爭力,現在該培養什麼能力?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是「人類」嗎?機械、人工智慧不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對手嗎?不會被科技取代智能與人力嗎?不會被科技大幅削減就業市場嗎?
Thumbnail
要具備未來的競爭力,現在該培養什麼能力?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是「人類」嗎?機械、人工智慧不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對手嗎?不會被科技取代智能與人力嗎?不會被科技大幅削減就業市場嗎?
Thumbnail
在訊息排山倒海樸向每個人的時代裏,現代人愈加渴求真理,一個清清楚楚的,非黑即白的答案,心情回到小時候看電影總想搞明白:「到底誰是壞人?」對於錯綜複雜的環保問題,我們沒時間、沒精神,或許也沒能力搞清楚「到底我們該怎麼辦?」   關心環境的一般社會大眾這些年來一直很困惑,在看新聞時,不時聽到立場相反的
Thumbnail
在訊息排山倒海樸向每個人的時代裏,現代人愈加渴求真理,一個清清楚楚的,非黑即白的答案,心情回到小時候看電影總想搞明白:「到底誰是壞人?」對於錯綜複雜的環保問題,我們沒時間、沒精神,或許也沒能力搞清楚「到底我們該怎麼辦?」   關心環境的一般社會大眾這些年來一直很困惑,在看新聞時,不時聽到立場相反的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近7成領導者認為「生態系」是成功途徑!它為何成企業競爭最熱關鍵詞? 1. 互補、共生,讓生態系成員更茁壯 2. 企業實務做法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 3. 生態系將帶來1成營收 4. 生態系概念帶動20年變革 5. 自建生態系風險高又燒錢,小企業怎麼做?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近7成領導者認為「生態系」是成功途徑!它為何成企業競爭最熱關鍵詞? 1. 互補、共生,讓生態系成員更茁壯 2. 企業實務做法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 3. 生態系將帶來1成營收 4. 生態系概念帶動20年變革 5. 自建生態系風險高又燒錢,小企業怎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