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書寫是甚麼?
會覺得寫作很令人頭痛大概就是,沒有靈感、不知道要寫甚麼、怕自己寫得不好、同樣的題材很多人都用過了等,如果現在告訴你,有一種方法,可以使寫作變得有趣,並且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你會不會想試試?好消息是,真的有這個方法,它叫做:自由書寫術。
自由書寫就是強迫內心的編輯暫時離開,讓我們內心最原始、最真誠、獨特的想法得以釋放,利用這個技巧解放我們的寫作能量,其實我們的靈感,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多,只是我們沒有掌我到要領,只要我們用對技巧,幾乎不用擔心靈感枯竭的狀況。
很多人遲遲動不了筆的一個大重點就是,無法克服「完美主義」,心裡總是想著要寫出最完整的內容,所以很容易發展沒幾行的文,就急著用嚴厲的標準來審視這少的可憐的內容,這使得你的寫作業面,永遠就是空白——兩行字——空白的循環,而做出如此決策的人,就是你內心的編輯。
曾為《紐約時報》撰稿,並於羅格斯大學教授商業寫作,針對激發創意與自由書寫主題四處演講的作者馬克‧李維,在這本《自由書寫術》裡,分享了二十八個實用的書寫技巧,就算你不把他全部的絕活取走,只挑選裡面幾個技巧來用,也能大幅增加你的寫作能力與效率,甚至還會讓你對寫作困的的想法有所改變。
本書架構清晰直接,全書分成三個部分,一、自由書寫的要點、二、寫作的精進與改變、三、公開發表。我覺得作者不太在意心態的建立,因為他很有自信,他的方法絕對能夠讓你對寫作有新的見解,所以比較少在這部分著墨,這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不廢話,直接給乾貨。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輕鬆試
用輕鬆的心態面對一件任務,效果總是會比緊張兮兮地面對同一件任務時好。輕鬆不代表輕率,我們一樣會把任務完成,並且做好,只是我們在工作時保持內心的彈性。
不停快寫
當你能夠保持愉悅、輕快的心情書寫時,你就能夠行雲流水地奮筆疾書,不要停下來,保持書寫的節奏,這時候停下來,很可能這樣的節奏就中斷了,不用管此刻寫的東西是否需要再修飾,那是之後的事,現在只要寫就對了。
設下時限
雖然書寫時,我們將心態保持輕鬆,但是心態保持輕鬆,也不是沒有止境的寫下去,沒有時限設定,便會拖長我們產出有內容的時間,而這樣的「輕鬆拖延」,反而更沒效率,畢竟人的專注力有限,時間拉太長了,反而會造成大腦的疲勞。
設下一至二十分鐘的時間限制,能夠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保持專注,更容易能夠產出有價值的內容與激發靈感。
以思考的方式進行書寫
這裡說的思考,不是那種縝密的思緒,而是終於我們腦內的想法,直接寫下的文字。一般來說,我們在與別人對話時,不太可能直接將腦中原始的想法說出來,因為那樣別人很可能聽不懂,你在說出口之前,勢必會在腦內組織一番,讓別人能夠清楚你想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在這個書寫階段,你無需考慮「編輯」的問題,你只需要直接輸出就行,即便只有你自己看的懂。
跟著腦袋裡的想法走
從第一步做到現在的你,此刻應該很適應這個節奏,持續保持輸出的節奏,順著腦中的想法發展你的文字,不用有任何想法,不反駁、不得意,持續到時間結束。
轉移注意焦點
當然有的時候你會突然停頓,覺得沒東西可以寫,事實上,我們光是拿之前寫過的內容,在裡面挑幾個點出來發展,就寫不完了。針對之前所書寫的內容,對自己做兩個提問:
一、此刻我正在想甚麼?二、我可以如何換個方式說?
透過這兩個問題,可以讓自己回顧過去所做過的事,再度思考已知的事,刺激自己想出新點子。
以上六個要點,如果要我濃縮成一句話說明的話,我會這麼說:**設下時限,並依照腦中想法,輕鬆快寫。**
解決問題
自由書寫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利用「聊天式書寫」,針對個人想要了解獲解決的問題進行自由書寫,然後將這篇未經修飾的內容分享給其他人看,請教對方、一起討論,事實上很多時候,光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做書寫拼貼,自己就能為自己解答了,因為藉由文字將腦中的資訊輸出,可視化後,原本模糊的思路就會變得清晰。
激發靈感
你大腦裡裝的東西遠比想像的多,但為什麼你沒甚麼感覺?那是因為你沒有紀錄的習慣。很多念頭都是一閃而過,如果就這麼放任他經過,那麼你就與好點子擦身而過,就此無緣了,所以我們需要用文字將好點子捕捉下來,而自由書寫就是很好的方法。當你透過自由書寫把想法記錄下來,你會發現,原來你腦中有這麼多東西,而這些東西,大概也能夠稱為靈感,事實上我認為,所謂靈感,也是日常累積的經驗與學習內容,只不過它再某個不剛好的瞬間,突然冒出來而已。
視角切換
當你有開始想要寫點東西的時候,為了要尋找寫作題材,你會開始有意識地觀察你周遭一切事物,這會帶動你的觀察力會提升,並且聚焦在平時沒有特別注意的事情上,而這些事情,可能很小,這表示你可以任意取用生活中的大小事來作為寫作素材,而且還能用更多不同的面相,來發展你的觀點,長久下來,將累積成你獨特的切角。
由於本書有二十八個技巧,一一羅列太冗長,有興趣的讀者務必找書來讀。
以下我想分享書中三個讓我印象深刻、覺得特別,而且對我有用的技巧。
一百個點子比一個點子更容易取得
我們很容易遭到「完美主義」的綁架,事實上大腦更喜歡「想出更多東西」。當我們只寫一個點子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這個點子完美無缺,但結果就是我們會對這個點子吹毛求疵,有意無意地把它的缺點放大,長此以往,根本沒有點子可以用,這是扼殺寫作的重點之一。
然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隨著離交差的期限越來越近,心開始慌了,這時候只要想到一個「好像還可以」的點子,就使勁地發展這個點子,這時候哪管品質,可以交差就好。
還記得**輕鬆試**的要點嗎?當你能夠以放鬆的心情想出很多的點子,這個過程是自在的,自然你能夠在眾多點子之中找到幾個不錯的點子;相對於只想一個完美點子,等於是你在創作的時候,又把你心中的編輯請回來,在還沒有個輪廓之前,就已經先被你的編輯打槍,這不但降低寫作效率,也降低寫作品質與信心,這是用最嚴厲的標準在審視自己的作品,自然你會寫不出可用的東西。
自我質疑
依照「一百個點子」的技巧書寫,你會發現當中有很多不能用的東西,你可能為這種狀況感到氣餒、灰心,甚至氣憤,但這是正常的,一切保持平常心,畢竟要要求自己寫出一百個點子,同時又要都是好點子,這就算是寫作高手也辦不到。
其實,這時候你應該高興,因為那些令你消沉的文字內容,將讓你往前推進一大步。作者在訪談英國詩人大衛·懷特時,懷特表示自己寫詩能夠有現今的獨特風格,一切也是從模仿開始。當你模仿久了,你就會一邊寫,一邊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慢慢的你會發現,你寫的東西已經不像你模仿的對象,這時候就確定,你找到「自己的聲音」了。
但只這也不是說你開始有自我質疑、或是深陷泥沼的感覺你的文筆就會突飛猛進、寫的文字就會扣人心弦,你還得要加入一個元素,那就是「據實以告」,對自己誠實,如實地描寫自己被困住的處境,不管狀態多尷尬,只要你直面你的心,用文字寫下,你就會知道你不能再這樣下去,所以你會做出改變,你自己就能替自己開闢新路,總之,不要忘記「據實」,它是幫助你書寫的好幫手。
你專注甚麼就成為甚麼
關於學習,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以教學者的思維去思考,當你知道你有教學職責的時候,你會知道你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吸取甚麼樣的知識點,也會對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深刻的印象,而這些經驗,都是讓你能夠有系統地將知識傳遞的元素。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意識地去接收資訊時,我們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去看到這些資訊,透過訂定明確的目標,我們能夠更精準、更快速、更有效率地找到我們所需的資源,並且有系統的消化再利用。比方說,我對汽車沒興趣,但因為某種原因,我要開始懂汽車了,所以我大量的去蒐集有關汽車的資訊,這時候很神奇的是,你會發現路上都是你可以研究的素材,明明每天都是走一樣的路,你也知道路上都是車,但過去的你就是不會注意到它們。
如果你要用吸引力法則來理解這個現象,我也不反對,總之,當你開始集中火力,想要對某件事下功夫時,你就會很容易發現到它們,寫作當然也是如此,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作者?你想寫出甚麼樣的風格?你就會去找到你想成為那個樣子的材料,你的素材都在你的身邊,一切等著你去發現、關注。
跟風、跟潮流、人云亦云的人是不會有自己見解的,所言所行都有別人的影子,因為無法發展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很快便被埋沒在人群之中,甚至從來就沒被看見過,因此這樣的行事態度,很容易三分鐘熱度,當然也不可能做得久。
做事還是得回到原點,當初的想法是甚麼,時常問自己:我是誰?為什麼做這件事?這件事對我有多重要?可以為我、為別人帶來甚麼價值?當你時常對自己做類似的提問,你也都能回答得出來,表示你有認真思考,而會去認真思考的人,一定是真心喜歡做這件事的,所以會很願意持續投入心力在這件事上,並且想辦法把它做好,即便可能在身體上勞累,但內心肯定事充實的,這種內在的滿足感還能夠驅動你繼續前進,持續優話你關注的、你正在執行的事,形成良性循環。
這裡就可以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你是真的喜歡寫作嗎?二、你是真的喜歡你目前寫作的題材嗎?如果是第一種人,那問題比較大,如果不是真心想要寫作,最好想辦法趕快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果是第二種人,那麼就要把思維和寫作方向,調整自己真正關心、在意、有興趣、想研究的議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跟強項,不需要跟別人比,只要持續關注你真正喜歡的領域,並且持續對你關心的這些事進行吸收、咀嚼再輸出成對別人有價值的內容,慢慢的,就會有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