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閱讀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
我閱讀的地點從我的租屋裡(就稱作家吧)擴展到了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自從去年7月住過來,還從來沒想過家附近會有一間公共圖書館,走10-15分左右就能到,自習室座位還很充足。
這週連續來了三天,本以為週六自習室的空間會需要排隊進場,沒想到全天的人流量比平時的工作日還要小!真的好幸福,這樣自己什麼時候想來,都能隨時進場,不用擔心找不到座位。
坐在公共自習室裡,雖然每個座位都有玻璃擋板隔開,確保了大家做事情不會相互干擾,不過同一時間,我又能感受到與其他陌生人共享一個空間、互相陪伴的感覺,真的很感恩啊!
今天我還順便去辦了一張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以後我不僅可以買二手書、去學校圖書館借書,還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借書,獲取書籍的渠道和便捷性又陡然上升,真的是一件令人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感謝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讓每個區域都有一間走路就能到的公共圖書館。
辦證時,圖書館員問我是要拿圖書證還是綁定在身份證裡,以前的我一定會毫不猶豫選擇要一張圖書證,總覺得擁有一張繪製特別圖案的卡跟買到一件漂亮衣服一樣開心,即使往後不用還可以留作紀念。不過今天我的想法卻是:
如果是要圖書證的話,那就會多出一件物品,那還是不要好了!
「身分證就好喔。」我回答圖書館員。多了一條獲取書籍的渠道,卻並沒有多出一件物品(圖書證),真是很快樂啊。
7月為了了解自己的閱讀頻率,我專門記錄下當月自己閱讀的書目和讀完的日期:
(PS.這三本書都是我在觀看極簡布蘭達和維尼Youtube影片時聽到他們提起的,真的很感謝他們分享書籍,讓我有機會讀到這些書!另外,這三本都是從Carousell上買到的二手書,價格都只要港幣$20-$30左右,真的非常感謝有人在平台上以如此低價轉賣二手書。)
根據這個數據,我的閱讀頻率大概是每個月3本書左右。
不過,為什麼要了解自己的閱讀頻率呢?
對我來說,這樣可以避免自己手頭已持有不少未讀(但想讀)的書,又去買進或借回更多新的書,結果書桌上的書越疊越高。因為我的租屋空間不大,書桌上的東西一多容易產生阿雜感,而我現在又比較偏好清爽的空間,所以還是希望能將書桌上書籍數量稍作控制。
之前一遇到書店剛好有在賣,或圖書館剛好能借到,我真的會衝動購物去買來或借來看。不過我覺得即使是借來的書,也是「持有」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家裡已經持有幾本想讀的書,且又能夠符合我當下的閱讀需求,那我就暫時讓其它也想讀的書待在圖書館裡吧,等需要時再借就好!(只要有緣,終究會相遇的 XD)
前面提到我發現自己的閱讀頻率大概是每個月3本書左右,保守估計就是每兩週一本。不過這不意味著每個月我就一定要讀滿3本書,也不意味著這個月一旦讀了3本就是任務達標。(誰定的任務?為什麼定這個任務?是為了某個更大的目標?完成讀書任務就真能接近那個更大的目標嗎?)
現在的我相信讀書並非為了追求一個數量,也並非為了養成「閱讀習慣」。說的更直白些,讀書不是為了「衝業績」,也並非為了炫技,哈哈!
過去的我深信,書當然是要讀越多越好,每天閱讀是值得養成的好習慣。這樣的信念從何而來呢?
小學開始,語文老師就說要多讀課外書才能寫好作文;從小到大身邊的學霸同學也都用功讀書;社交網路文章和影片也都在宣揚多讀書的好處以及教導如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樣的校園和社會氣氛中,還未建立起獨立思考能力的我也開始相信:怎麼能不讀書呢,不讀要落後、不讀要挨打!
於是,我趁暑假時間努力看書,讀世界公認的名著、讀暢銷書、讀英語新聞,從未想過將書中的內容化為行動去實踐和應用,只是一直記得自己在讀書時感受都的那種憋屈、越讀越焦慮、自我綁架感。我不是按照大家說的多讀書了嗎,為什麼我的生活還是過得很痛苦?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實踐極簡生活後,我開始重新去檢視這個我一直以來持有的信念。透過整理物品,我發現:就像我會只保留最必需、自己很喜歡的物品,同樣地,我也可以只讀當下令我感到興奮和好奇的書;物品去留的判斷標準、讀什麼書的標準都完全基於自己內心的感受,而非外界的權威和大眾聲音的大小。
就像整理物品帶給我的快樂一樣,讀當下自己想讀的書能讓我獲得平和與喜悅,如果能將書裡面美好的東西化作個人行動測試,幫自己更靠近理想生活一些,那就會是一件更幸運和值得感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