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解決任何創新問題的5步驟:馬斯克的「第一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正文開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創新的定義。簡言之:

  • ISO TC 279將創新定義為:"新的或改變的實體實現或重新分配價值的過程。"
  • 創新是發明的子集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創新過程。從我的角度來看,人類創新或創造的過程絕非無中生有,而是基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並進行:

步驟1:拆解
步驟2:分析
步驟3:重構

這如同烹飪一道精緻的佳餚 — 我們先將食譜拆解,了解每種食材,然後以全新且令人振奮的方式將它們重新組合。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相當具有挑戰性,他們可能尚未掌握「第一原理思考」。對於他們而言,創新或許更像是突然間的靈感閃現,如同在廚房裡偶然烹調出一道美味佳餚。

這引發了兩個問題:

  1. 如果我們能將創新流程系統化會怎樣呢?我將在本文中解答這個問題舉實例說明。
  2. 電腦有比人類更大的儲存空間,也有比人類更快的運算速度。那麼,如果我們可以訓練一個AI模型來掌握這個創新的「食譜」呢?我將在之後的文章中探討我幾個月前建立模型的流程。

現在,讓我們進入主題吧!

以烹飪比喻「創新解決問題」通用流程:

確定要素:我們將問題拆解到最小的單位:要素。這就像確定食譜中的主要食材。我們需要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元素,並專注在這些要素上。這就像在選擇食材時,我們會選擇最新鮮、最適合的食材,以確保最終的菜餚品質。

分析要素:我們需要研究每個元素的特性。了解每個元素的角色和互動,可以讓我們在創新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元素。這就如同了解一種特定香料的風味如何影響整道菜餚的味道,讓我們在烹飪過程中可以進行即時的調整。

設計解決方案:我們需要訂定策略、流程和指標。這就像烹飪一道菜時,我們要確定烹飪的步驟、時間和溫度。這樣可以確保菜餚的成功完成。

實施解決方案並根據誤差進行閉環修正:這就像在烹飪過程中不斷的試吃和調整。或許我們會發現需要修改某個步驟,或者需要增減某種調料,以達到完美的口味。至於閉環修正的具體細節,我將在未來的文章中詳述。

驗證結果:這就像品嚐烹飪完成的菜餚。如果結果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回到前面的步驟,調整食譜,然後再試一次。

創新解決問題的實例

在我的創新之旅中,我曾參加一個機器人算法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 — 提高精確度1mm和減少時間31秒可以獲得相同的分數。經過深思熟慮和分析,我們的團隊決定以犧牲速度換取更高的精確度。最後,我們花費全球最長時間讓機器人執行任務,但以最高的總分贏得了世界冠軍。這就是創新的力量,讓我們能以新穎的方式打敗對手。

Source: TASA's Facebook

Source: TASA's Facebook

以下,我將示範如何用第一原理思考來解決問題:

確定要素: 比賽的規則書以抽象的方式敘述了規則,但沒有說明實際的評估函數。 ⇒ 目標:找出評分函數

分析要素: 自變數包括:比賽時間、雷射的精確度、任務的完成度 應變數:分數 ⇒ 目標:找出基於以上自變數的評分函數

模擬器中的記分板

模擬器中的記分板

設計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如下:

步驟1:假設評分函數是線性系統。
步驟2:定義評分函數。
步驟3:記錄每次測試的數據。
步驟4:使用訓練資料集計算權重和偏差。
- 如果計算失敗,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步驟1的假設。
- 如果計算成功,我們可以進行到步驟5
步驟5:使用驗證資料集驗證計算的變數。
- 結束條件:找到一個符合假設與所有數據的評分函數。
- 如果評分函數不符合,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並修正步驟23
- 如果發現有問題,則需要從步驟2開始重做。
- 如果發現沒有問題,則需要調整步驟1的假設並重新開始過程。
- 如果評分函數符合:結束流程並記錄評分函數。

實施解決方案並根據誤差進行閉環修正

因為對於評分函數的初始假設恰巧正確,我們很順利地就找到了評估函數,並確認評估函數是線性的。這裡就不贅述。

驗證結果:

使用驗證資料集 (Validation dataset) 驗證訓練資料集(Training dataset)得到的評分函數,發現結果吻合。

函數說明了:「提高精確度1mm和減少時間31秒可以獲得相同的分數」。目標達成。

結語

以上我所述的創新解決問題的流程,是我根據過去的經驗歸納出來的。我發現這個流程具有「第一原理思考」的特性:「拆解 → 分析 → 重構」。至於閉迴路修正、將此流程建模為AI可以實踐的演算法等更深入的議題,我將在未來的文章中加以探討

我之所以說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通用流程,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會有不同的方法和標準。用現有的知識很難證明這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流程。未來我也會發布文章來探討「觀點如何影響規則的正確性」以及「道德和倫理真的是判斷對錯的標準嗎?」。如果對未來的文章有興趣,歡迎追蹤我

最後,我很希望了解大家對於這種系統化的創新流程有什麼看法,或是實踐這個流程的經驗。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恐龍創客Z的沙龍
3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困境或尋求答案時,我們往往會依賴傳統的經驗和已知知識。但有時候,這些既定的框架恰恰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將一個問題分解到它最純粹、最基本的形式,然後重新組織和建構,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困境或尋求答案時,我們往往會依賴傳統的經驗和已知知識。但有時候,這些既定的框架恰恰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將一個問題分解到它最純粹、最基本的形式,然後重新組織和建構,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而《破框思維的技術》則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解決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Thumbnail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而《破框思維的技術》則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解決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Thumbnail
「第一原理思考」是Elon Musk 強調的重要思維模式,卻往往在網路上缺乏系統化且具體的解釋。而我,身為一位具有Musk思維方式且擁有最佳化演算法背景的創新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問題的工具。無論你是科技愛好者、創業者,或者是想要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你,這篇文章都將為你帶來深刻的洞見
Thumbnail
「第一原理思考」是Elon Musk 強調的重要思維模式,卻往往在網路上缺乏系統化且具體的解釋。而我,身為一位具有Musk思維方式且擁有最佳化演算法背景的創新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問題的工具。無論你是科技愛好者、創業者,或者是想要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你,這篇文章都將為你帶來深刻的洞見
Thumbnail
在《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中,盧希鵬教授呼籲企業經營者善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為企業找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而我也第一次嘗試運用兩種理論來檢視自身目前工作與生活的現況。對於職涯與人生的規劃,知道這兩個理論都讓我感到受用無窮。 談到創業,T
Thumbnail
在《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中,盧希鵬教授呼籲企業經營者善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為企業找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而我也第一次嘗試運用兩種理論來檢視自身目前工作與生活的現況。對於職涯與人生的規劃,知道這兩個理論都讓我感到受用無窮。 談到創業,T
Thumbnail
別先忙著「變更好」 Elon Musk 信奉的第一性 ( First Principle ) 原理很有意思: 「哪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這個原理教會馬斯克,遇到事情先從最基本的事實思考與推理,別輕易埋單大家已有的假設。 打個比方,以電動車用的電池為例,當初所有人都認為
Thumbnail
別先忙著「變更好」 Elon Musk 信奉的第一性 ( First Principle ) 原理很有意思: 「哪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這個原理教會馬斯克,遇到事情先從最基本的事實思考與推理,別輕易埋單大家已有的假設。 打個比方,以電動車用的電池為例,當初所有人都認為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模仿領先者是種尋找「解決問題所需達成的功能」做得好的領先領域,將該領域的領先技術或方法引進來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是很少見的創意技巧,剛接觸需要花費一點時間習慣思路,熟悉後能夠產生許多突破,達到其它方法難達到的成果。這方法已經在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運用產生成效,是值得學習的激發創意方法,能讓你創造競爭力。
Thumbnail
模仿領先者是種尋找「解決問題所需達成的功能」做得好的領先領域,將該領域的領先技術或方法引進來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是很少見的創意技巧,剛接觸需要花費一點時間習慣思路,熟悉後能夠產生許多突破,達到其它方法難達到的成果。這方法已經在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運用產生成效,是值得學習的激發創意方法,能讓你創造競爭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