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中,盧希鵬教授呼籲企業經營者善用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為企業找出的
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而我也第一次嘗試運用兩種理論來檢視自身目前工作與生活的現況。對於職涯與人生的規劃,知道這兩個理論都讓我感到受用無窮。
談到創業,Tesla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常會提到:「我創業成功的關鍵,來自於第一性原理思維」,為何他如此推崇?我認為在解釋第一性原理前,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慣用方法 - 歸納思維
快速重組經驗法則的歸納思維
職場上、生活中我們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遇到狀況的第一個反應,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快速在記憶中搜尋類似的情境並與現況與之連結,獲得問題的歸因或是解決方案,像是:
「先前出現這問題,通常是____產生...」
「你所說的事情,一定是來自____...」
「上次遇到這狀況,我們是這麼處理...」
透過整合自己、團隊、前人的經驗法則看待、處理眼前狀況或問題,即為歸納思維。歸納思維的優點在於可以即時幫助自己找到歸納出問題發生的可能,並反應是的做出解決問題的決策,但壞處則是當經驗法則隨時間流逝開始與大環境脫節,就很容易讓我們自己掉進缺慣性邏輯陷阱裡。
什麼是慣性邏輯陷阱呢?來看一個關於長凳的故事 -
基地裡,兩位士兵正在看守一張休息區的長椅,新任的長官路過停下來問到:「你們兩個為什麼守著一張無關緊要的長凳?」
士兵們說:『報告長官,這我們軍團的傳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得不到答案的長官,困惑的打給上一任長官,但對方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位新任的長官不死心,將歷任名冊翻開一任一任往前打,最後當他聯繫到高齡 99歲的老長官:「學長好,我目前管理您 60年前待過的基地,有件事讓我感到困惑,想請教究竟為什麼我們的必須派兩個士兵在休憩區長椅旁站崗呢?」
電話的另一端,老長官突然驚訝的說:「啥!?那張長凳的油漆還沒乾呀?」
還好因為這位長官的好奇深入探究當初的為什麼,不然這些士兵可能還是得繼續守這張無關緊要的長凳,虛擲基地人力。
這故事很有趣,但包含我自己在內,工作時我們也經常像這兩位站崗的士兵或歷任的長官一樣,對前人的傳承不加思索地繼續執行,卻沒發現當時的需求,現在已不再被需要。
把經驗打掉重練的第一性原理
馬斯克的觀點中,用舊的方法無法創造新的事物,他選擇將物理學中的第一性原理應用在對創新事物或問題的思考分析上。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呢?如果你在維基百科搜尋,很有趣的你將會發現解釋很簡單,就是重新計算。它在思考上的應用,就是將事物拆解成最原始的目的,再重頭演繹出其他可能的結構。
我認為Space X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詮釋馬斯克如何運用第一性原理。過去NASA的火箭設計來自於對歷代型號缺陷的改良與更新,隨著不斷在原有架構改良、添加新的功能,每個世代的火箭成本也逐漸攀高,最後讓NASA的太空發展預算變得捉襟見肘。
馬斯克思考,難道製造火箭就只有一種方法嗎?利用第一性原理,他將製造火箭的流程拆解,發現原料成本其實僅佔了2%,而其他98%則被消耗在製造過程中所延伸出的成本,像設計、採購、運輸等方面的流程。
對馬斯克而言,只要流程中有人類活動的要素,就代表當中有許多可以被優化的空間。
在對火箭設計、原料採購到製造生產的每個環節重新演繹後,馬斯克宣布採用「違反直覺的新設計思路」製造火箭,例如以重但是堅固的不鏽鋼取代過去認為質輕延展好的鈦合金、應用常規座艙配件取代訂製品,以及將所有實體儀表與機械操作改為數位與自動化操作等,減少所有可能延伸的成本。
此外Space X也採行嚴格的成本控管,例如火箭大部分的組件都在自家工廠製造,以節省半成品運輸的高昂費用。
最終,SpaceX將原本單次需要45億美元的火箭發射成本,成功降至6000萬美元,這數字連NASA過去太空載運任務的尾數都不到,也為停滯數十年的太空探索注入一池活水。
註:美國本土不出產鈦,航太用的原料鈦需仰賴外國進口,故成本極高。
點到點之間擁有無限的可能
以我從事的教育產業為例,當把「教育」拆解到剩下「個人」與「知識」兩個核心,以往核心與核心間的過程,可能僅包含教室、講者、教材等元素。
不過就如同Space X的火箭,換個角度思考後發現,中間的每個元素都可以互相融合,或是用其他的元素添加、替換,例如教室可以替換YouTube、線上教育平台、部落格,而講者與教材也可能融合成AI或是系統性的資料搜集與閱讀。
嘗試用第一性原理分析自己行業商業模式,拆解後畫出來的架構讓我聯想到電影創作中的蒙太奇拼貼,或類似於物理學中的弦論,我們可以用千萬種不同的方式來獲得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至於過程中用什麼方法就看個人的創意到哪。
遇到一時間想不到怎麼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嘗試看看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找出最核心要素的方式我認爲並不難,只要能夠仔細地思考事物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Why)?其實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剩下就只是讓自己發揮創意,去解決做什麼(What)、與怎麼做(How)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