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既熟悉又陌生,那些悄然融入台灣土地的南洋植物與料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又是一本書名超長的書,一口氣念完很有機會斷氣(不對,但很容易一口氣看完的一本書。談植物、歷史和臺灣有關的東南亞聚落,如果你也喜歡東南亞料理,相信這本書會勾起你很多氣味的回憶。會讀這本書是因為Podcaster泰太的推薦,喜歡泰太在Padcast以泰國為主的東南亞相關故事,知道有這本書,也就在有空的時候找來看,頻率也很對頻,覺得值得一推。

東南亞是個和臺灣類似有複雜歷史的區域,各樣的植物也在地理大發現前後,開始透過航海輾轉到各地生根發芽,成為主要的食物或調味料。書的一開始先介紹了東南亞的歷史,並且說明食物中主要的植物來源以及做法。因為作者本人專業的關係,附上了許多植物的實體照片、細緻的說明以及料理方法等資訊,所以對植物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會更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敘述的國家有越南、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以及菲律賓,這些國家分不同的章節敘述,自然在主要食用植物以及調味上有雷同處,地理上也有相近性,而臺灣常見的越南料理、泰國料理,都在這本書含括的範圍內。

書中提到許多十分有特色的植物,許多都具有特殊的氣味,和東南亞的榴槤或台灣小吃臭豆腐、皮蛋類似,有的人喜歡,有的人敬謝不敏,但說來都是飲食習慣,那些味道濃厚的食物,總是令人愛恨分明。

另外,針對臺灣主要的新住民聚落、特色,接在其後有專章介紹。即便生活過的臺北、新北、臺中,都還沒有真的有機會認識臺中的東協廣場、北車北平西路的印尼街、地下街的印尼街、中山北路的小馬尼拉、中和的華新街、木柵的越南家、桃園的泰國街、中壢的忠貞新村、龍潭的干城五村,甚至是遠至屏東的信國社區。這些就在生活周遭的新住民聚落,有著不用出國就能有的異國風情和還算道地的異國料理。看完書之後,也真的很想要有機會去認識認識這些地方,至少常經過的東協廣場應該找機會去逛逛。

書的最後附上實用的東南亞美食推薦。食物這麼主觀的東西,作者竟然有勇氣列表推薦,實在是令人敬佩,當然一定要收藏起來,作為按圖索驥,尋訪一番的參考指南。附錄還有植物的名稱一覽表,實在是太細太縝密,光看書前面附圖的部分就眼花撩亂了,更何況是密密麻麻的表,幸好作者貼心的附上頁數降低了進入的門檻,否則一番美意恐怕是很容易落空了。

推薦給也對東南亞、東協或新南向有興趣的朋友從食物或植物切入的歷史,讀來總是比較有趣,也比較有「味道」。當然也推薦給喜歡東南亞料理的朋友,嘗過這些味道,你可以嘗試更認識他們一點,這本絕對是本好的入門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0會員
526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又是一本書名超長的書,一口氣念完很有機會斷氣(不對,但很容易一口氣看完的一本書。談植物、歷史和臺灣有關的東南亞聚落,如果你也喜歡東南亞料理,相信這本書會勾起你很多氣味的回憶。會讀這本書是因為Podcaster泰太的推薦,喜歡泰太在Padcast以泰國為主的東南亞相關故事,知道有這本書,也就在有空的時
Thumbnail
又是一本書名超長的書,一口氣念完很有機會斷氣(不對,但很容易一口氣看完的一本書。談植物、歷史和臺灣有關的東南亞聚落,如果你也喜歡東南亞料理,相信這本書會勾起你很多氣味的回憶。會讀這本書是因為Podcaster泰太的推薦,喜歡泰太在Padcast以泰國為主的東南亞相關故事,知道有這本書,也就在有空的時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台灣四季青草誌:123種在地青草圖鑑╳50年本土典籍總整理,24節氣常備青草保健事典》 作者|李嘉梅 出版|出色文化
Thumbnail
《台灣四季青草誌:123種在地青草圖鑑╳50年本土典籍總整理,24節氣常備青草保健事典》 作者|李嘉梅 出版|出色文化
Thumbnail
什麼是臺灣味?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單純的「什麼食物可以代表臺灣?」或是「什麼食物生長在臺灣?」更多的是我們如何認同屬於臺灣的飲食文化。 這本書讀完不會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也覺得一本好的書不一定是給予正確解答,而是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增加我們思考的道路。
Thumbnail
什麼是臺灣味?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單純的「什麼食物可以代表臺灣?」或是「什麼食物生長在臺灣?」更多的是我們如何認同屬於臺灣的飲食文化。 這本書讀完不會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也覺得一本好的書不一定是給予正確解答,而是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增加我們思考的道路。
Thumbnail
跟著百靈果神教讀一些書,也讀過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臺灣史新聞,因為題材很生活,文字也通順,所以借來兩天就看完了。是一本平實討論臺灣各樣食物發音起源、烹調方法和料理食材的小書,書中沒有太多描寫食物風味的句子,所以可以晚上讀,吃宵夜絕對是因為自己想吃。 從常見的食物出發是很常民的題材,但作者不說,也很少人這
Thumbnail
跟著百靈果神教讀一些書,也讀過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臺灣史新聞,因為題材很生活,文字也通順,所以借來兩天就看完了。是一本平實討論臺灣各樣食物發音起源、烹調方法和料理食材的小書,書中沒有太多描寫食物風味的句子,所以可以晚上讀,吃宵夜絕對是因為自己想吃。 從常見的食物出發是很常民的題材,但作者不說,也很少人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