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

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穿搭是適合自己的。當你越來越接近真實自我,你就能駕馭衣服自帶氣場,呈現自信的樣貌。

作者Emily Liu說,穿搭像戀愛,知道為何買錯,就代表你正在變得更好的路上!


作者Emily Liu,同時也是流行預測師提倡,「最美五套」是指以月為單位,根據下個月行程選出五套衣服的穿衣法則,既有變化又不複雜,以套為單位更省下每天早上起床搭配單品的煩惱。

至於如何找出屬於你的最美五套呢,書中提到5個重點參考指標:

你覺得自己充滿自信嗎?

你覺得自己在最好的狀態嗎?

這整套衣服可以代表你嗎?

你因為穿了這套衣服心情很好嗎?

你希望大家看到這時的自己嗎?

你可以穿著這套衣服去大部份的場合而仍覺得得體大方嗎?

若上面的參考指標多數符合,就可以將那一套放入每月的精選五套裡面,啟動你的快時尚生活。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曾說,自律的人,把生活都過成了想要的樣子。


這本書提到為什麼要提倡每月五套的穿搭呢?

原因就在於,因為選擇是一個秏費心思的工作,每做一個決定,都需要消秏你的精力,當你做了太多鎖碎的決定(人一天當中一定不會只做要穿哪件衣服的決定),決策品質就會下降,心理學家稱為「決策疲勞」。這樣的情況常可以在很多的成功人士身上看到影子,例如蘋果的賈伯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總是以黑色上衣作為他的每日穿搭,只是變化不同材質,但皆是黑色,無須秏費他太多心力在穿搭這件事上,畢竟他的能力及選擇需要用在更多重要的事務上。


衣服,你不只是應該穿給別人看,更應該穿給自己看,尤其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這些衣服會加添給你力量,讓你朝希望的自己前進。


能夠做好一件事,比隨便做十件來得強。

最後,作者Emily Liu 在書中有提到的一個練習,是我自己認為非常可以實驗看看的,想讓自己能脫離舒適圈,就是得不斷地精進自己,讓自己擁有更廣大的眼界及心態去面對人生的未知。

擦亮水晶球練習:

1.挑戰一個自己的習慣,讓自己不習慣,讓自己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去處理它。

2.對直覺不喜歡的事物,先不要帶批判的角度看它,也不要跳過,而是試著去了解它。

3.嘗試做一件你原本沒有那麼有興趣的事,甚至是原本討厭的事。

4.好好地學習一樣東西,不要計較有沒有用,但規律持續地學習。


「請記得『你』永遠是焦點,而不是衣服!」Emily 點出人們的盲點,常常將注意力放在衣服,而非自己身上,「但明明是我們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在穿我們。」
raw-image


avatar-img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15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雨天喝拿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運動是人生的另一種縮影,不論你是否在此時此刻有培養運動的習慣,至少,為了更健康的身體,以及累積人生的正能量的目的,從現在開始,「慢慢地」有意識的讓自己走了一條逆齡的道路,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可以感謝過去堅持運動的你。 成功的人生不是只有財富,也得有健康的身體及心靈才得以真正地享受到。
簡單生活,就是試著讓「心」歸零的一種練習。 這種練習只能「慢慢來」,一天天地踏出一小步,讓習慣成自然,進而重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所謂的邁向簡單生活,其實是一個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一趟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有很多的時刻是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留下或捨棄」。
想在生活中有一份純粹無雜質的「自在」,首先,得學著區分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 把一件事劃分出界線,就像是心理學說的「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是源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簡言之,就是有意識地「覺察」,並將事情切割為「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 屬於自己的課題,我們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
你會在外人面前以「正面的態度」肯定或稱讚自己的小孩嗎? 以前的人常說,有比較、有競爭,才會進步拉 ! (Realy? 所以別太常稱讚小孩,要不一不小心驕傲了就會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傳統社會或者說亞洲父母的思維,常用「比較」來證明自家的孩子優秀與否。究竟為什麼需要比較呢?
記得「女人迷」中有篇文章寫到這麼一句話-幸福的人們似乎總是比其他人有著更多的興趣。 我的體會亦是如此。 能擁有一、二個興趣,或者「嘗試」去培養某個領域讓你感興趣的事情,真的能讓你重拾對生活的熱情,且有機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喜樂閱讀、繪畫、偶爾再來個突發奇想的永生乾燥花創作,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關於財富自由這件事,究竟如何定義呢? 在我讀完《習慣致富 人生實踐版》這本書後,有了和以前所認知的不一樣想法。 舊觀念-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整年度支出,那麼你就可以算是財富自由了。 新觀念-富足的心態及思維才是你能致富一輩子的關鍵。
      運動是人生的另一種縮影,不論你是否在此時此刻有培養運動的習慣,至少,為了更健康的身體,以及累積人生的正能量的目的,從現在開始,「慢慢地」有意識的讓自己走了一條逆齡的道路,讓未來的自己有機會可以感謝過去堅持運動的你。 成功的人生不是只有財富,也得有健康的身體及心靈才得以真正地享受到。
簡單生活,就是試著讓「心」歸零的一種練習。 這種練習只能「慢慢來」,一天天地踏出一小步,讓習慣成自然,進而重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所謂的邁向簡單生活,其實是一個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一趟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有很多的時刻是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留下或捨棄」。
想在生活中有一份純粹無雜質的「自在」,首先,得學著區分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 把一件事劃分出界線,就像是心理學說的「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是源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簡言之,就是有意識地「覺察」,並將事情切割為「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 屬於自己的課題,我們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
你會在外人面前以「正面的態度」肯定或稱讚自己的小孩嗎? 以前的人常說,有比較、有競爭,才會進步拉 ! (Realy? 所以別太常稱讚小孩,要不一不小心驕傲了就會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傳統社會或者說亞洲父母的思維,常用「比較」來證明自家的孩子優秀與否。究竟為什麼需要比較呢?
記得「女人迷」中有篇文章寫到這麼一句話-幸福的人們似乎總是比其他人有著更多的興趣。 我的體會亦是如此。 能擁有一、二個興趣,或者「嘗試」去培養某個領域讓你感興趣的事情,真的能讓你重拾對生活的熱情,且有機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喜樂閱讀、繪畫、偶爾再來個突發奇想的永生乾燥花創作,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關於財富自由這件事,究竟如何定義呢? 在我讀完《習慣致富 人生實踐版》這本書後,有了和以前所認知的不一樣想法。 舊觀念-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整年度支出,那麼你就可以算是財富自由了。 新觀念-富足的心態及思維才是你能致富一輩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