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 成為那個你一直在等待的人

【覺察練習】 成為那個你一直在等待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是否曾因為身邊的那個人無法滿足你100%的需求,而感到傷心難過。

卻又明白世上不存在100%的完美情人,卻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都值得那100%的對待。

你在等待的那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你希望、渴望遇見的那個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一個不因為你的錯,而苛責你的人。在你需要時,給你一個擁抱。

當你心情低落時,能夠接住你情緒的人。寂寞時溫柔陪伴你的人。

我們都需要在這個孤獨的世代裡,有個人提供我們一盞明燈。

渴望擁有一個對自己充滿耐心,能牽著你一步步往前,帶領你一直往前走。

不是身邊沒有人,而是重要的事沒有人懂

但是你知道,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那樣的人。這個答案讓你備感孤單、寂寞,對人生感到焦慮及失望。

何其幸運能遇到一個懂你的人,但你也知道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的情緒,還有自己的個性,沒有人可以在你身邊隨時隨地提供你幫助。

也許你能遇到那85分的人,就已經很幸運了。剩下的那15%是否能由你來補足?

讓你成為那個你在等待的人,陪伴你熬過那每一次的孤獨跟辛苦。

開發自己成為那個你在等的人,做那個無條件完全接納你的人。

你就是你的希望。做那個善待自己的人,做那個滿足自己需要的人。多花點時間,去瞭解及傾聽自己的需要。當你有能力成為那樣的人,你也能用這樣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成為別人的那個人。

你還在等那個一直沒有出現的人嗎?不用再等了,你就是那個自己在等待的人。此刻起,用你想要的方式好好的愛自己。

傾聽你自己的需要,對自己提出請求。不再向外在尋找,好好的認識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給自己一點耐心,學會擁抱自己,為自己加油打氣,做那個討好、照顧自己的人。成為自己的支持者及關愛者。你就是那個自己一直在等的人。

avatar-img
府辛聊瘉室
149會員
290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府辛聊瘉室 的其他內容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