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一種抵抗——陳千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陳千武,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陳千武,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戰後國民黨政府來了之後,要將日本文化消滅,把當時臺灣有日本色彩的東西通通拿掉,種下中國的東西。在詩的發展上,這一點比較少人考慮到。中國大陸來到臺灣的那些外省詩人,說臺灣沒有文化,沒有文學,紀弦就這樣講。那是因為日據時代臺灣作家拚命創作要留下來的文學資產,都被國民黨消滅掉了,都被封鎖起來了。」──陳千武

陳千武為臺灣著名的文學家,本名陳武雄,另一筆名為桓夫,出生於南投名間,後因就讀臺中一中叛逆的事蹟,舉家遷至豐原居住,以便就近看管。陳千武三年級時,曾以欲繳交的註冊費,搭船至日本打算憑自己的努力「打天下」。他在臺中火車站等待搭車時,寫下明信片告知家人自己的去向,當明信片一寄至家裡,陳千武的父親立刻趕到學校告知校長,讓校長打電報至船上阻止此事。陳千武認為臺灣是殖民地,到日本則無殖民地的區別,可以受比較好的教育,但船長告訴陳千武:「去日本也不一定會比較好,什麼事情都要會臨機應變,不要固執一定要怎麼樣。」遂讓陳千武下船後,搭乘另一艘船返回臺灣,並囑託那位船長要保護他回去。

在學校作文課上,陳千武曾以廿張稿紙寫下人生第一部小說,然而此份作品卻被日籍教師扣留,學期作文成績更被打成丙等。反骨的陳千武自此每當碰到這個教師的課堂,即會公然將小說放在桌上閱讀。直至學期中,這名教師再也無法忍受陳千武的行徑,遂在講臺上破口大罵要陳千武出來,正當他緊握顫抖的拳頭,要出手打陳千武時,卻反被陳千武以柔道摔倒於地上,日籍教師驚恐喊道:「你敢!你敢!」,到了學期末,不再聽課的陳千武,作文成績反而被打上乙等。

左起巫永福、吳來興、張星賢、張星建,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左起巫永福、吳來興、張星賢、張星建,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在學期間,陳千武經常沉浸在臺中州立圖書館,看膩後就每天到中央書局翻閱新的文學書刊。一天,時任中央書局經理的張星建走向陳千武,陳千武原以為是要來干涉自己,立刻將書放回架上,沒想到張星建卻讓陳千武到辦公室內向他說:「你以後要看書就來這裡坐著看」,並拿自己主編的《台灣文藝》讓陳千武翻閱,陳千武也因此開始認識臺灣的文學家。

左三楊逵,攝於1937年,典藏者:楊翠

左三楊逵,攝於1937年,典藏者:楊翠

四年級時,陳千武放學後即背著書包到楊逵家,聽這些前輩談論文學,而楊逵、張星建、張文環、張深切也經常對一旁的陳千武叮囑:「你對文學有興趣,會寫作,你要認真寫作,為臺灣的文學,必須創作很多臺灣的東西,將臺灣的文學資產留給後代子孫,你要履行這樣的使命感。」受此影響,陳千武在往後的創作生涯中,也希冀利用文學引導臺灣人的思想。然而臺灣文學家以日文努力積累的作品,許多卻在戰後遭到中國政權消抹,陳千武提及莊垂勝在擔任臺中圖書館館長期間,曾將日文圖書放至地下室保管,卻被後來的中國籍館長焚毀。

陳千武晚年受訪時提到:

「國民黨政府來了之後,臺灣的文化資產、實際上的資產,損失了多少啊!現在才說要做捷運什麼,臺灣那麼多鐵路,都被廢掉了,那是很可惜的。例如從這裡要到田尾,或是到彰化,糖廠的鐵路都有啊,臺中到南投也都坐糖廠的火車,為什麼不把這些鐵路留下來?」

徵引書目
莊紫蓉訪問,〈探索語言的藝術,追求現代精神──陳千武專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代誌無解決,正義無可能的沙龍
6會員
49內容數
2023/08/16
葉陶女士 我想,你是最能迅速、俐落處理我的後事的人。 因此,我就不客氣地拜託了。 我想,在這樣的時代,有這樣的戰鬥也是好的。 能夠瞭解懷抱炸彈,欣然勇赴死地的一個士卒的心情的人, 大概也能理解我的心情。 讓資崩小弟弟為我唱「勝利歸來」的歌吧。 資崩以後到了我這樣的年紀時, 這世界不知道將變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3/08/16
葉陶女士 我想,你是最能迅速、俐落處理我的後事的人。 因此,我就不客氣地拜託了。 我想,在這樣的時代,有這樣的戰鬥也是好的。 能夠瞭解懷抱炸彈,欣然勇赴死地的一個士卒的心情的人, 大概也能理解我的心情。 讓資崩小弟弟為我唱「勝利歸來」的歌吧。 資崩以後到了我這樣的年紀時, 這世界不知道將變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3/08/13
彰化銀行起源於日治初期的「大租權補償公債」政策,臺灣早期因移墾緣故,土地多分為大租權與小租權,1905年,臺灣總督府強制收購大租權,並給予公債作為補償,使小租戶取得完整的土地所有權。該年,曾參與八卦山戰役的清國秀才——吳汝祥決定糾集中部地區的仕紳將大租權補償取得的公債,向臺灣銀行換取資金成立「株式會
Thumbnail
2023/08/13
彰化銀行起源於日治初期的「大租權補償公債」政策,臺灣早期因移墾緣故,土地多分為大租權與小租權,1905年,臺灣總督府強制收購大租權,並給予公債作為補償,使小租戶取得完整的土地所有權。該年,曾參與八卦山戰役的清國秀才——吳汝祥決定糾集中部地區的仕紳將大租權補償取得的公債,向臺灣銀行換取資金成立「株式會
Thumbnail
2023/08/12
〈蔡鐵城遺書〉: 「敏妹妹:這是我在世上寫給你最後的一封訊,我很對不起妳,因為我不能完成做妳哥哥的任務,我是一個對不起父母,尤其是對不起妳的哥哥。妹妹!妳也許會恨我,也許會罵我是一個無情的哥哥,但我相信,妹妹妳是我在這世上唯一惦記我的親人,也是在這世上真正會為我灑一把淚的可愛的妹妹!也吧!『人之有
Thumbnail
2023/08/12
〈蔡鐵城遺書〉: 「敏妹妹:這是我在世上寫給你最後的一封訊,我很對不起妳,因為我不能完成做妳哥哥的任務,我是一個對不起父母,尤其是對不起妳的哥哥。妹妹!妳也許會恨我,也許會罵我是一個無情的哥哥,但我相信,妹妹妳是我在這世上唯一惦記我的親人,也是在這世上真正會為我灑一把淚的可愛的妹妹!也吧!『人之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闡述戰後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中國官兵橫征暴斂的狀況,導致台灣農業、配給制度與糧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終讓一年兩穫至三穫的台灣竟然發生饑荒與餓死人的慘況,也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Thumbnail
闡述戰後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中國官兵橫征暴斂的狀況,導致台灣農業、配給制度與糧食市場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終讓一年兩穫至三穫的台灣竟然發生饑荒與餓死人的慘況,也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Thumbnail
大正時期日益壯大的文協,全島追隨的聽眾不斷增長,每年甚至已達十餘萬人次。隨著大正時期走入尾聲,自由與啟蒙的氛圍也日益稀薄,最後不敵總督府的壓迫與內部路線分歧,文協、臺灣民眾黨等社會團體紛紛結束。 經過時間醞釀,臺灣人的志向再次燃起,眾聲喧嘩,局面更加混雜。談民族文化的、左右派的、自由或共產的。大家都
Thumbnail
大正時期日益壯大的文協,全島追隨的聽眾不斷增長,每年甚至已達十餘萬人次。隨著大正時期走入尾聲,自由與啟蒙的氛圍也日益稀薄,最後不敵總督府的壓迫與內部路線分歧,文協、臺灣民眾黨等社會團體紛紛結束。 經過時間醞釀,臺灣人的志向再次燃起,眾聲喧嘩,局面更加混雜。談民族文化的、左右派的、自由或共產的。大家都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帶有政治立場的謊言。細究台灣許多老建築的形制、格局、乃至構造細節,就能發現其不是純粹的中華或日本。這些由移民或是外來政權引進台灣的文化,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出現各種折衷、拼湊與融合,早已是我們身為台灣人的傳統,台南鹽水的蔡和泉故居即為一例。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帶有政治立場的謊言。細究台灣許多老建築的形制、格局、乃至構造細節,就能發現其不是純粹的中華或日本。這些由移民或是外來政權引進台灣的文化,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出現各種折衷、拼湊與融合,早已是我們身為台灣人的傳統,台南鹽水的蔡和泉故居即為一例。
Thumbnail
看完這一本歷史小說,結尾很震驚也很感概,原來歷史課本有好多沒告訴我們的事情,在我看完這本書,我對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發展史有了初步的認識,台灣原來有這麼一位俱有影響力的畫家-陳澄波,但歷史或者美術課本裡卻隻字不提,只因為他是228事件的受難者。 書名:陳澄波密碼 作者:柯宗明
Thumbnail
看完這一本歷史小說,結尾很震驚也很感概,原來歷史課本有好多沒告訴我們的事情,在我看完這本書,我對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發展史有了初步的認識,台灣原來有這麼一位俱有影響力的畫家-陳澄波,但歷史或者美術課本裡卻隻字不提,只因為他是228事件的受難者。 書名:陳澄波密碼 作者:柯宗明
Thumbnail
台灣的文化傳統,也會像理念一樣刀槍不入嗎?還是像眾多被遺忘的傳統一樣,永遠被淹沒在現代巨量資訊的洪流中?
Thumbnail
台灣的文化傳統,也會像理念一樣刀槍不入嗎?還是像眾多被遺忘的傳統一樣,永遠被淹沒在現代巨量資訊的洪流中?
Thumbnail
在日本殖民政府有心經營下,臺灣開始有較具規模的出版活動:為便於統治,有各項調查文獻;為推行殖民教育,開始編印各類教科書;為宣揚政績,則有《領臺十年史》、《始政紀念—四十年間的臺灣》等書出版。然而,出版業、書業真的只能成為總督府的魁儡嗎?當新興知識份子開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圖書便由傳播知識的工具,轉變
Thumbnail
在日本殖民政府有心經營下,臺灣開始有較具規模的出版活動:為便於統治,有各項調查文獻;為推行殖民教育,開始編印各類教科書;為宣揚政績,則有《領臺十年史》、《始政紀念—四十年間的臺灣》等書出版。然而,出版業、書業真的只能成為總督府的魁儡嗎?當新興知識份子開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圖書便由傳播知識的工具,轉變
Thumbnail
1921年由蔣渭水等菁英發起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距今正好100年。文化協會希望團結全島有志之士,共同致力臺灣社會改造及文化啟蒙運動,而不只是字面上的「提升文化」而已。 一百年過去,臺灣的社會又經歷了太多次的變革。我們在不同的專制政府底下遭到壓迫、消聲,我們也在不同的時代失去過自由、失去過自己的語言。
Thumbnail
1921年由蔣渭水等菁英發起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距今正好100年。文化協會希望團結全島有志之士,共同致力臺灣社會改造及文化啟蒙運動,而不只是字面上的「提升文化」而已。 一百年過去,臺灣的社會又經歷了太多次的變革。我們在不同的專制政府底下遭到壓迫、消聲,我們也在不同的時代失去過自由、失去過自己的語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