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協會百週年- 當臺語與漢詩變成弱勢 寫於【第一屆蔣渭水台語漢詩吟唱賽】活動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20年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許多知識分子為了爭取臺灣人自治的權力,在東京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蔣渭水等菁英受此感召,共推霧峰林獻堂擔任總理,在1921年10月17日,於臺北靜修女中成立臺灣文化協會,距今正好100年。文化協會希望團結全島有志之士,共同致力臺灣社會改造及文化啟蒙運動,而不只是字面上的「提升文化」而已。他們關心的議題牽涉了社會改革、政治主張、意識形態、當然也揉合了殖民統治下的民族意識鼓吹的成分。
大正10年(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回理事會合影,出席者有林獻堂(坐左四)、蔣渭水(坐左三)、洪元煌(坐左一)、賴和(後右二)、王敏川(後右六)等多位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後,立刻在各地成立支部,並積極發行刊物、設立書局和讀報社,開辦文化性活動。他們反對差等待遇,提倡弱勢-如婦女、農民和勞工的社會運動。文協領袖更努力爭取臺灣的自治,積極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當時最重要的政治活動。
在文學上,雖然臺灣文化協會中的許多成員也是古典詩的名家,但他們也大力支持以白話文來創作文章與戲劇等。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古文的門檻高、知識傳播不如白話文來得普及,因此若要讓台灣的社會底層也能夠吸收新知,必需推廣易於普及的文字工具。結果,也間接促成了臺灣新文學的發展,後來又演變成了文學界的新、舊文學之爭。恐怕是文化協會諸君始料未及之事。
文化協會成員除了新知識分子,也有很多傳統社會仕紳,所以雖然推行新文學,但其實並不是抵制舊文學。文協的重要人物中,如霧峰林獻堂、林幼春、清水蔡惠如都是傳統詩社櫟社成員,被坊間尊為「臺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其實寫過的古典詩還遠遠多過於他創作白話文。
當古典詩詞還是上流社會流行的玩意時,幾乎所有的檯面上人物也都能在詩詞的韻律中表達出各自不同的性格與主張。大家若不熟悉這樣的歷史,恐怕很難想像下面幾張臺灣幾大詩社的成員,有多少人也參與了代表變革的臺灣文化協會吧?
私心放上嘉義雲林的詩社合照。西螺菼社第十七回總會紀念合照,舉行於嘉義街黃文陶醫師的上池醫院(檨圃故址)。林玉書、黃文陶、王甘棠等人也都是文協成員。
櫟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合照。臺灣幾大詩社中尤以櫟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作為活躍。林獻堂、林幼春和蔡惠如都是文協最核心的人物。
南社嬉春圖。南社為臺南最大的傳統詩社,偶而還會舉辦如上圖的變裝派對。1923年因治警事件下獄的陳逢源就曾是南社的成員。臺灣文化協會其實也有好長時間將總部設在臺南喔
礙於臺灣各地並沒有自己的發聲管道與媒體,只能靠著輾轉從海上運回在東京出刊的《臺灣民報》。文化協會於是投入組織讀書會、讀報社這樣的文化講演,在全台各地宣傳、串聯社運組織。臺灣文化協會所帶動的新思潮很快就席捲了臺灣大小市街,但在雲林這樣的傳統、農業地帶,很明顯地進入較慢。圖片為一九二七年五月,由林麗明、蔡少庭等人組成北港讀書會、設立讀報社。那時候的文化協會已經經過了幾次爭執與分裂。但北港讀報社邀請蔣渭水、鄭松筠演說,仍然吸引了聽眾超過千人。
圖片為一九二七年五月,由林麗明、蔡少庭等人組成北港讀書會、設立讀報社。那時候的文化協會已經經過了幾次爭執與分裂。但北港讀報社邀請蔣渭水、鄭松筠演說,仍然吸引了聽眾超過千人。
當這類活動的反響越來越大時,就開始遭遇日本總督府的壓制。臺灣文化協會也在統治者給予的壓力底下開始產生路線之爭、意見分歧,終於導致多次爭執、競合與分裂。這些過程有太多學者前輩的研究與專文,在這邊我們就不再贅述歷史。筆者只是有感於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始於殖民統治下的種種不公平與壓迫、由知識分子發起的全面性的省思與鼓吹變革,但文協諸君始終維持著和平抗爭的路線。雖然實際的成果只有短短幾年如煙火般的亮點、稍縱即逝,但文協留給臺灣人的是一種文化啟蒙的思想,他們告訴全部的同胞、弱勢與更弱勢,我們可以透過學習而變得更有價值,努力為自己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
一百年過去,臺灣的社會又經歷了太多次的變革。我們在不同的專制政府底下遭到壓迫、消聲,在不同的政治思想底下被洗腦、恐嚇;我們也在不同的時代失去過自由、失去過權利、失去過自己的語言。所以我們或許不該只用紀念的方式,去緬懷過去先賢的足跡,反而忽略了他們的精神面;如果他們的精神意志活在現代,當許多議題已成為日常、不再需要高聲疾呼地奮鬥,當許多以往的慣習、反而成為瀕危的事物。他們或許驚訝於臺語竟成為了語言弱勢,他們是否會支持臺語重新回到學校教育?當古典詩詞從仕紳標榜的藝術,變成為了現代藝術弱勢中的弱勢,他們是否也會以維繫社會多元的角度,去支持古典詩詞的傳統再傳承?
我相信是的,因為文化提升的是包容的自信,而不是拘泥於新舊的型式之爭。當我們有了自信,又何嘗不能吟著老派的詩、同時做個新時代的人類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秀園歷經兩次時代鼎革、台灣的社會有著巨大的轉變。老園主張禎祥曾於二戰後,受國民政府任命為大埤鄉的第一任鄉長,但生性浪漫崇尚自然的詩人又豈能勝任? 歸隱田園的張禎祥與自家三秀園雖然對大時代「置身事外」,但政治經濟的艱難處境加上土地改革的挑戰,使得維護家園、擁有與世無爭的一片淨土變得愈加困難。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屈原九歌中敘述了一段探險者入山尋訪「三秀」仙草的歷程。張家人便以此為吉祥之兆,將自家的花園命名為「三秀園」。 三秀園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由例授貢生張建廷公創建,至今已逾百年。日治時期的三秀園主張禎祥為田園詩人,在家園的擘畫上充滿了詩意的想像與寄託。
嘉義市的壺仙幼稚園,是當地許多老一輩人的記憶。果樹林中一棟棟日閩折衷式的校舍地下,總是掉滿了鮮美的落果。再往外邊走去,是圓石砌成的蜿蜒水岸、綠釉瓶欄裝飾的水泥橋一座接著一座。如此古趣盎然的一座迷宮,簡直是孩童們的天堂…… 當然,還有那滿池的白蓮花-曾到此一遊的人怎能忘記這個景象呢?
但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社交距離」的話,筆者倒是聯想起字面上的另一種的意思:在交通不便捷的年代,社交活動的參與需要消除的距離隔閡,與現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日本時代昭和年間,臺灣人究竟是如何長途跋涉、趕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呢?當然在那個時代
隨著嘉義在大正時期以降,商業的繁榮、市街的開發,聲色場所就因應而生。嘉義西門外就是那時候夜生活的集散地;「西薈芳」是其中頗負盛名的酒樓之一,專門招待高文化水準的客人。本文主角-彩雲,正是西薈芳裡的名妓,自從她的名號出現在詩人的書信、詩報等刊物上,她就始終與「西薈芳」的名字聯結在一起。
距今一百年前,1920年的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歷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變革。當時,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已歷經二十五年,在一邊認識殖民地的過程中,總督府不斷地嘗試、經歷了許多次的調整。總督府終於在1920年,公告施行「五州二廳」的全新行政區劃,自此台灣才慢慢步上了地方自治歷史的軌跡。
三秀園歷經兩次時代鼎革、台灣的社會有著巨大的轉變。老園主張禎祥曾於二戰後,受國民政府任命為大埤鄉的第一任鄉長,但生性浪漫崇尚自然的詩人又豈能勝任? 歸隱田園的張禎祥與自家三秀園雖然對大時代「置身事外」,但政治經濟的艱難處境加上土地改革的挑戰,使得維護家園、擁有與世無爭的一片淨土變得愈加困難。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屈原九歌中敘述了一段探險者入山尋訪「三秀」仙草的歷程。張家人便以此為吉祥之兆,將自家的花園命名為「三秀園」。 三秀園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由例授貢生張建廷公創建,至今已逾百年。日治時期的三秀園主張禎祥為田園詩人,在家園的擘畫上充滿了詩意的想像與寄託。
嘉義市的壺仙幼稚園,是當地許多老一輩人的記憶。果樹林中一棟棟日閩折衷式的校舍地下,總是掉滿了鮮美的落果。再往外邊走去,是圓石砌成的蜿蜒水岸、綠釉瓶欄裝飾的水泥橋一座接著一座。如此古趣盎然的一座迷宮,簡直是孩童們的天堂…… 當然,還有那滿池的白蓮花-曾到此一遊的人怎能忘記這個景象呢?
但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社交距離」的話,筆者倒是聯想起字面上的另一種的意思:在交通不便捷的年代,社交活動的參與需要消除的距離隔閡,與現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日本時代昭和年間,臺灣人究竟是如何長途跋涉、趕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呢?當然在那個時代
隨著嘉義在大正時期以降,商業的繁榮、市街的開發,聲色場所就因應而生。嘉義西門外就是那時候夜生活的集散地;「西薈芳」是其中頗負盛名的酒樓之一,專門招待高文化水準的客人。本文主角-彩雲,正是西薈芳裡的名妓,自從她的名號出現在詩人的書信、詩報等刊物上,她就始終與「西薈芳」的名字聯結在一起。
距今一百年前,1920年的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歷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變革。當時,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已歷經二十五年,在一邊認識殖民地的過程中,總督府不斷地嘗試、經歷了許多次的調整。總督府終於在1920年,公告施行「五州二廳」的全新行政區劃,自此台灣才慢慢步上了地方自治歷史的軌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