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研習 8/13|桃園新屋:海螺響岸,伯公祠前無風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很喜歡姜義溎老師的解說,更喜歡老師站在海螺館前解說時,風吹揚起的笑容,以及沐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靈魂。

姜義溎老師是深耕於桃園地方的文史工作者。105年客家事務局舉辦桃園海岸調查時,由姜老師擔任計畫主持人,提出了海螺廣場的概念,而後有了半掩於沙的海螺建築館,象徵客家捕魚吹響「海螺」的意象。

地方文史工作者曾是我夢寐以求的職業,因此我特別羨慕能為了地方獻出自身的文史工作者們。我想知道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感才能讓一個人如此投入地方的文史工作,用盡全身去奮鬥那些許多人視無所見之事物、為了他人的生存,在短短不到兩小時的解說間,我能感受到熱情與愛,甚至想去碰觸那個令人著迷的火花。一個人的生命必然是發生了某個事件,才有辦法力排困難,風雨無阻,為了一個目標,讓自己的整個靈魂燃燒,徹底地發光。

──新屋陸上無風車。

不同於ㄧ般的海岸線,新屋是目前全台灣唯一沒有風車的陸地。

姜義溎老師說明,因為新屋的地理環境較為平坦,農夫住家距離海邊不到50公尺,風車運轉的風切聲會造成地方居民巨大的心理壓力,另外最重要的是:新屋的樹林頭有伯公廟,是當地人的信仰之地

在客家人的眼中,伯公是家人,若為了風車而毀去伯公廟,相當於是挖他們的家、掘他們的墳,把他們的生活硬是扯了個大黑洞,因為不願意,所以抗爭,害怕風車劫走了信仰之地。客家人的焚香祭拜時,跪溪在小祠伯公廟的小供桌前,尊敬地低頭插香,伯公就在心裡。

姜義溎老師說道:「越是越多地了解到家鄉,就會變得更珍惜家鄉的需要」,保護心愛土地的想法可以穿越時間限制,文化可以不斷傳承,就像是為了保護一棵大樹般,盼心中熱愛永遠長青。

桃園新屋海螺館。以半臥於土的海螺作為建築設計概念。

桃園新屋海螺館。以半臥於土的海螺作為建築設計概念。

姜義溎老師解說伯公祠

姜義溎老師解說伯公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邊的小槐花Lynn的沙龍
21會員
113內容數
對於職場的不適應以及多少的「你不能夠」。在經歷靈魂崩毀後的重大災難後,我已經不願意把自己蜷曲在角落,我會用盡任何方式來治癒自己的心理傷痕,與那些焦慮、憂鬱、自卑重新共處,然後重新找到回歸社會的方式,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2023/11/06
「人樹之間的對話,是和解的開始,更是愛的開端」。這句話正好貫穿了這堂課的四個活動,從描繪出一棵意想不到的樹,那是無知與想像的階段,再到繪本暗示的人樹衝突,以及為了互相認識而做的植物身分字卡,最後以愛作為結語,完整地帶出了一個人與樹的生命連結,讓人無比驚喜。
Thumbnail
2023/11/06
「人樹之間的對話,是和解的開始,更是愛的開端」。這句話正好貫穿了這堂課的四個活動,從描繪出一棵意想不到的樹,那是無知與想像的階段,再到繪本暗示的人樹衝突,以及為了互相認識而做的植物身分字卡,最後以愛作為結語,完整地帶出了一個人與樹的生命連結,讓人無比驚喜。
Thumbnail
2023/09/13
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呢? 我猶記得,我大學時期曾有學長對我說過:「照片沒有經過整理,最後就是變成垃圾」。很多時候,我們僅享受在拍照的當下,以為記錄了當下,沒有整理照片,丟置在硬碟中,照片拍攝當下的熱情逐漸冷卻,直到被遺忘為止。 實際上,一張照片的力量比我們想像地更加強大。
Thumbnail
2023/09/13
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呢? 我猶記得,我大學時期曾有學長對我說過:「照片沒有經過整理,最後就是變成垃圾」。很多時候,我們僅享受在拍照的當下,以為記錄了當下,沒有整理照片,丟置在硬碟中,照片拍攝當下的熱情逐漸冷卻,直到被遺忘為止。 實際上,一張照片的力量比我們想像地更加強大。
Thumbnail
2023/09/09
劉月梅老師的整堂課程中,從自我的介紹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生命熱忱。老師一連串的動作的背後有著強烈的故事性存在,背後的意義層層串聯,這是一般教案做不到的,在聞到樟樹肉桂葉香味的當下,我被震撼到了,整堂課不斷告訴著我:──不只如此,你還可以再感受更多、更多。
Thumbnail
2023/09/09
劉月梅老師的整堂課程中,從自我的介紹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生命熱忱。老師一連串的動作的背後有著強烈的故事性存在,背後的意義層層串聯,這是一般教案做不到的,在聞到樟樹肉桂葉香味的當下,我被震撼到了,整堂課不斷告訴著我:──不只如此,你還可以再感受更多、更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在2023年歲末,隨著社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赴廈門參觀客家土樓,瞭解客家先民如何以智慧來解決生存的問題,對我來說,尤其意義重大!客家土樓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防禦外敵要求而建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之所以稱為土樓是因為以土、
Thumbnail
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在2023年歲末,隨著社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赴廈門參觀客家土樓,瞭解客家先民如何以智慧來解決生存的問題,對我來說,尤其意義重大!客家土樓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防禦外敵要求而建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之所以稱為土樓是因為以土、
Thumbnail
記者 彭可//編輯報導 「臺胞入閩尋根謁祖,共敘兩岸同根之情」活動於2023年12月21日組團前往閩北進行。活動以塗氏宗親會理事長塗文奎為首,並由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的現任理事長、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任、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監事和兩岸時報總社記者共同組成。 11月24日,團隊抵達和平古鎮,
Thumbnail
記者 彭可//編輯報導 「臺胞入閩尋根謁祖,共敘兩岸同根之情」活動於2023年12月21日組團前往閩北進行。活動以塗氏宗親會理事長塗文奎為首,並由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的現任理事長、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任、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監事和兩岸時報總社記者共同組成。 11月24日,團隊抵達和平古鎮,
Thumbnail
「金星山下,大甲溪旁,吾校秀麗,氣象輝煌。」 -石岡國小校歌 紅色的廂型車行駛在一條小路上,10歲的我剛搬來石岡。 有記憶以來,5歲以前,住在臺中東勢的新伯公,5歲到10歲住在臺中潭子,10歲以後直到18歲北上台北念書、工作,到目前為止,我的生命似乎不停在鄉村與都市間來回移動,反差的生活感
Thumbnail
「金星山下,大甲溪旁,吾校秀麗,氣象輝煌。」 -石岡國小校歌 紅色的廂型車行駛在一條小路上,10歲的我剛搬來石岡。 有記憶以來,5歲以前,住在臺中東勢的新伯公,5歲到10歲住在臺中潭子,10歲以後直到18歲北上台北念書、工作,到目前為止,我的生命似乎不停在鄉村與都市間來回移動,反差的生活感
Thumbnail
在客家人的眼中,伯公是家人,若為了風車而毀去伯公廟,相當於是挖他們的家,把他們的生活硬是扯了個大黑洞,因為不願意,所以抗爭,害怕風車劫走了信仰之地。姜義溎老師說:「越是越多地了解家鄉,就會越珍惜家鄉的需要」保護心愛土地的想法就可以穿越時間限制,文化不斷傳承,就像是為了保護一棵大樹般,盼它永遠長青。
Thumbnail
在客家人的眼中,伯公是家人,若為了風車而毀去伯公廟,相當於是挖他們的家,把他們的生活硬是扯了個大黑洞,因為不願意,所以抗爭,害怕風車劫走了信仰之地。姜義溎老師說:「越是越多地了解家鄉,就會越珍惜家鄉的需要」保護心愛土地的想法就可以穿越時間限制,文化不斷傳承,就像是為了保護一棵大樹般,盼它永遠長青。
Thumbnail
咖啡的香氣散發在屋子裡,沙發上坐著幾人暢快地聊著,採訪告了個段落,我們一邊品嚐著手中的咖啡,一邊聽竹圍里的陳義盛里長分享當地趣聞。須臾,里長送我們出服務處,沿小路走進香火鼎盛的福海宮,並請福海宮總幹事為我們講解,總幹事很熱情的領著我們走遍廟的各個角落,一尊神像一個爐的說著⋯⋯
Thumbnail
咖啡的香氣散發在屋子裡,沙發上坐著幾人暢快地聊著,採訪告了個段落,我們一邊品嚐著手中的咖啡,一邊聽竹圍里的陳義盛里長分享當地趣聞。須臾,里長送我們出服務處,沿小路走進香火鼎盛的福海宮,並請福海宮總幹事為我們講解,總幹事很熱情的領著我們走遍廟的各個角落,一尊神像一個爐的說著⋯⋯
Thumbnail
台北市社子島因為被劃分為滯洪區禁建令,將近半世紀的光景封存了這個地區的建物,也保有在地純樸的信仰文化,說是台北少有的田園秘境一點也不為過。
Thumbnail
台北市社子島因為被劃分為滯洪區禁建令,將近半世紀的光景封存了這個地區的建物,也保有在地純樸的信仰文化,說是台北少有的田園秘境一點也不為過。
Thumbnail
二、凝視桃園文化設施 (一)客家文化館 節慶活動讓在地居民更了解客家的傳統文化,透過客家音樂節,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在音樂中或許語言不是最重要,在音樂中去呈現客家的靈魂,更是打開客家和其他族群連結的重要媒介。 (二)武德殿和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 (三)菱潭街興創基地
Thumbnail
二、凝視桃園文化設施 (一)客家文化館 節慶活動讓在地居民更了解客家的傳統文化,透過客家音樂節,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在音樂中或許語言不是最重要,在音樂中去呈現客家的靈魂,更是打開客家和其他族群連結的重要媒介。 (二)武德殿和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 (三)菱潭街興創基地
Thumbnail
台灣信仰多元,眾神各顯神通,但一般人較少注意到各家廟宇所供奉的神明、與漢族先民移墾的歷程有關,熱愛古廟的文史古蹟導覽專家姚其中老師,從族群廟的分布消長,為我們說說三百年多來閩客先民拓墾的趣味故事。 口述.照片提供=姚其中    採訪撰文=駱亭伶
Thumbnail
台灣信仰多元,眾神各顯神通,但一般人較少注意到各家廟宇所供奉的神明、與漢族先民移墾的歷程有關,熱愛古廟的文史古蹟導覽專家姚其中老師,從族群廟的分布消長,為我們說說三百年多來閩客先民拓墾的趣味故事。 口述.照片提供=姚其中    採訪撰文=駱亭伶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當你搭乘著北迴線鐵路前往宜花東,經過雙溪、貢寮後,或許是不經意的一瞥,會對著窗外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留下短暫印象。這裡是田寮洋,雙溪河流域下游的洪氾平原,被鐵路分割成兩側,除了是候鳥遷徙過程中重要的中繼點,鮮為人知的,是它曾經繁榮的過往。
Thumbnail
當你搭乘著北迴線鐵路前往宜花東,經過雙溪、貢寮後,或許是不經意的一瞥,會對著窗外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留下短暫印象。這裡是田寮洋,雙溪河流域下游的洪氾平原,被鐵路分割成兩側,除了是候鳥遷徙過程中重要的中繼點,鮮為人知的,是它曾經繁榮的過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