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觀察9/8|新竹荒野:要有自己的哲學,而非他人的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劉月梅老師的整堂課程中,從自我的介紹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生命熱忱,他把自己的「愛」字拆分,用心去感受,把愛分給家人、朋友,以及這塊養育我們的土地。

這是屬於劉月梅老師的生活哲學,這個生活哲學是僅屬於他個人,而我們得自己去尋找自己的,得去從旁人的哲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揉碎後,幻化成自己的哲學。

互動教案:宛如一齣精采的戲劇上演

自然觀察課,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自己身上所有的感官去體驗,如月梅老師所述:「人本身就是精密的儀器」,我們可以放開我們的細胞、去追尋自己所感受到的,激發人類的一切潛能。

──老師給了我們一片葉子,新鮮樟樹的葉子。

用色筆以及白紙將葉子的葉脈呈現在紙上。我以為到此而已,這便是故事的終點。誰料,老師在地面上灑落一大面的落葉,那些落葉是各式各樣葉子的拓印,是他人的拓印。

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指令,讓我們放下樟樹葉子本體,拿著自己剛拓好的A紙,從他人拓印的圖案中、在老師散落一地的葉子中,尋找相同科屬的葉子。

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我們許多人聚集成圈圍在一起,從許多前人拓印的各式各樣葉形中,找到符合我們拓印的樟樹葉。過程中,我們不斷比對他人的葉拓與自己的葉拓,大小顏色都不同的情況下,只能從葉形與葉脈判別,我找到了正確答案,這個讓我欣喜無比,甚至以為這已經是故事的高潮。

然,故事尚未結束,老師又拿了一片乾燥的葉子,問:「這個跟你們剛剛拓印的葉子長的是不是很像?是不是一樣的?」

我摸了摸葉子,從外觀來判斷,不論是葉脈、葉緣幾乎都一模一樣,我幾乎認定手上這片乾燥的枯葉就是樟樹時,月梅老師讓我們揉碎葉子,利用自己的嗅覺判斷,我從乾燥的葉子中聞到了一股肉桂味。原來除了視覺外,還可以用上其他的感官,不要被眼前的相似蒙騙,五感各能發掘不一樣的東西,再相似的東西都有不同之處。

老師一連串的動作的背後有著強烈的故事性存在,背後的意義層層串聯,這是一般教案做不到的,在聞到樟樹肉桂葉香味的當下,我被震撼到了,整堂課不斷告訴著我:──不只如此,你還可以再感受更多、更多

大家趴在地板上進行樟樹葉的葉拓

大家趴在地板上進行樟樹葉的葉拓

嘗試從散落的拓印中找到與自己拓印相符的葉子

嘗試從散落的拓印中找到與自己拓印相符的葉子

嗅、聞非樟樹而是肉桂的枯葉

嗅、聞非樟樹而是肉桂的枯葉

環境哲學:尋找「愛」的可能性

「接受」、「心」合而為「愛」,這是抽象又哲學的名詞。

哲學永遠不會只有一個明確的選擇,否則哲學家何苦去思索世界的答案。不只是家人、朋友、土地而已,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有──自己。自己是串聯「家人」、「朋友」、「土地」的真正核心,唯有愛著自己,保留自己,知道自己的局限與可能,才能更有力量去愛,想像更好的可能性。


月梅老師講解愛的文字與意義

月梅老師講解愛的文字與意義


對於職場的不適應以及多少的「你不能夠」。在經歷靈魂崩毀後的重大災難後,我已經不願意把自己蜷曲在角落,我會用盡任何方式來治癒自己的心理傷痕,與那些焦慮、憂鬱、自卑重新共處,然後重新找到回歸社會的方式,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客家人的眼中,伯公是家人,若為了風車而毀去伯公廟,相當於是挖他們的家,把他們的生活硬是扯了個大黑洞,因為不願意,所以抗爭,害怕風車劫走了信仰之地。姜義溎老師說:「越是越多地了解家鄉,就會越珍惜家鄉的需要」保護心愛土地的想法就可以穿越時間限制,文化不斷傳承,就像是為了保護一棵大樹般,盼它永遠長青。
──運用所有的一切,你的雙眼能看見的、你的觸覺能接觸的,你所有的感受、所有的一切,去感受一棵植物的存在。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課題。我選擇了開花植物,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會被開花植物鮮豔的顏色所吸引,比起一片青綠的綠葉,我的眼睛首先捕捉到的就是最鮮豔的色彩,我像個昆蟲般著迷著開著白色花瓣的水生植物。
在客家人的眼中,伯公是家人,若為了風車而毀去伯公廟,相當於是挖他們的家,把他們的生活硬是扯了個大黑洞,因為不願意,所以抗爭,害怕風車劫走了信仰之地。姜義溎老師說:「越是越多地了解家鄉,就會越珍惜家鄉的需要」保護心愛土地的想法就可以穿越時間限制,文化不斷傳承,就像是為了保護一棵大樹般,盼它永遠長青。
──運用所有的一切,你的雙眼能看見的、你的觸覺能接觸的,你所有的感受、所有的一切,去感受一棵植物的存在。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課題。我選擇了開花植物,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會被開花植物鮮豔的顏色所吸引,比起一片青綠的綠葉,我的眼睛首先捕捉到的就是最鮮豔的色彩,我像個昆蟲般著迷著開著白色花瓣的水生植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上集:樹精靈與羅剎(一) 老師請我握著對方的手,放在他的心臟,告訴他:我來幫助你。 接著,深呼吸,慢慢往前走,感覺老師在前面拿著燈照著我,慢慢穿越一道光,這裏無論聽到什麼跟感受到什麼都要說出來。 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感覺自己經過一個草原,穿越一道湖泊,在這邊有很多的生物,前方有一棵大樹。
Thumbnail
🍀🍀🍀fumi老師:❤️❤️❤️ 「一場讓睿智之光照亮心靈深處的對話」 🥰🥰🥰在今日寧靜的清晨,當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房間的每個角落時,我收到學生這一篇回饋文章,「與高我對話」的旅程,這是一段與自己內在對話的時光紀錄,一段讓智慧與智慧共舞的時刻。 💞💞💞來自夢中這一份「對開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在課堂上帶來玉蘭花的故事,透過花朵的綻放,帶出了對生命力與智慧的思考。文章充滿了正能量與感動,讓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活力與美好。
Thumbnail
🍀🍀🍀fumi老師:❤️❤️❤️ 🥰🥰🥰記得在一開始Fumi老師學習靈氣的時候,遇到老師說:「相信很重要,相信自己很重要。」這是非常認同的一句話,但,問題是😅😅😅離開了教室,開始做客戶的時候,考驗的不只是自己的相信,而是他人對自己的相信啊⋯⋯ 😅😅😅後來透過同學的轉述,有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余案:我三番四次提到「人」價值與「自然」價值的對立,聽者往往不知我何以有此怪誕之「言」。下面余傑這篇文字,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稍稍做些解釋。東土傳統擅「詩」。作詩擅長能近取譬。像這句「落葉歸根」就是一個好例子。在華人眼中「落葉」不「歸根」難道還能飛上天?因此歸根天經地義。確實屬「自然」的。於是就聯想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上集:樹精靈與羅剎(一) 老師請我握著對方的手,放在他的心臟,告訴他:我來幫助你。 接著,深呼吸,慢慢往前走,感覺老師在前面拿著燈照著我,慢慢穿越一道光,這裏無論聽到什麼跟感受到什麼都要說出來。 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感覺自己經過一個草原,穿越一道湖泊,在這邊有很多的生物,前方有一棵大樹。
Thumbnail
🍀🍀🍀fumi老師:❤️❤️❤️ 「一場讓睿智之光照亮心靈深處的對話」 🥰🥰🥰在今日寧靜的清晨,當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房間的每個角落時,我收到學生這一篇回饋文章,「與高我對話」的旅程,這是一段與自己內在對話的時光紀錄,一段讓智慧與智慧共舞的時刻。 💞💞💞來自夢中這一份「對開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在課堂上帶來玉蘭花的故事,透過花朵的綻放,帶出了對生命力與智慧的思考。文章充滿了正能量與感動,讓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活力與美好。
Thumbnail
🍀🍀🍀fumi老師:❤️❤️❤️ 🥰🥰🥰記得在一開始Fumi老師學習靈氣的時候,遇到老師說:「相信很重要,相信自己很重要。」這是非常認同的一句話,但,問題是😅😅😅離開了教室,開始做客戶的時候,考驗的不只是自己的相信,而是他人對自己的相信啊⋯⋯ 😅😅😅後來透過同學的轉述,有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Thumbnail
【余案:我三番四次提到「人」價值與「自然」價值的對立,聽者往往不知我何以有此怪誕之「言」。下面余傑這篇文字,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稍稍做些解釋。東土傳統擅「詩」。作詩擅長能近取譬。像這句「落葉歸根」就是一個好例子。在華人眼中「落葉」不「歸根」難道還能飛上天?因此歸根天經地義。確實屬「自然」的。於是就聯想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FB跳出來作家蔣勳的這一篇文章: 人世間的愛也是如此嗎?可以更珍惜自己氣味存在的意義嗎?今天在森林裡遇到紅蕾莢蒾,一陣冷香,清新幽靜,使我想起古人說的那用生命淬鍊的鋒刃上的一道寒光。冬末到早春,森林裡的花總是先讓嗅覺逼醒了你,你四顧尋找,才發現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