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真的。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洲子2號公園,內湖

洲子2號公園,內湖


「每一個人所曾經有過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真的。」
------菲力浦.狄克

洲子2號公園,內湖

洲子2號公園,內湖


「我看到了,謝謝。」他臉色微變,額上微微滲出汗,恭敬頷首。

我有些莫名所以,也有些虛榮自喜,遂點頭回禮。……

1989年,秋天晚上,台北師大附中旁巷子裡的一間茶館。

引介我進入出版圈的朋友,笑著說:來,認識一位奇人。

奇人生來不全,卻換得一種,可以觀氣知命的天賦。據說,只要讓他閉目凝神,用傳說中的第三眼松果體觀察你,便可看出你的原形氣脈,前世恩怨,乃至未來的吉凶休咎。


「那麼,我就開始了。」奇人年紀不大,與我相彷,大約初出江湖吧,還透著生澀與禮貌。

他閉上雙眼時,我忽然心生玩興。我輕攏雙眼,將自己想像為某件裝置。

過了一會兒,他睜開雙眼,說:我看到了,謝謝。

旁邊的人莫名所以,我也不知他究竟看到什麼,但總得裝個樣子,大家繼續喝茶聊天啊那個誰和誰最近如何如何…。


數年後,朋友搬入木柵的新居,開了個小part,在角落裡,我遇見了彼日之後未再相見的奇人。

「噯,所以那天你到底看見什麼?」我手上拎著酒杯,仗著三分酒意問他。

「不是你讓我看見的嗎?」奇人有些驚訝。

「我不是很確定。」我老實說。

「我看見…」他有些猶豫,似乎不好啟齒:「我看見我自己。正在一臉猥縮的偷窺別人,我從沒有這樣看過自己…」他停了一下,彷佛釋然的笑開:「謝謝你,讓我看到了。」

我也好像釋然了。那天,我想像自己,成為一面鏡子。一座古老的,像我阿嬤嫁粧的雕花落地大鏡。

洲子2號公園,內湖

洲子2號公園,內湖


這事要這樣過去也就沒事了,但我老覺得有哪邊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

又過了十多年,我早已離開出版業,因緣流轉進入跨國通路集團,某個冬天下午,在內湖科學園區與某大電信商談合作方案。

雙方法務一條一條核實合作契約的條款文字,作為專案經理,我只要在雙方法務見解不一致時,與對方的專案經理溝通,設法喬好雙方最大利益,讓合約得以簽訂即可。

落地窗外透著冬日陽光,我忽然莫名想起多年前的這件事。毛骨悚然。


如果我觀想的是一面鏡子,他為什麼可以看到自己?

我是說,當我們心中浮現某個念頭時,它應該首先是像法務逐條核對的文字與概念不是嗎?

就算我觀想的是畫面,而他也看到這個畫面了,應該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只能看到某座鏡子出現在銀幕裡,不可能電影裡的鏡子裡,浮現正在看電影的觀眾臉孔。鏡子能反射,是要有光打在物質實體的鏡面上。除非…


除非當我觀想鏡子這個概念時,我的念頭在某個場域瞬間凝結為實體的鏡子,而奇人的第三眼還真的看到那面鏡子,而鏡子居然也折射出奇人當日的面貌。

靠,還得要有光。那個心念結成的場域,還得自備光源。


我耳邊聽著法務逐條唸著契約文字,眼中所見,是冬日的陽光灑入這座豪華的會議室。空調很舒服,我卻一身冷汗。我無法確定眼前的一切是否為真?還是,我和我存在的這個世界,只是某人一剎那間的,某個念頭?某個一閃即逝的畫面?

我知道,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修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每一個人所曾經有過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真的。」----菲力浦.狄克 「我看到了,謝謝。」他臉色微變,額上微微滲出汗,恭敬頷首。 我有些莫名所以,也有些虛榮自喜,遂點頭回禮。…… 1989年,秋天晚上,台北師大附中旁巷子裡的一間茶館。 引介我進入出版圈的朋友,笑著說:來,認識一位奇人。
Thumbnail
「每一個人所曾經有過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真的。」----菲力浦.狄克 「我看到了,謝謝。」他臉色微變,額上微微滲出汗,恭敬頷首。 我有些莫名所以,也有些虛榮自喜,遂點頭回禮。…… 1989年,秋天晚上,台北師大附中旁巷子裡的一間茶館。 引介我進入出版圈的朋友,笑著說:來,認識一位奇人。
Thumbnail
某天我無意間看見了一位朋友的照片,他的雙手拿著某個活動的紙板,這紙板上紅底白字寫著「我不奇怪,你才奇怪」,但是,到底誰奇怪了呢?
Thumbnail
某天我無意間看見了一位朋友的照片,他的雙手拿著某個活動的紙板,這紙板上紅底白字寫著「我不奇怪,你才奇怪」,但是,到底誰奇怪了呢?
Thumbnail
也許,像我這樣的人,在AI全面掌控人類的時候,在你分不清究竟誰是真人、誰是機器人的時候,我吃過的這些無與倫比的痛苦,會變成能夠拯救全人類的清醒存在也說不定? 當然,我只不過是幻想罷了。
Thumbnail
也許,像我這樣的人,在AI全面掌控人類的時候,在你分不清究竟誰是真人、誰是機器人的時候,我吃過的這些無與倫比的痛苦,會變成能夠拯救全人類的清醒存在也說不定? 當然,我只不過是幻想罷了。
Thumbnail
《境;鏡;靜;徑;竟》 「似懂非懂」 「Have only a hazy notion」 「わかったような、わからないよう」 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 以肉身所身處的境,看到心中的那面鏡,當身心沉靜,自然而然生出了一條徑,而這就是究竟。
Thumbnail
《境;鏡;靜;徑;竟》 「似懂非懂」 「Have only a hazy notion」 「わかったような、わからないよう」 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 以肉身所身處的境,看到心中的那面鏡,當身心沉靜,自然而然生出了一條徑,而這就是究竟。
Thumbnail
我知道你很急著想解決自己的問題、想幫助身邊受苦的朋友,甚至想要活出一個不一樣的存在,證明自己的價值,想在這世界上留下一些足跡。 我要說的,也許你很難相信,或許你也會覺得我「怪怪的」。我姑且說,你不妨聽聽。不用認同或否定,或許就放在頭腦的一個資料夾中,甚至忘記也無妨。
Thumbnail
我知道你很急著想解決自己的問題、想幫助身邊受苦的朋友,甚至想要活出一個不一樣的存在,證明自己的價值,想在這世界上留下一些足跡。 我要說的,也許你很難相信,或許你也會覺得我「怪怪的」。我姑且說,你不妨聽聽。不用認同或否定,或許就放在頭腦的一個資料夾中,甚至忘記也無妨。
Thumbnail
社交恐懼的他,偶爾獲得一種改變人格的神奇力量,到底主角會如何運用這股力量,力量的代價又會是什麼?歡迎收看《怪談引說》人格隱眼(四)
Thumbnail
社交恐懼的他,偶爾獲得一種改變人格的神奇力量,到底主角會如何運用這股力量,力量的代價又會是什麼?歡迎收看《怪談引說》人格隱眼(四)
Thumbnail
「唔?」我莫名的站在著名的韓國街。 左顧右盼了一會兒,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會莫名的杵在街頭了…因為 我看見了我自己!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會遇見自己呢?不明白… 眼看著「我」就要走近我了…… 1秒、2秒、3秒……  「我」停下腳步, 若有所思的看著我… 隔著兩步半的距離, 我們錯愕的看著
Thumbnail
「唔?」我莫名的站在著名的韓國街。 左顧右盼了一會兒,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會莫名的杵在街頭了…因為 我看見了我自己!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會遇見自己呢?不明白… 眼看著「我」就要走近我了…… 1秒、2秒、3秒……  「我」停下腳步, 若有所思的看著我… 隔著兩步半的距離, 我們錯愕的看著
Thumbnail
一個午後LINE傳來莫名的加友訊息,她說曾在某本刊物上看到我的專欄文,覺得很有共鳴,就記住了我,沒想到兩年後偶然在群組活動看到熟悉的名字,雖不確定但還是貿然加了朋友。我其實早忘了她指的是哪篇文章?直到她煞有其事地翻拍給我看,當時的回憶瞬間湧起.....於是,把當初的稿件又重新整理刊出~繼續尋找有緣人
Thumbnail
一個午後LINE傳來莫名的加友訊息,她說曾在某本刊物上看到我的專欄文,覺得很有共鳴,就記住了我,沒想到兩年後偶然在群組活動看到熟悉的名字,雖不確定但還是貿然加了朋友。我其實早忘了她指的是哪篇文章?直到她煞有其事地翻拍給我看,當時的回憶瞬間湧起.....於是,把當初的稿件又重新整理刊出~繼續尋找有緣人
Thumbnail
一直覺得,長大的我應該能完美的長成現代專門的「網路正義鍵盤俠」。 但是中間開始看見自己,看見別人中的自己,看見自己中的自己,所以轉彎了。
Thumbnail
一直覺得,長大的我應該能完美的長成現代專門的「網路正義鍵盤俠」。 但是中間開始看見自己,看見別人中的自己,看見自己中的自己,所以轉彎了。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人體會顯現不同的光色是看一篇克里安相機的報導,當時覺得很神奇。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後來看報紙副刊一篇文章,作者提到和一位A朋友晚上時在涼亭等另一位B朋友。A說B快到了,作者望向來路卻沒看到,A說我看到B的光,所以可以看比較遠。這篇文章讓我一驚,原來不用工具,有人用眼睛就可看。 有次上課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人體會顯現不同的光色是看一篇克里安相機的報導,當時覺得很神奇。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後來看報紙副刊一篇文章,作者提到和一位A朋友晚上時在涼亭等另一位B朋友。A說B快到了,作者望向來路卻沒看到,A說我看到B的光,所以可以看比較遠。這篇文章讓我一驚,原來不用工具,有人用眼睛就可看。 有次上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