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中科展〈感言〉與其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陳于揚:2023年8月8日星期二下午6:41(分享對象:只限本人)


《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中的〈感言〉

《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中的〈感言〉


最近這陣子在整理、書寫一些東西,剛好裡頭提到的一部分是關於科展(科學展覽)的事情,然後就重新看到當年從國中畢業時,同屆同學們的科展傳承影片:《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影片網址放在留言區)。看完後特別有感觸的還是〈感言〉的這一段。

老實說,會特別注意這一段,因為這段文字在當時畢業典禮是由我負責在現場以口述的方式敘說(雖然文稿並不是我寫的)。雖然帶有私心的成分,在回顧過去時。不過再一次仔細地看了〈感言〉的文字,還是不免在腦中倏躍許多人像與事件。那些東西,有點像是歌曲〈念舊〉中敘說的(Crispy脆樂團,2020[2012]),我好似、真的又再度回到過去,舊時光,以及回憶。

 

一些安慰/一些被遺忘的細節/

差一點就被時間抹滅/

一些安慰/一段模糊的歲月/

永遠回不去的那天

 

不過,在畢業典禮的現場,總是告別。傳承也是如此,擁有的時光是哪些,在離開時又是如何?每一絲意念,關於科展的經驗和體會,穿梭在科展的路途中。當時凌冽的冬天時日、有些悶熱的圖書館二樓、還有窩在一起,找尋討論的地點等,似乎和歌曲〈我想你要走了〉雷同(張懸,2012),像是一瞬間才明白,卻又在踏出腳步的一刻猶疑。

 

也許在夢的出口/

平安擁抱了感動/

一瞬間才明白/

一瞬間才明白

 

但無論如何,終究是持續前行的。我們,到了現在,應該真的都算是到了「外面」的世界。但那一份或隱或現的,對於科學探索的衝勁,以及算得上是我們共同享有的記憶,在「外面的世界」長成什麼樣子?還存在於漫漫人間嗎?對於這些做科展的同學們,離開母校(宏仁國中)往外走去,發展再如何,應該都會感受到〈外面的世界〉一曲中的核心歌詞,精彩、無奈,算是必經的一些體歷(齊秦,1987)。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於是,過了這些年,也大約五、六年了。我們又回到自身。不曉得同一屆這些做科展的人們,可否還記得曾經想過的、做過的,還有夢過的?

科展傳承影片〈感言〉中的文字給出很多青春年少的預想,我相信當中也一定有些人們正朝著文字中的敘述方向走去。當然,畢典時,科展傳承影片中的文字不能代言所有人。但,會不會有些經歷過外頭風雨的人們,會像是歌曲〈家〉的歌詞般,撫慰、嘆息,好像進入「成人/大人」的世界(陳綺貞,2014),感受這些成長。只是在有些時候,會突然感慨,時間都去哪了?

 

白天偽裝/晚上卸下/

疲倦的心要藏在哪/

 

輕輕放開你的手/漫漫長路繼續走/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時間都還在,不過變成記憶?寄託在不同的物件上頭?國中母校的校園,說變也變了不少,但也有許多沒改變的地方。只是,哪怕一丁點更動,在自己介意的特定物件,還是會覺得,物不是,人也非了。「公園就要拆去,別拆去記憶」,我們都曉得,當公園被拆去,記憶終不可免地會被摧毀。這句來自華語歌曲〈把耳朵叫醒〉中的一句歌詞,似乎預示記憶的不穩定,還有無力維護(金海心,1999)。

 

那被你遺忘的旋律卻是我宿命的追尋/

公園就要拆去別拆去記憶

 

十五歲,應該是應屆國中學生畢業的年齡。或許有例外,但依舊是青少年,有年少的幹勁。這些「青春」記憶,大家都擺放在哪兒呢?

想起〈繼續:給15歲的自己〉這一首歌曲,好像有給出一些答案,「我們做過的事情/都會留在人心裡/會被回憶而珍惜」(劉若英,2010)。然而被回憶困住終究不算是個解方,更多的,或許是「繼續」創造,往前走去,也如同這首歌曲所著重的幾句歌詞。

 

我們繼續走下去/繼續往前進/

看這條路肯讓我們走到哪裡

 

另外,關於十五歲,總是困惑。美國鄉村樂的其中一首歌曲〈Fifteen (Taylor's Version)〉,訴說「成為一個人」,在這樣的青春年少中,佈滿疑惑,還有滿地的語句(Taylor Swift, 2021[2008])。它也不是脫胎換骨,而是讓年少的純真被敘述,像是當年我們經歷的科展。可能不會瞬間昇華,但的確,回顧、期盼,自己是誰呢?很多人跟我們說了很多話,不管是當年、走過中學階段成長的這幾年、現今,甚至是未來。而十五歲的我們選擇了什麼,現在長成了什麼樣子,又預計在將來的年歲中會變得如何?

 

'Cause when you're fifteen,

Somebody tells you they love you

You're gonna believe them

And when you're fifteen

 

Don't forget to look before you fall

 

I've found time can heal most anything

And you just might find who you're supposed to be

I didn't know who I was supposed to be

At fifteen

 

「自己」也許如同生命,也是人生。這好像也是在當年畢典時,科展傳承影片中,傳遞的某個訊息。其實我們也都在平凡中學習、成長,從當年做科展的我們,還有現在的我們,似乎都是如此吧。歌曲〈平日快樂〉就很好地敘說這種心境(孫燕姿,2017)。

 

生命自有它的準則/

抓不住預測的可能/

趁一切都在原地各自美好/

致敬這人生

 

於是,回看這個在畢業典禮播放的科展傳承影片,就像是放縱自己在曾經的回憶裡奔馳,停留在記憶網織的空間之中,盡情瘋狂。我們,或許,都在做科展的過程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突發的事件闖入原先的計畫和預期中。儘管背景差距頗大,但這些做科展的經驗,總想起/連結到傍午和深夜,就像是學生版本的〈帶我去找夜生活〉,激情、流淚與偏執(告五人,2019),還有我們這些人們都(曾經)很記掛的稱謂、聲譽。

 

記住激情的滋味/

記住流淚的畫面/

如果清醒是種罪/

就拿偏執的一切/

放棄無聊的稱謂

 

所以,當年畢業典禮播放的科展傳承影片,是我們與科展的紀錄,由一個影片承載了。它著實有點沉重,對照當年的人們以及他們現在的樣貌,一個影片幾乎承載數十個說不完道不盡的成長經驗。每一個人,後來的發展,以及互動,也走過了許多日曬雨淋。但是,可能就是因為我們能夠不畏懼,在十五歲的青春年華。這些組成「在國中時做科展的『我們』」。同樣,對應歌曲〈我們的時代〉,也許真的沒什麼失去,而是留下僅存的資源(白安,2018),然後往夢裡追。

 

我們擁有的不多/所以不存在害怕失去的理由/

大雨越滂沱/我們的心越剔透/

our dreams will never die

 

我們的夢(想)終究不會死亡。很老套的結尾,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樂氛圍。但還真的有些時刻,會刻意拉開距離,看著過往這些人們做了什麼,而當時,又是如何的光景?這篇文字可能太過煽情,不過難得認真、仔細回想,不由得感慨人已皆非。

沉浸在記憶中是痛苦的。這一篇文源自於整理自己的經歷時,岔出來的分支。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到會寫了幾千字,但總之,就在幾首歌詞的串接之間,破碎而不知該如何談論的事情總算有個雛形。《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以及其中的〈感言〉這一部分,是想要寫這一篇文的主要動機。其實我不太敢把〈感言〉裡頭的文字回過來審視自己,同樣地,就算我知道當時同屆參與科展的同學們大多數人後來的去向,也不敢/無意以此詰問他們。但是,這一篇〈感言〉就存在於這兒。我想,自己最多的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當時在畢業典禮,到底用麥克風,以音響的聲量放大出去時,究竟說了什麼東西?

「有時候越是想脫離某段回憶,就愈會被那段回憶束縛。」在去年底我寫下的這句話,也許能夠當作是個結尾吧。儘管當時這句話並非針對國中的科展而寫,但它,似乎就是挺適合作為這一篇有些意外而生的文章,的收尾。


Ambotter,

August 08, 2023


[Reference]

Crispy脆樂團(2020[2012])。〈念舊(十週年版)[念舊]〉。《時間的手悄悄地翻[這不是脆弱,]》。(詞:盧羿安Skippy/曲:盧羿安Skippy[詞:Crispy/曲:Crisp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Yuarhnr0c

Taylor Swift (2021[2008]). 'Fifteen (Taylor's Version).' "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Lyrics: Taylor Swift/ Song: Taylor Swif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Col1C3ouc

白安(Ann)(2018)。〈我們的時代〉。《1990s》。(詞:白安/曲:Kenny Hsiao、白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VmXKUpMwA

告五人(2019)。〈帶我去找夜生活〉。《帶我去找夜生活》。(詞:潘雲安/曲:潘雲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Fq1HC_5hg

金海心(1999)。〈把耳朵叫醒〉。《把耳朵叫醒》。(詞:厲曼婷/曲:黃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uQCr-v37A

陳綺貞(2014)。〈家〉。《時間的歌》。(詞:陳綺貞/曲:陳綺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u-4BcZfE0

孫燕姿(2017)。〈平日快樂〉。《No. 13 作品:跳舞的梵谷》。(作詞:HUSH/曲:郭文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yAXC2Fj9A

張懸(2012)。〈我想你要走了〉。《神的遊戲》。(詞:焦安溥/曲:焦安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ns0tO46FY

齊秦(1987)。〈外面的世界〉。《冬雨》。(詞:齊秦/曲:齊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8VTUVOkp0

劉若英(Rene)(2010)。〈繼續:給15歲的自己〉。《在一起》。(詞:施人誠、Angela Aki/曲:Angela Aki)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HOJ_g7zYk

[留言區]
《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的工作人員與貢獻者

《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的工作人員與貢獻者

  • 宏仁國中youtube(June 12, 2018)《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https://youtu.be/kzg7gHJWSy0
  • 但還是不得不說,我真的太、太容易記住很多無關緊要的細節、事件、動作跟一言一行了。
  • 寫這篇文的時候,除了進入歌詞意境的時刻外,其他在書寫科展的回憶時,總不免想起/記起,當時的天氣、誰與誰身著的服裝,帶著什麼食物在打報告的時候吃,之類的。有時候還真的希望這些東西,積累在腦中的,想辦法移除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于揚的沙龍
3會員
11內容數
性別教育
陳于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大都市的愛情法》是架構明確的作品,八集、四個篇章,分別講述了友情(閨密)與女性;深櫃、家庭;真愛、同居、平淡期、HIV;以及約三十歲,名利雙收下,思念真愛、約炮、反思「愛」。 「還是不懂什麼是愛情」大概是結語,即使在最後一集時劇情讓圭浩成為答案,卻仍然沒有明說,這個命題終究還是個尚待回答的疑惑。
Thumbnail
2025/04/26
《大都市的愛情法》是架構明確的作品,八集、四個篇章,分別講述了友情(閨密)與女性;深櫃、家庭;真愛、同居、平淡期、HIV;以及約三十歲,名利雙收下,思念真愛、約炮、反思「愛」。 「還是不懂什麼是愛情」大概是結語,即使在最後一集時劇情讓圭浩成為答案,卻仍然沒有明說,這個命題終究還是個尚待回答的疑惑。
Thumbnail
2025/04/26
玩到夜半,甚至接近天明,歡聲笑語、酒和荷爾蒙,是生活調劑又或是彼此的瘋狂?
Thumbnail
2025/04/26
玩到夜半,甚至接近天明,歡聲笑語、酒和荷爾蒙,是生活調劑又或是彼此的瘋狂?
Thumbnail
2025/04/26
《大都市的愛情法》,幾乎是這群人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體悟或經驗的過程。就算韓國與臺灣的社會脈絡頗具歧異,但這部作品套到臺灣幾乎也適用。劈腿、一夜情、糜爛、愛得死去活來卻也因此遍體鱗傷、閨蜜與朋友們、醉酒,茫然地身軀和斷片的記憶,這些都如此真實。
Thumbnail
2025/04/26
《大都市的愛情法》,幾乎是這群人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體悟或經驗的過程。就算韓國與臺灣的社會脈絡頗具歧異,但這部作品套到臺灣幾乎也適用。劈腿、一夜情、糜爛、愛得死去活來卻也因此遍體鱗傷、閨蜜與朋友們、醉酒,茫然地身軀和斷片的記憶,這些都如此真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年,時間疾速地從我眼前一晃而過 待我驚覺時,已經是光輝的10月了 10月28日早上10點 至台藝大與視傳系學生交流「關於設計」的心得 看到台下許多青澀稚嫩的臉龐認真地聆聽著我的分享 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 多年前,我們不也青澀稚嫩嗎?而且還多了一份土味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場沒有NG的
Thumbnail
今年,時間疾速地從我眼前一晃而過 待我驚覺時,已經是光輝的10月了 10月28日早上10點 至台藝大與視傳系學生交流「關於設計」的心得 看到台下許多青澀稚嫩的臉龐認真地聆聽著我的分享 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 多年前,我們不也青澀稚嫩嗎?而且還多了一份土味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場沒有NG的
Thumbnail
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青春】這首歌到現在聽了不下50次了吧。 「也許我願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但是我不願意。」 電影看完到現在4天,不知道為什麼最常想起的是,鄭薇知道陳孝正要去美國公費留學一事後到洗衣間質問他時,兩人斯吼的這兩句對白。根據片名或內容應該要遙想的是與更青春年少有關之
Thumbnail
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青春】這首歌到現在聽了不下50次了吧。 「也許我願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但是我不願意。」 電影看完到現在4天,不知道為什麼最常想起的是,鄭薇知道陳孝正要去美國公費留學一事後到洗衣間質問他時,兩人斯吼的這兩句對白。根據片名或內容應該要遙想的是與更青春年少有關之
Thumbnail
23 畢業旅行 文/大緣 因為有你們,所以這趟旅程很美好。 炫心星的畢業典禮通常是7月的第一週,在結束後大部分畢業生們還會在學團繼續待兩週,當時會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在畢業後,其實大部是帶著一些感傷,或是祝福,過往有著許多的經驗中,若是孩子還有一些話、有一些事想完成的,還有一些時間。 儀婷老
Thumbnail
23 畢業旅行 文/大緣 因為有你們,所以這趟旅程很美好。 炫心星的畢業典禮通常是7月的第一週,在結束後大部分畢業生們還會在學團繼續待兩週,當時會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在畢業後,其實大部是帶著一些感傷,或是祝福,過往有著許多的經驗中,若是孩子還有一些話、有一些事想完成的,還有一些時間。 儀婷老
Thumbnail
最近這陣子在整理、書寫一些東西,剛好裡頭提到的一部分是關於科展(科學展覽)的事情。然後就重新看到當年從國中畢業時,同屆同學們的科展傳承影片:《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看完後特別有感觸的還是〈感言〉的這一段。
Thumbnail
最近這陣子在整理、書寫一些東西,剛好裡頭提到的一部分是關於科展(科學展覽)的事情。然後就重新看到當年從國中畢業時,同屆同學們的科展傳承影片:《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看完後特別有感觸的還是〈感言〉的這一段。
Thumbnail
想起那年的那幾天真的每天都傷感,總覺得自己不斷加速離開我愛的生活,可是時間總是這樣,無論你愛或者不愛,它都不停止流逝,更何況你愛那裡的人、那裡的街還有你的落地窗和霧外面的雨,如果說,必須給青春一個形象的話,那裡的一切都足以代表我的年少。
Thumbnail
想起那年的那幾天真的每天都傷感,總覺得自己不斷加速離開我愛的生活,可是時間總是這樣,無論你愛或者不愛,它都不停止流逝,更何況你愛那裡的人、那裡的街還有你的落地窗和霧外面的雨,如果說,必須給青春一個形象的話,那裡的一切都足以代表我的年少。
Thumbnail
【方格子徵文】在大半都是「要是當初沒......」之類遺憾與感慨的人生裡,也曾差點在時限前選擇離開學校,最後轉念留了下來,並盡力完成論文後順利畢業。在這路途終點得到的,是象徵美好結局的「還好當時.......」。
Thumbnail
【方格子徵文】在大半都是「要是當初沒......」之類遺憾與感慨的人生裡,也曾差點在時限前選擇離開學校,最後轉念留了下來,並盡力完成論文後順利畢業。在這路途終點得到的,是象徵美好結局的「還好當時.......」。
Thumbnail
10/28(四) 回去看日記,覺得到清大很開心
Thumbnail
10/28(四) 回去看日記,覺得到清大很開心
Thumbnail
「祝各位同學們前程似錦、展翅高飛」說出這話的場景可能是在「佈置溫馨的禮堂裡、打鬧三年的教室裡、踏過無數遍的校門前、罰站被罵的教官室裡」原本是要帶著這些祝福,張開名為希望的翅膀 翱翔屬於自己的天際。 可是,為什麼呢?卻是隔著冷冰冰的螢幕 向著陪伴我們三年的伙伴們、對著守護我們三年的師長們、望著青春裡佔
Thumbnail
「祝各位同學們前程似錦、展翅高飛」說出這話的場景可能是在「佈置溫馨的禮堂裡、打鬧三年的教室裡、踏過無數遍的校門前、罰站被罵的教官室裡」原本是要帶著這些祝福,張開名為希望的翅膀 翱翔屬於自己的天際。 可是,為什麼呢?卻是隔著冷冰冰的螢幕 向著陪伴我們三年的伙伴們、對著守護我們三年的師長們、望著青春裡佔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6/15,對於我而言,那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紀念日。 總以為青春是學生歲月,卻忘記每天都該認真的生活。 凌晨三點,打開熟悉的Lofi音樂當背景,畢業後的一年斷斷續續做了幾份工作 而剛好遇見疫情的春天,使得每一項都只能以檔期當作結尾, 滑著社交媒體上的學弟妹,各個都為了畢業證歡欣鼓舞 不經厭倦世界的發
Thumbnail
6/15,對於我而言,那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紀念日。 總以為青春是學生歲月,卻忘記每天都該認真的生活。 凌晨三點,打開熟悉的Lofi音樂當背景,畢業後的一年斷斷續續做了幾份工作 而剛好遇見疫情的春天,使得每一項都只能以檔期當作結尾, 滑著社交媒體上的學弟妹,各個都為了畢業證歡欣鼓舞 不經厭倦世界的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