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展

含有「科展」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以今年二月中剛結束的臺灣選拔賽為例,本次獲得「災害應變」類金牌獎的是由永芳國小學生設計的「救護車通行系統」。這套通行系統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在紅綠燈上裝設聲音感測器,用於偵測救護車的聲音,以此即時調整紅綠燈的燈號,以此避免救護車被前方因為紅燈而無法移動的車流阻擋,延誤搶救時間。
Thumbnail
時堂-avatar-img
2025/03/07
前圖紙-avatar-img
1
我覺得你說的「回應社會」很棒!之前看過BBC節目,專門報導科學家如何發明「生活應用」,可能是幫盲人導航、幫農家找回被偷的羊等等,當時我就想:怎麼台灣沒有這樣「合作案例」?可惜! 我覺得你這篇很棒!讓人知道台灣還是有人重視這一塊!我不解,為何媒體沒報導這類相關新聞?
前圖紙-avatar-img
1
前圖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7
1
時堂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媒體太過於注重流量,更喜歡追求聳動的話題或跟著名人網紅跑。但相較之下,我也更想看到這類有助於我們思考怎樣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新聞。
1
投票作為一種決策機制,往往給人一種「民主」和「公平」的感覺。你只要投下自己的一票,似乎就可以參與到一個公平的決策過程中。但在顧衡老師的專欄中,他引用了坂井豐貴的觀點,提到: 「在高一級的權威缺席的狀況下,人們其實是無法通過投票來達成共識的。」 「投票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事先已經達成
Thumbnail
許多人在生活中的一大課題是「找工作」。然而,有趣的是,有些人一生中在這方面的經歷卻相對較少。正如我自己,在32歲的年紀,竟然發現自己幾乎沒有真正「找工作」的經驗。 從國中開始,我的學業道路似乎順利得不可思議,而這樣的順利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 最早的轉折
Thumbnail
1. 理解共識達成的前提: - 顧衡老師在專欄中提到的兩句話:「在高一級的權威缺席的狀況下,人們其實是無法通過投票來達成共識的。」以及「投票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事先已經達成某種共識。」強調了共識達成的先決條件。這些觀點來源於坂井豐貴的書《「決め方」の経済学》,此書探討了議事的科學,顯示出達
我最近一次親身體會到「議事」, 是擔任 Regeneron ISEF 2024的數學科大會獎評審。 評獎的過程,英文稱為 Caucus,直接翻譯成中文是黨團會議。 雖然評獎的過程,做任何的「決定」, 都需要獲得在場評審舉手投票後的多數, 但具體要投票的「議題」是什麼,
開始撰文的今天是2023年3月14日,是源自日本的白色情人節,在這天男方要回應女方的心意,會依照自己的心意送出相對應的禮物,對我來說,戀愛仍是充滿美好想像以及令人嚮往的,然而,我總覺得這種特別的感覺將會在我的第一次戀愛之後就不再特別
Thumbnail
在2024年6月15日, 我舉辦了兩場關於Obsidian閱讀的講座。 當初總共收到了90個人的報名, 而最後實際有參加的人也到了55個, 比我預期會真的出現的人數還多。 辦講座對我最大的好處, 就是趁這個機會, 把我的學術閱讀工作流工具化, 標準化,
最近這陣子在整理、書寫一些東西,剛好裡頭提到的一部分是關於科展(科學展覽)的事情。然後就重新看到當年從國中畢業時,同屆同學們的科展傳承影片:《106畢典科展傳承影片》。看完後特別有感觸的還是〈感言〉的這一段。
Thumbnail
鄭康永同學從小就對化學充滿熱情,對各種物質現象和化學反應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從他進入秀岡校區七年級開始,便積極地與同儕組隊參加Maker’s Lab、科展等比賽,充分展現他在化學領域的天賦與才能,也更加堅信這是他未來追求的方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Mr.K:「(中文)你會說中文嗎?」 我:「(中文)!! ⋯⋯會!」 短短兩句應答,成為我在YB的引路燈。
Thumbnail
Ds  Tacr-avatar-img
2023/05/26
1
很棒的分享,靜待續集😎
1
黑米BR-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7
1
Ds Tacr 謝謝愛讀(。・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