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該畫黃線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駛在台灣的馬路,會見到不少的黃線網,有設在大樓或社區出入口的:

raw-image

有設在巷道出入口的:

raw-image

有設在交叉路口的:

raw-image

黃線網的正式名稱是「網狀線」,來源是「道路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73條:

網狀線,用以告示車輛駕駛人禁止在設置本標線之範圍內臨時停車,防止交通阻塞。其劃設規定如左:
一、設有行車管制號誌路口不予劃設。
二、未設有行車管制號誌路口,視需要劃設。
三、接近鐵路平交道應予劃設,但無劃設空間者不在此限。
四、常受交通管制或其他原因需限制不得臨時停車之地點,視需要劃設。

罰則是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第3款:

汽車駕駛人,臨時停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三、在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誌、標線處所臨時停車。

「臨時停車」的定義,依照政府各大網站的內容,即使是因等紅燈而停在黃線網上,也符合臨時停車的定義,因此若有人檢舉,違規即成立。

在台北市,現在只要鋪面重鋪後,上述地點幾乎都會劃設黃線網。依照目前規定,不允許汽機車因前方紅燈停在黃線網上方,所以駕駛人停等紅綠燈時,須小心避開停在黃線網上。

要思考的是:

  • 巷道匯入主要道路的路口,以及社區大樓出入口,「視需要」的定義與標準是什麼?
  • 為什麼主要道路必須讓出空間,讓巷道與社區大樓出來的汽機車優先匯入?哪一條道路上的車,才是有優先行駛權的?

在德國,類似黃線網功能的標線,主要劃設在醫院、消防局等重要設施出入口,讓救護車輛可以儘速匯入車流,是一種特例。

在台灣,黃線網則是一種常態。濫用的結果,主、次要道路的優先行駛權將被模糊化,匯入主要道路的汽機車,會認為與主要道路車流享有同等的優先行駛權,結果就是主要道路上的車流得隨時注意從巷口衝出來的汽機車(俗稱防禦駕駛)。

此外,由於禁止在黃線網上停等紅綠燈的限制,過多的黃線網,主要道路將被切割成一段一段,造成停止線的等候線被拉長,降低路口的紓解效率。

從安全與效率的角度,實務上黃線網的劃設,應該更加嚴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胤宏的沙龍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林胤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9
除了前一篇文章介紹的「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外,在主次要道路等級明顯,或是車流量與車速差異很大的路口,光靠駕駛人的認知無法確保車流安全順暢,這時須透過設置標誌的方式,告知駕駛並規範路口的優先通過順序。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德國非號誌化路口規範先行權的標誌。
Thumbnail
2023/08/19
除了前一篇文章介紹的「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外,在主次要道路等級明顯,或是車流量與車速差異很大的路口,光靠駕駛人的認知無法確保車流安全順暢,這時須透過設置標誌的方式,告知駕駛並規範路口的優先通過順序。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德國非號誌化路口規範先行權的標誌。
Thumbnail
2023/08/06
顧名思義,「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就是當動線有衝突時,來自右方的車應該優先通過。這篇文章來談談一些細節和特殊的情況。
Thumbnail
2023/08/06
顧名思義,「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就是當動線有衝突時,來自右方的車應該優先通過。這篇文章來談談一些細節和特殊的情況。
Thumbnail
2023/07/30
路段中車流交叉誰先過?同時抵達路口誰先過?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道路交通的優先通行規則。
Thumbnail
2023/07/30
路段中車流交叉誰先過?同時抵達路口誰先過?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道路交通的優先通行規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停車位一位難求的都市裡,常常找不到停放車位的地方,而且又為了生活的方便,大部分民眾都會將車子停放在住家門口或附近的巷弄中,或是為了接送小孩上下學而臨時停放在巷弄裡,但停放於紅線區域或是影響通行,甚至有消防問題時,均會涉及法律問題。 另外明明車停在家門口,卻被檢舉違停!車子還能停去哪裡。 以下各
Thumbnail
在停車位一位難求的都市裡,常常找不到停放車位的地方,而且又為了生活的方便,大部分民眾都會將車子停放在住家門口或附近的巷弄中,或是為了接送小孩上下學而臨時停放在巷弄裡,但停放於紅線區域或是影響通行,甚至有消防問題時,均會涉及法律問題。 另外明明車停在家門口,卻被檢舉違停!車子還能停去哪裡。 以下各
Thumbnail
第四種《標線類》 大家看到道路上各種顏色、長短、粗細的線,知道各代表什麼意思嗎?其實這些標線有各自的功能,用路人應該要遵守才能確認行車和荷包平安,常見檢舉分類如下: 禁止跨越類: 雙白線: 正確名稱應該是叫做「禁止變換車道線」,其目的是在用以「禁止行車變換車道」,市區通常是設於路口。如果跨越
Thumbnail
第四種《標線類》 大家看到道路上各種顏色、長短、粗細的線,知道各代表什麼意思嗎?其實這些標線有各自的功能,用路人應該要遵守才能確認行車和荷包平安,常見檢舉分類如下: 禁止跨越類: 雙白線: 正確名稱應該是叫做「禁止變換車道線」,其目的是在用以「禁止行車變換車道」,市區通常是設於路口。如果跨越
Thumbnail
除了前一篇文章介紹的「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外,在主次要道路等級明顯,或是車流量與車速差異很大的路口,光靠駕駛人的認知無法確保車流安全順暢,這時須透過設置標誌的方式,告知駕駛並規範路口的優先通過順序。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德國非號誌化路口規範先行權的標誌。
Thumbnail
除了前一篇文章介紹的「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外,在主次要道路等級明顯,或是車流量與車速差異很大的路口,光靠駕駛人的認知無法確保車流安全順暢,這時須透過設置標誌的方式,告知駕駛並規範路口的優先通過順序。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德國非號誌化路口規範先行權的標誌。
Thumbnail
大叔最近遇到一個事故,大叔停在黃線上,怎知那黃線還不一樣,特別規定假日不能臨停使用
Thumbnail
大叔最近遇到一個事故,大叔停在黃線上,怎知那黃線還不一樣,特別規定假日不能臨停使用
Thumbnail
自從國外旅遊開放之後,愈來愈多人飛往國外旅遊。有些人選擇跟團,有些人喜歡自由行,更有不少人安排自駕旅遊。每個國家的交通及開車規則都不同,因此想要自駕遊的朋友,請務必在出發前,先徹底了解當地的交通規則與要求。
Thumbnail
自從國外旅遊開放之後,愈來愈多人飛往國外旅遊。有些人選擇跟團,有些人喜歡自由行,更有不少人安排自駕旅遊。每個國家的交通及開車規則都不同,因此想要自駕遊的朋友,請務必在出發前,先徹底了解當地的交通規則與要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的車輛號誌與台灣不同之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的車輛號誌與台灣不同之處。
Thumbnail
行駛在台灣的馬路,會見到不少的黃線網,這一篇文章來探討黃線網劃設的規則,以及對車流的影響。
Thumbnail
行駛在台灣的馬路,會見到不少的黃線網,這一篇文章來探討黃線網劃設的規則,以及對車流的影響。
Thumbnail
交通往來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圖示號誌顏色標線明確,大致上就應人潮群聚點。 今分享號誌事宜,騎開車族會在紅綠燈號前暫停,等待綠燈行首部車必然是以對象燈號為準,其正上方號誌是無法目測的,其後方待排車輛就可目視前進號誌判斷,有時後方會按喇叭告知提醒糗事。 各路口號誌位置往後挪至路口,就可一目瞭然明確
Thumbnail
交通往來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圖示號誌顏色標線明確,大致上就應人潮群聚點。 今分享號誌事宜,騎開車族會在紅綠燈號前暫停,等待綠燈行首部車必然是以對象燈號為準,其正上方號誌是無法目測的,其後方待排車輛就可目視前進號誌判斷,有時後方會按喇叭告知提醒糗事。 各路口號誌位置往後挪至路口,就可一目瞭然明確
Thumbnail
如果你是從香港來台灣的遊客,來到路口準備要依紅綠燈號橫過馬路時,應該都會問同一個問題:為甚麼行人紅綠燈顯示綠燈,代表行人可以過馬路,但偏偏車子不停右轉過來,難道那紅綠燈是假的?這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人,即使已經移民過來的香港人,也不時為了安全過馬路而深感煩惱。
Thumbnail
如果你是從香港來台灣的遊客,來到路口準備要依紅綠燈號橫過馬路時,應該都會問同一個問題:為甚麼行人紅綠燈顯示綠燈,代表行人可以過馬路,但偏偏車子不停右轉過來,難道那紅綠燈是假的?這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人,即使已經移民過來的香港人,也不時為了安全過馬路而深感煩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