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微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4

一縷輕煙裊裊,冉冉騰升而上,如此意象,很容易就讓我們聯想起遠離紅塵的道觀,或者,清淨的佛寺。

香與佛教的聯結建立得極早。據傳以香禮佛最早來自富那奇尊者,典故載在《賢愚經》。

富那奇本是佛陀弟子,經百折千回終於修成羅漢果位,為了渡化鄉親,特意返回出生地放缽國。放缽國素以民風刁悍聞名於當世,深諳現實的富那奇捫心自問,不可能憑藉一己之力成就大願,於是與長兄先以栴檀香木布置小堂,備辦一切應有的供養之後,兩兄弟捧著香爐登上高樓,對著佛陀所在的祇洹燃香禮敬,祝禱翌日佛陀及諸聖僧降臨以開化癡愚。祈祝已畢,這縷輕煙果然如富那奇所求,迢迢飄向祇洹,就在佛陀頭上形成一朵罩頂的香雲蓋。

富那奇的至誠與奇香如願請動聖僧與佛陀。諸聖蒞臨放缽國說法,開悟眾生無數。在放缽國燃起的馨香儼然請動佛菩薩的信使。

後世未必熟悉這個典故,對於燃香卻保有高度熱忱。上焉者執著於燃香的品質好壞,下焉者為爭頭香搶得頭破血流,熱情誠然可感,可惜遠不是信仰的本質。

富那奇用以祈請佛陀的,品質奇佳的燃香只是心香的表徵。牽引馨香飄越迢遙的空間,而且瞬間到達佛陀頭頂的,絕不是燃香的物質屬性,而是附麗其上的至誠。是一股虔誠仰望天界,悲憫眾生沈淪的至誠,感得十方三界仙佛的回應。

職是之故,我們不難理解:緊接「香煙微微」的經文,正是「冥心一誠禮真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5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法華經》28品,有釋迦牟尼佛為了宣說教理、以及聲聞弟子們為了回應釋迦牟尼佛而說的「火宅」、「窮子」等譬喻故事,有諸如釋迦牟尼佛放光、寶塔與菩薩眾的從地踴出、二佛並坐等戲劇性的場景、與觀音於現在世救度眾生、普賢誓願於未來守護《法華經》信眾等故事,多種文學手法構成精彩的篇章。
Thumbnail
《法華經》28品,有釋迦牟尼佛為了宣說教理、以及聲聞弟子們為了回應釋迦牟尼佛而說的「火宅」、「窮子」等譬喻故事,有諸如釋迦牟尼佛放光、寶塔與菩薩眾的從地踴出、二佛並坐等戲劇性的場景、與觀音於現在世救度眾生、普賢誓願於未來守護《法華經》信眾等故事,多種文學手法構成精彩的篇章。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氛圍中,供香一直被視為迷信之舉,也有人問於末學,一小炷香,一匙香粉要供養法界,如同畫餅充飢般的不真實,然而這樣的問題,在經教中早有答案,"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一段經文,可為完美詮釋: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氛圍中,供香一直被視為迷信之舉,也有人問於末學,一小炷香,一匙香粉要供養法界,如同畫餅充飢般的不真實,然而這樣的問題,在經教中早有答案,"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一段經文,可為完美詮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剛忙完,正好寫寫近來的感想,十年前剛開始創業時,本來想開間佛教用品店,瑪尼這名字也是當時打算拿來當作店名的,不少人以為這名字取的是英文money的諧音,其實這是藏語中,摩尼寶的意思,不過後來詢問師長之後,三寶乃諸佛法身,不宜販售....
Thumbnail
剛忙完,正好寫寫近來的感想,十年前剛開始創業時,本來想開間佛教用品店,瑪尼這名字也是當時打算拿來當作店名的,不少人以為這名字取的是英文money的諧音,其實這是藏語中,摩尼寶的意思,不過後來詢問師長之後,三寶乃諸佛法身,不宜販售....
Thumbnail
末學家中有幅佛畫,到訪的佛教友人,常常以為這幅畫是藥師佛,不過其實是東方妙喜淨土的不動如來,多年前還請人製作不少小佛卡與人結緣,身為金剛部主的不動如來與香的關係不大,不過其補處大士香象菩薩可說是佛教的香祖師,其願力與香也息息相關!!
Thumbnail
末學家中有幅佛畫,到訪的佛教友人,常常以為這幅畫是藥師佛,不過其實是東方妙喜淨土的不動如來,多年前還請人製作不少小佛卡與人結緣,身為金剛部主的不動如來與香的關係不大,不過其補處大士香象菩薩可說是佛教的香祖師,其願力與香也息息相關!!
Thumbnail
走入廟中,香煙裊裊,來往行人手上,總是清香一炷,在華人的世界中,祭祀由呱呱墜地,及至歸於塵土,香一直是信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說到香,便一定要說到~香中之王的沉香。
Thumbnail
走入廟中,香煙裊裊,來往行人手上,總是清香一炷,在華人的世界中,祭祀由呱呱墜地,及至歸於塵土,香一直是信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說到香,便一定要說到~香中之王的沉香。
Thumbnail
唐宋時期的香法受到佛教文化影響,以蜜煉製成散香供物。 散香是密教修護摩法的一種形式,代表微細之煩惱與精進之義。本文介紹了散香在佛教文化中的意義和作用。
Thumbnail
唐宋時期的香法受到佛教文化影響,以蜜煉製成散香供物。 散香是密教修護摩法的一種形式,代表微細之煩惱與精進之義。本文介紹了散香在佛教文化中的意義和作用。
Thumbnail
諸佛菩薩戒德圓滿,自然散發出無上的戒香。在《佛說戒德香經》中提到「一切此眾香,戒香最無上」,所謂的戒香就是「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貪、瞋、痴。」及「具足眾戒,威儀莊嚴。」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示現圓寂時,以金剛跏趺坐之姿,示現甚深禪定十六天...
Thumbnail
諸佛菩薩戒德圓滿,自然散發出無上的戒香。在《佛說戒德香經》中提到「一切此眾香,戒香最無上」,所謂的戒香就是「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貪、瞋、痴。」及「具足眾戒,威儀莊嚴。」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示現圓寂時,以金剛跏趺坐之姿,示現甚深禪定十六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