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次法鼓山舉辦的聖嚴學術研討會,聆聽了海內外學者自行研究的學術論文發表,佛陀弘法大願得後繼有人,論述佛法徵引歷史`文學`環保`藝術等,使佛法能貼近生活並能跳脫框架,佛學的研究是一種「法」佈施。在研究的路上如深山中的鹿,尋著水草豐美而去,常常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擬定論述主題後因旁徵博引又得出更多研究的計畫,有時會覺得有佛力加持,頓時就妙筆生花,且埋入書叢時間不復存在,只有我與古人`來者,文人雅士聚歡顏,這種快樂只有自知無法言傳。

禮敬佛陀有許多方式,適合不同根器的眾生,有人燒香念佛,有人虔誠供養,有人参與佛事,有人勤於義工。如此就與佛陀度化眾生的方法相應,《華嚴經》就說:「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四攝法門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視眾生根器、喜好的不同,讓他能夠轉迷成悟。四攝法分別為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佈施即結緣,愛語即真誠,利行即助緣,同事即關心。

諸佛弟子行「四攝法」自度度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在各自能力所及的領域,行功了願。而研究佛學往往要閉關研修或獨自進行田野調查,行事一般都是低調而靜默的,以致於一篇研究報告都是忍受孤寂的心血之作。這中間有許多苦修僧或居士,長年的研經學習,但ㄧ直未有成果。但他們甘之如飴,為完善ㄧ篇自己的佳作而努力不懈。佛法由佛陀弟子集成也經由世代佛子增益,這佛教的法脈傳承,就是由研究佛學的僧眾共同成就的。

佛的世界是廣大無邊的,每個人都可以投入而感受到佛的偉大,只是您想怎樣親近佛陀,領受佛恩,是各自的造化。但最重要的是能心開意解圓滿人生。

 

avatar-img
4會員
111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四攝法是佛教中傳教的四種方法: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這些概念不必過於嚴肅,實際上它們可以體現於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付出時間幫助他人,還是以鼓勵的話語相勉,都能落實四攝法的精神。透過平等和善意的態度,四攝法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
觀音山發起「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儀軌跟經論有不同的地方。《大藏經》是修行的寶典,佛陀開示的法教包含佛教的基本教義及離苦得樂的修行方法等,佛陀開示佛法四十九年的紀錄精華。金剛乘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修學,再加上藏密祖師 蓮花生大士入藏弘法發展出,獨特共同與不共的修行模式。透過傳承上師的灌頂
一般凡夫所讚嘆佛陀的優點,包括各種好的外在威儀,都不過是「小緣威儀戒行」而已,這裡就直接引出佛陀認為佛法僧三寶有更為值得讚嘆的功德,而不是只是外在持戒、行儀莊嚴肅穆令人歡喜而已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經中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若要結上好人緣,首要從菩薩四攝六度中,「布施度」修起。觀音山敬邀全球善信、法友,共同成為2024年法會壇場功德主,您的一份發心,灌注至佛法功德大海,令功德永續綿延。發心共同護持法界盛會,眾願成就真實的冥陽兩利,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為令眾生實修自利利他,累積福報,觀音山 舉辦「《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授八關齋戒。希望大家一起來親自參與全球直播連線,加入千人誦經的行列,了解為什麼數千年來皆對本經如此的推崇,將本經奉為「經中之王」,親自接受本經殊勝的加持,必能業消福生。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火供法是佛教的大法,尤其是藏传佛教特别重视火供,在西藏、印度等地,连老百姓几乎都耳熟能详的息灾、免难、除障、增福的著名大法。这部佛法,又名「胜义火坛护摩法」,但是往往上百年,难有一场真正的「胜义火供护摩法」,而人们参加的恰恰都是常规火供法。「胜义火供护摩法」与常规火供所产生的加持力是天地差别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這個世界帶來的佛法和法音,匡正了佛教界末法時期的亂象,給社會大眾對佛教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佛教是大悲為本、利益一切眾生的,真正修行學佛會讓人們家庭美滿幸福,事業成功順利,會帶來世界和平,人類安詳。也有人講述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學習南無羌佛的佛法後,帶給他們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好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四攝法是佛教中傳教的四種方法: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這些概念不必過於嚴肅,實際上它們可以體現於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付出時間幫助他人,還是以鼓勵的話語相勉,都能落實四攝法的精神。透過平等和善意的態度,四攝法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
觀音山發起「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儀軌跟經論有不同的地方。《大藏經》是修行的寶典,佛陀開示的法教包含佛教的基本教義及離苦得樂的修行方法等,佛陀開示佛法四十九年的紀錄精華。金剛乘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修學,再加上藏密祖師 蓮花生大士入藏弘法發展出,獨特共同與不共的修行模式。透過傳承上師的灌頂
一般凡夫所讚嘆佛陀的優點,包括各種好的外在威儀,都不過是「小緣威儀戒行」而已,這裡就直接引出佛陀認為佛法僧三寶有更為值得讚嘆的功德,而不是只是外在持戒、行儀莊嚴肅穆令人歡喜而已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經中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若要結上好人緣,首要從菩薩四攝六度中,「布施度」修起。觀音山敬邀全球善信、法友,共同成為2024年法會壇場功德主,您的一份發心,灌注至佛法功德大海,令功德永續綿延。發心共同護持法界盛會,眾願成就真實的冥陽兩利,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為令眾生實修自利利他,累積福報,觀音山 舉辦「《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法會當日,同時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傳授八關齋戒。希望大家一起來親自參與全球直播連線,加入千人誦經的行列,了解為什麼數千年來皆對本經如此的推崇,將本經奉為「經中之王」,親自接受本經殊勝的加持,必能業消福生。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火供法是佛教的大法,尤其是藏传佛教特别重视火供,在西藏、印度等地,连老百姓几乎都耳熟能详的息灾、免难、除障、增福的著名大法。这部佛法,又名「胜义火坛护摩法」,但是往往上百年,难有一场真正的「胜义火供护摩法」,而人们参加的恰恰都是常规火供法。「胜义火供护摩法」与常规火供所产生的加持力是天地差别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這個世界帶來的佛法和法音,匡正了佛教界末法時期的亂象,給社會大眾對佛教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佛教是大悲為本、利益一切眾生的,真正修行學佛會讓人們家庭美滿幸福,事業成功順利,會帶來世界和平,人類安詳。也有人講述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學習南無羌佛的佛法後,帶給他們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