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現代世界的起源:<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2014年的演說中說:「演化論、大霹靂理論都是真實的,而上帝並不是拿著魔杖的魔法師。」方濟各雖是少見的開明教宗,不過教宗的宣示可以視為教廷的最新表態,意味了天主教對於物質性世界的最新妥協。因為在一個「現代性」的世界裡,天主教也必須調整自己。如果時間回到數百年前當西方世界還在獵捕、燒殺異端的時代,這是完全無法想像的。而西方世界是如何從神學統治的年代走進現代性世界?現代性的發韌無疑是文藝復興,而歐洲人如何開啟他們的文藝復興?歐洲文明有兩個重要傳統,一個是代表心性世界的基督教文化,另一個是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文明的理性主義。在漫長的中古世紀當基督教神學主宰西方世界之時,古希臘文明裡的理性主義、物質主義被束縛在宗教籬圍之內,形成某種禁忌,不過某些人仍斷續朝向上古去索求這些理性主義的思想起源,不過人們如何在神學羅網裡找到遙遠過去的人文力量?這一切很可能起源於一部上古詩歌—<物性論>—的重新出土面世。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的<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正是描寫這部上古詩歌如何在沉睡千年以後再度回到人間。

<物性論>的作者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約前99年~約前55年)是羅馬共和時期的詩人與哲學家,<物性論>是他最重要作品,這部千餘行的長詩演繹了古希臘伊比鳩魯學派的思想精微處,事實上<物性論>也是人們至今唯一能讀到闡釋伊比鳩魯學派思想的上古作品。<物性論>具有某種無神論的氣質,他認為物質構造有其最基本的粒子,世間萬物都由這些粒子構成,因此人類不比其他物種更特殊,我們只是萬物的一部分。而人類靈魂與肉體一樣也是由這樣的粒子組成,因此靈魂也將如肉體般死亡。我們沒有來生,沒有前世。死亡是生命必經之路,因此人生最大意義在於此生,在此生裡尋求生命的自由,因此生活最高目的即是追求生命的愉悅感,意即追求幸福。在基督教會逐漸主宰羅馬帝國以後,這種思想無疑是危險的,因為它挑戰了基督教某些核心教義。在此前提下<物性論>被有意忽視,因此也逐漸不為人知。到了中世紀人們僅能讀到盧克萊修同期其他作家的作品所引用的<物性論>片段。除了這些斷簡殘篇,此時<物性論>早已不復存在。

在印刷術正式問世以前,上古著作主要以抄本形式流傳。羅馬共和時期許多公共的或私人的圖書館收藏著這些抄本書籍—人類的知識。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圖書館因為收藏著大量異教思想,或許在宗教衝突中遭到破壞,或許在蠻族入侵時遭到焚毀,曾經保存人類智慧的大量圖書館逐漸傾頹。經過大破壞之後到了中世紀,殘餘古抄本保存在修道院內(一如安伯托.艾可<玫瑰的名字>的描寫),或許某個僻遠的修道院內依然保有<物性論>的抄本,而這份抄本靜靜躺在修道院的陰暗房間內,等待某個人重新發現它。<大轉向>描寫的正是這樣一段文藝復興式的故事。描寫一位原任職教廷的失勢官員,同時也是中古世紀的人文主義者、書籍獵人波吉歐如何前往僻遠日耳曼山區的修道院,求索上古時代的人文主義作品。他在遙遠的日耳曼修道院裡意外發現了盧克萊修煙沒已久的詩歌<物性論>,波吉歐或許曾以優美的字體重新謄錄了<物性論>,並且將之寄往佛羅倫斯,波吉歐不知道的是這一舉動將釋放在黑暗中沉睡已久的物質性力量,而這樣的力量最終將啟動文藝復興,揭開現代性的序幕。

文藝復興是一個轉向的開始。讓世間從神學世界逐漸轉向到理性的、物質性的世界,以神之名的一切終將揭去面紗。而在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之後,人們開始溢美古典時代,而這類對於古典時代的美好想像也恰好為<物性論>的思想傳播提供了沃土。我們固然不能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或是大霹靂理論都是受到<物性論>的啟發,然而<物性論>重構的世界卻也為進化論或大霹靂理論的現身理好了舞台。

書名:大轉向:文藝復興的開展與世界走向現代的關鍵時刻

作者: Stephen Greenblatt

出版社:貓頭鷹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說羅曼史小說消費了女人,那麼<女祭司>就消費了羅曼史小說。在<女祭司>裡幾乎把所有女性主義的議題都包羅進來,尤其是她以一種慧黠的方式在故事正文裡穿插一段歌德小說風格的言情故事,這個故事最後又和正文裡的故事互相指涉。原被視為「庸俗」的言情文類變身成了詮釋「進步」理念的工具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可以視為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延續了赫胥黎、歐威爾以來的反烏托邦小說傳統,對人類社經制度、物質世界提出反思與批判。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嘯風山莊」(原譯名咆哮山莊)作者是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艾蜜莉‧布朗忒,這本書也是她唯一的小說。艾蜜莉‧布朗忒和她兩位姊妹(包括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是英國文學史的才女姊妹,艾蜜莉的「嘯風山莊」和夏洛特的「簡愛」,相信絕大多數人即使未曾讀過,也必耳聞過。
「豪門幽魂」是一篇類似歌德風格恐怖故事。故事開端是「我」和一群朋友在一座古屋裡過聖誕夜,夜裡大家聚在爐邊說著一些情節詭譎的故事。有人說了一個小孩見鬼的故事,聽完,有人形容聽完這樣的故事心像螺絲被擰緊了。此時座中的道格拉斯問,如果是兩個小孩愈見鬼了呢?有人回答,那心就會像螺絲被擰緊了一圈又一圈。
如果說羅曼史小說消費了女人,那麼<女祭司>就消費了羅曼史小說。在<女祭司>裡幾乎把所有女性主義的議題都包羅進來,尤其是她以一種慧黠的方式在故事正文裡穿插一段歌德小說風格的言情故事,這個故事最後又和正文裡的故事互相指涉。原被視為「庸俗」的言情文類變身成了詮釋「進步」理念的工具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可以視為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延續了赫胥黎、歐威爾以來的反烏托邦小說傳統,對人類社經制度、物質世界提出反思與批判。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嘯風山莊」(原譯名咆哮山莊)作者是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艾蜜莉‧布朗忒,這本書也是她唯一的小說。艾蜜莉‧布朗忒和她兩位姊妹(包括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是英國文學史的才女姊妹,艾蜜莉的「嘯風山莊」和夏洛特的「簡愛」,相信絕大多數人即使未曾讀過,也必耳聞過。
「豪門幽魂」是一篇類似歌德風格恐怖故事。故事開端是「我」和一群朋友在一座古屋裡過聖誕夜,夜裡大家聚在爐邊說著一些情節詭譎的故事。有人說了一個小孩見鬼的故事,聽完,有人形容聽完這樣的故事心像螺絲被擰緊了。此時座中的道格拉斯問,如果是兩個小孩愈見鬼了呢?有人回答,那心就會像螺絲被擰緊了一圈又一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理性思維逐漸在各領域中開展,像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即是針對基督教的一次批判運動,而這理性思維的模式也在自然領域中開展:用理性來認識自然世界。哥白尼的第一槍讓世人開始懷毅自己認識的世界,也揭開科學革命的序幕。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降,理性思維逐漸在各領域中開展,像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即是針對基督教的一次批判運動,而這理性思維的模式也在自然領域中開展:用理性來認識自然世界。哥白尼的第一槍讓世人開始懷毅自己認識的世界,也揭開科學革命的序幕。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