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教你攝取益生菌最好的方法

更新於 2023/09/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終於來到腸道菌叢這一系列最後一篇文章了,本篇跟大家填一個前面挖的坑,也順便分享給大家經濟實惠又有用的益生菌攝取方法。

直接進入主題,以下是由史丹福大學2021年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題目是比較兩種飲食模式:高纖維飲食、高發酵食品飲食誰更能協助腸道菌叢調節我們的免疫系統。本研究一共381人參與。連結如下:

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1)00754-6.pdf

"腸道菌叢的改變"前面文章有說過,飲食模式更換後只要短短2.3天內,菌叢種類就會完全不一樣。因此研究團隊將兩邊的受試者的受試期間訂為10週,在10週裡從正常飲食逐漸轉換為各自的高纖維、高發酵飲食。

高纖維飲食:包括眾所周知的蔬菜水果豆類 ,一天纖維攝取量約45g;

高發酵飲食則是酸菜、酸奶、泡菜等等,平均每日加總攝取共6份,

兩邊都沒有做酒類、肉類限制。

最後從受試者的檢體中得到意外的發現,高發酵飲食受試者糞便檢體中的腸道菌歧異性比高纖維組多更多,但糞便中的總菌數並沒有隨著受試階段變高,每位受試者的血中高達20幾項的發炎因子都顯著降低。相較之下高纖維組受試者檢體結果並沒有一致性,有好的跟也有沒改變的,甚至出現導致高膽固醇血症跟自閉症的代謝物質,同時糞便中總菌數也有所提高。

這結果跟研究團隊當初預想的結果完全不一樣。檢測發炎因子的原因,前幾篇文章都有談到它的重要性所以不多說,這裡解釋一下為何腸道菌叢的歧異性排出總菌量會被這項研究拿來當觀察重點: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定植腸道的菌叢本身具有高度的免疫容忍力,就算是益生菌,目的也終究是為了自身繁衍的微生物,因此腸道菌叢歧異性大除了相同功能的菌種可互相制約,遇到腸道環境改變(例如:感染、服用抗生素時),多樣性的群落才能協助腸道維持正常功能。

糞便排出的菌數可了解腸道總菌量多寡,如果小腸菌叢過度繁殖(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雖然不會致命但輕則脹氣腹瀉,嚴重一點關節疼痛,甚至產生腦霧(brain fog)情況,不過如果是(益生菌服用過度;probiotic excess take) 引起的SIBO,相較於其他病症所引起的SIBO,服用抗生素後就可以迅速改善。

最後這篇研究報告在討論中推測,高纖維組之所以結果沒當初預想這麼好的原因,可能在於受試者的腸內菌消化力無法負荷這麼高的纖維量,如果拉長飲食改變時間,應該會表現比較好。

看完這份研究報告,筆者自己也刷新以前的認知,原來對腸道這麼好的東西如此唾手可得,不過提醒各位報告中的高發酵飲食是包括 酸奶、酸菜(如德國酸菜)、泡菜(專指像韓國泡菜那種發酵泡菜而不是用醋泡的台式泡菜)雖然對偏重哪一項沒特別限制,但一天攝取量最低總共也要有三份(酸菜跟泡菜各位就直接抓100g當一份,酸奶一份大約240c.c. 優格(全脂)210g一份,優格要注意會胖)。

目前市售的益生菌各有主打的生理功能,各位如果仔細看標籤上的菌種可以發現主要都是乳酸桿菌屬的副乾酪桿菌與比菲德氏菌,同樣一種菌屬居然可以分成好幾種可以影響血糖、血脂、緩解壓力、免疫調節、整腸、甚至強化腦力?!

除了菌屬本身下面就有數個亞種,廠商本身也會特定培養菌株並給予代號,但不管標榜的功效是什麼,建議各位益生菌還是聽醫師建議的補充,如果非要自己買來吃,也要記得搭配文中所提的健康飲食,服用頻率也要控制以避免產生SIBO的副作用,腸道菌叢一系列介紹到此算暫時告一個段落,之後如果遇到其他有用的資訊還會分享給大家,謝謝。



avatar-img
11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eddy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各位在坊間藥局網路的廣告都隱約聽過或看過"腸胃顧的健康,皮膚更好"這類資訊,但理由都給得籠統淺薄,賣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個是負責人體70%免疫的器官-小腸,另一個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把這兩個大哥搭上線,協調的心服口服的那個重要角色是誰? 抱歉,一樣是我們這一系列的主角-腸道菌叢來話事。
腸道菌叢(Microbiome)藉由對腸肌軸(Gut-muscle-Axis)的影響,改變了我們肌肉的力量表現。
我們對自己大腦的認知必須要改寫了。 以往我們以為腦神經萎縮後軸突無法重生,但目前最新發現是腦神經細胞軸突凋零後仍會動態地不斷分化、再生。這種中樞神經(CNS)再生機制跟以往認知的周邊神經系統(PNS)的再生系統是不一樣的。 其中分化最活躍的就是掌管短期記憶的海馬迴(hipocampus),所以下
目前預防醫學的顯學:腸腦軸是什麼? 為什麼它能影響大腦、情緒、免疫系統、甚至肌肉量?
為什麼WHO的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甘願得罪像可口可樂這種食品大企業,也要把阿斯巴甜挑出來列為致癌2b級添加物? 喝了代糖飲料真的有控制到血糖? 來看看IARC他們怎麼說吧
COVID-19竟然會影響到DNA?! 疫苗現在大家都打得差不多了,對於疫苗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信任的態度,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疫苗還是有部分疑慮....
或許各位在坊間藥局網路的廣告都隱約聽過或看過"腸胃顧的健康,皮膚更好"這類資訊,但理由都給得籠統淺薄,賣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個是負責人體70%免疫的器官-小腸,另一個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把這兩個大哥搭上線,協調的心服口服的那個重要角色是誰? 抱歉,一樣是我們這一系列的主角-腸道菌叢來話事。
腸道菌叢(Microbiome)藉由對腸肌軸(Gut-muscle-Axis)的影響,改變了我們肌肉的力量表現。
我們對自己大腦的認知必須要改寫了。 以往我們以為腦神經萎縮後軸突無法重生,但目前最新發現是腦神經細胞軸突凋零後仍會動態地不斷分化、再生。這種中樞神經(CNS)再生機制跟以往認知的周邊神經系統(PNS)的再生系統是不一樣的。 其中分化最活躍的就是掌管短期記憶的海馬迴(hipocampus),所以下
目前預防醫學的顯學:腸腦軸是什麼? 為什麼它能影響大腦、情緒、免疫系統、甚至肌肉量?
為什麼WHO的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甘願得罪像可口可樂這種食品大企業,也要把阿斯巴甜挑出來列為致癌2b級添加物? 喝了代糖飲料真的有控制到血糖? 來看看IARC他們怎麼說吧
COVID-19竟然會影響到DNA?! 疫苗現在大家都打得差不多了,對於疫苗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信任的態度,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疫苗還是有部分疑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抱著朝聖的心情,緩緩的從厚厚的卷宗裡,翻到第一頁,這是 1917 年「蔣公日記」的起始。要走到這一步,也是經過一番的折騰。首先需要在網上「史丹佛大學」「胡佛圖書館」登記報名,獲准後,再要預約閱覽日期和時間,週一至週五,上下午各四小時為單位。同時選擇「蔣公日記」為要求閱覽文件名稱後,等候調卷時間片刻。
Thumbnail
★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皆證明,人體各項機能, 原本就是被設計要你多運動、更開懷。 ●我最先發現的一件事是,最常用來解釋「為什麼運動使我們快樂?」的回答,都太過簡單化了。運動對心理的影響不能單純地被歸結為腦內啡(endorphin)大量分泌。身體活動會影響許多其他的大腦化學物質,包含那些能給你能量、減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如何睡好覺"的小撇步,到底哪些方法是有根據的?背後又是依據什麼原理在運作? 讓我們從睡眠醫學的角度來了解關於睡眠的相關機制,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生活作息。
Thumbnail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春節假期剛結束,2021年給自己訂下有意義的目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年又過了,你是不是感嘆去年訂下來的目標沒達成幾個呢? 據統計,只有大約4%的人會完成目標,多數訂下雄心壯志目標的人,往往半途而廢收場。其實設定目標有科學研究的方法,以下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提出訂定成功目標的四大訣竅。
Thumbnail
  影響你前進的阻礙到底是什麼,這本書則讓你了解阻礙你的原因與鍛鍊意志力的方法,從中分享幾章給大家。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抱著朝聖的心情,緩緩的從厚厚的卷宗裡,翻到第一頁,這是 1917 年「蔣公日記」的起始。要走到這一步,也是經過一番的折騰。首先需要在網上「史丹佛大學」「胡佛圖書館」登記報名,獲准後,再要預約閱覽日期和時間,週一至週五,上下午各四小時為單位。同時選擇「蔣公日記」為要求閱覽文件名稱後,等候調卷時間片刻。
Thumbnail
★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皆證明,人體各項機能, 原本就是被設計要你多運動、更開懷。 ●我最先發現的一件事是,最常用來解釋「為什麼運動使我們快樂?」的回答,都太過簡單化了。運動對心理的影響不能單純地被歸結為腦內啡(endorphin)大量分泌。身體活動會影響許多其他的大腦化學物質,包含那些能給你能量、減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如何睡好覺"的小撇步,到底哪些方法是有根據的?背後又是依據什麼原理在運作? 讓我們從睡眠醫學的角度來了解關於睡眠的相關機制,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生活作息。
Thumbnail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春節假期剛結束,2021年給自己訂下有意義的目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年又過了,你是不是感嘆去年訂下來的目標沒達成幾個呢? 據統計,只有大約4%的人會完成目標,多數訂下雄心壯志目標的人,往往半途而廢收場。其實設定目標有科學研究的方法,以下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提出訂定成功目標的四大訣竅。
Thumbnail
  影響你前進的阻礙到底是什麼,這本書則讓你了解阻礙你的原因與鍛鍊意志力的方法,從中分享幾章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