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約是否能約定不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住戶也能擔任召集人?

規約是否能約定不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住戶也能擔任召集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5條第3項之規定,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應由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為召集人,如果某公寓大廈之規約約定得由區分所有權人之配偶或三等親或承租人也得擔任公寓大廈管理委員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召集人,該條規約是否有效?

規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5條第3項:「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除第二十八條規定外,由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為召集人;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喪失區分所有權人資格日起,視同解任。無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或無區分所有權人擔任管理負責人、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時,由區分所有權人互推一人為召集人;召集人任期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依規約規定,任期一至二年,連選得連任一次。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未規定者,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結論

案例中的規約約定無效!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3條第1項之規定:「有關公寓大廈、基地或附屬設施之管理使用及其他住戶間相互關係,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以規約定之。」而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屬於公寓大廈之管理使用事項,但區分所有權人之召集人資格已由同條例第25條第3項之規定,非屬規約得約定之事項,違反該項規定之規約約定自屬無效。


提醒!
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住在公寓大廈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衍伸問題,如有公寓大廈相關問題,建議可向律師諮詢,以保障全體住戶之權益!

參考資料:
按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除有第28條規定建築完成後,由起造人以公寓大廈之管理負責人身分召集區分所有權人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外,應由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為召集人;無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或無區分所有權人擔任管理負責人、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時,由區分所有權人互推1人為召集人。總會決議之內容違反法令者,無效。管理條例第25條第3項、民法第56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是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須由區分所有權人召集,違反該項規定之規約內容,雖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仍屬無效,非區分所有權人無從依規約取得召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權限。無召集權人召集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非合法成立之意思機關,自不能為有效之決議,所為之決議,自始無效(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514號民事判決參照)。

avatar-img
喝杯咖啡,聊點法律_弘曜法律事務所/馮鈺書律師/新竹竹北律師
37會員
214內容數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耕地375減租條例下的租約終止問題,分析承租人未依約定耕作,改作他用是否構成違約,並援引相關法條及法院判例說明地主終止租約的條件。
本文探討某社區大樓的管理費用分擔問題,特別是住戶對於管理費用是否應依據使用頻率進行差別收費。本文參考了臺灣高等法院的判決,強調管理費用分擔的法律依據,及依使用頻率分擔的困難性。
臺中市某社區大樓發生管理委員會的糾紛,拒絕移交資料等問題。本文介紹相關法規及應對措施,以維護住戶權益。
本文探討耕地375減租條例下的租約終止問題,分析承租人未依約定耕作,改作他用是否構成違約,並援引相關法條及法院判例說明地主終止租約的條件。
本文探討某社區大樓的管理費用分擔問題,特別是住戶對於管理費用是否應依據使用頻率進行差別收費。本文參考了臺灣高等法院的判決,強調管理費用分擔的法律依據,及依使用頻率分擔的困難性。
臺中市某社區大樓發生管理委員會的糾紛,拒絕移交資料等問題。本文介紹相關法規及應對措施,以維護住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