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上癮」書重點摘錄-13招教你如何抓住孩子的眼球?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1. 給學習貼上「玩耍」的標簽
    換名字-
    「來做數學題怎樣?」 改為 「來做一個圖形猜謎遊戲如何?」
    數學、物理、化學 稱為「猜謎遊戲」
    語文、歷史、地理 稱為「知識比賽」
    利用給學習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幫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2. 孩子還沒學完,就讓他停下來,對學習產生”心動的感覺”
    如同大人看劇看到一半進入廣告一樣,或是在很關鍵的劇情前結束了,這時就很想再看下一集。
    把看劇或是遊戲過關套路用到學習上。
    當孩子還想再學的時候,果斷喊停。
  3.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習
    父母把愛學習的姿態展現在孩子面前,是讓孩子喜歡學習的好方法。要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熱情,言行不要表現出不耐煩,這樣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
    規定固定時間,全家人共同學習。(不要叫著小孩唸書,然後自己在用手機)
    人都願意模仿自己喜歡的人【目標感染】
    看到人家吃好吃的,自己也想吃;看到家人看電視,自己也想看;看到朋友哭的很傷心,自己也會跟著傷心;小孩看到別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他們也想要。
  4. 把作業遊戲化-ARCS四步驟
    (A)新鮮的刺激
    (R)需要完成的任務
    (C)不簡單也不難的題目
    (S)快速出結果
  5. 把無聊的練習變成擲骰子遊戲
    【準備好骰子看得分表】
    就像玩遊戲一樣,不確定性帶來樂趣。
    第一個好處:因為分數分佈很分散,所以看起來好像已經做了很多套測試卷,讓孩子很有成就感,也建立了自信,他們會主動繼續做下去。
    第二個好處:看著得分表中那些分散的空格(尚未做的測試),人都會產生想把它們填滿的心理。
    *擲骰子也可以用抽抽樂或其他有趣的替代*
  6. 將孩子的成長數值化,陪孩子玩一場自我教育遊戲
    讓學習變得和遊戲一樣有趣。給學習設置一個升級的規則。任何努力,都值得鼓勵,都應該反映在升級系統中,讓孩子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7. 對於孩子的積極行為,要加分,並記錄下來
    通過打分數怪的形式,使用遊戲化的手段來管理孩子的所有行為。

在孩子眼中,與“不想輸”相比,他們“更想贏”
“不想輸”的意思是:“贏”→OK,“平局”→OK,“輸”→NG(NO GOOD)!

“更想贏”的意思是:“贏”→OK,“平局”→NG,“輸”→NG!

也就是說,對“平局”的不同看法,是二者的主要區別所在。

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覺得沒有競爭就沒有意思。把學習和鍛鍊也納入成打怪得分項目。
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在製定規則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意識到哪些是好的行為,哪些是不好的行為。
讚美孩子良好行為是減少不良行為的最佳手段】
在家裡,如果想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那就不要記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而是記錄他們學習的時間,鼓勵他們學習的行為,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他們看電視的時間會逐漸減少,學習的時間不斷增加。


  1. 帶孩子在超市購物時,給他們出題
    面對書桌”以外的學習方式,不僅對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習有所影響,甚至會影響一個人進入社會以後的終身學習。其中有三個理由。
  • 小升初的理科、社會考試並不難
  • 經常在逛超市時給孩子出題,比上一補習班更好(反覆的生活認知)。場景也可以是戶外認識花鳥昆蟲,也或是廚房認識醋、小蘇打、清洗劑等化學物品。日常的問答式學習就像遊戲一樣有趣。
  • 利用單純曝光效應,讓孩子喜歡上理科、社會學科。日常家長引導孩子反覆接觸各種各樣知識,久了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學會。我們是利用人類的一種特質-"接觸越多越喜歡",又叫"單純曝光效應"。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知識,等到學校學到時,他們會表現出特別的好感「啊!這個我知道,我喜歡這個知識」。
    預習的效果有"變得喜歡"與"容易記憶"。
  1. 用簡單的智力教具和孩子一起玩
    智力教具”,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分為兩種:培養“能力”的教具和豐富“知識”的教具。
  • 培養“能力”的教具,典型的代表有拼圖、積木等。主要培養孩子圖形識別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
    這個要從小孩小時候著手,因為不是短期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效果。
  • 豐富“知識”的教具,典型的代表有文化撲克牌、卡牌遊戲等。
    選擇這類教具只需要根據年齡即可。
  •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關鍵在於家長先愛上學習
    作為家長也應該投身其中,和孩子一起享受教具的樂趣,享受學習的樂趣。讓孩子的“興趣點”從“做什麼”變成“和誰一起做”。孩子將感到無比快樂。
  1. 要提前預習是科學的
    從人腦記憶規律來看,肯定是預習之後再學,對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牢固。
  2. 多帶孩子去科學館、博物館遊玩,是因為~
  • 實際體驗更容易留在記憶中
  • 對父母來說更划算,還能獲得滿足感
    帶孩子去科學館、博物館,不能說:“走,我們去學習!”而應該說:“走,帶你出去玩!
  • 對升學考試也有幫助
  • 去科博館玩,比起遊樂場,既省錢又不用排隊。最主要的,還能讓孩子學到知識,培養綜合思考能力。

  1. 活用視頻網站,幫助孩子學習
  • 不懂的知識,可以透過搜尋相關視頻來學習
  • 相關視頻也可以幫孩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 一開始,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在視頻網站檢索學習視頻,教孩子檢索的方法。以後,孩子一個人學習的時候,也會用這種方法去檢索。不知不覺就培養了孩子自主研究、探索的習慣。

如果孩子掌握了在網上自行搜索學習內容的方法,也就是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那就也不用花錢去上什麼補習班了。

  1. 善用學習APP,讓孩子邊玩邊學習
  • 只要孩子覺得有趣,他們就會印象深刻,營造學習輕鬆愉快的氛圍。
  • 如果迫不得已非得給孩子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話,不如給他們下載安裝一些教育類的App。這樣一來,孩子在玩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 當孩子痴迷於某事時,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未來夢境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系列
未來夢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基隆中正區正濱里與和平島南方。 由於和平島的山脈阻擋東北季風,早在台灣荷西時代即為帆船停泊港灣,西班牙聖薩爾🌟瓦多城也建在和平島南岸旁並控制著正濱漁港。現今該港雛型主要是1934年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政府建成,時稱「基隆漁港」,為當時北台灣最大漁港,戰後也曾繁榮一時。
Thumbnail
2024/08/06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基隆中正區正濱里與和平島南方。 由於和平島的山脈阻擋東北季風,早在台灣荷西時代即為帆船停泊港灣,西班牙聖薩爾🌟瓦多城也建在和平島南岸旁並控制著正濱漁港。現今該港雛型主要是1934年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政府建成,時稱「基隆漁港」,為當時北台灣最大漁港,戰後也曾繁榮一時。
Thumbnail
2023/09/14
☠海底的肉食性魚類,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 身體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另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有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 大多生活於深海,雌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
Thumbnail
2023/09/14
☠海底的肉食性魚類,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 身體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另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有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 大多生活於深海,雌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給學習貼上「玩耍」的標簽 換名字- 「來做數學題怎樣?」 改為 「來做一個圖形猜謎遊戲如何?」 數學、物理、化學 稱為「猜謎遊戲」 語文、歷史、地理 稱為「知識比賽」 利用給學習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幫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孩子還沒學完,就讓他停下來,對學習產生”心動的感覺” 如同大人看劇看到一半進
Thumbnail
給學習貼上「玩耍」的標簽 換名字- 「來做數學題怎樣?」 改為 「來做一個圖形猜謎遊戲如何?」 數學、物理、化學 稱為「猜謎遊戲」 語文、歷史、地理 稱為「知識比賽」 利用給學習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幫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孩子還沒學完,就讓他停下來,對學習產生”心動的感覺” 如同大人看劇看到一半進
Thumbnail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不喜歡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在面對挑戰時,顯得尤其難以應對。然而,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並不一定需要採用強硬手段。以下方法將告訴您,如何通過理解、營造積極環境、激發內在動機和發揮創意,來引導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了解孩子心理,建立信任 在培養
Thumbnail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不喜歡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在面對挑戰時,顯得尤其難以應對。然而,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並不一定需要採用強硬手段。以下方法將告訴您,如何通過理解、營造積極環境、激發內在動機和發揮創意,來引導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了解孩子心理,建立信任 在培養
Thumbnail
學生在校上課及小孩學習時,不可能隨時都那麼有趣好玩,但是小孩回家後,我們很常這樣問:「學校好玩嗎?有交到朋友嗎?」容易讓小孩覺得上課就是要趣味、來交朋友的。相反,我們卻很少好奇:「今天有學到什麼酷的知識嗎?」「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原來如此啊!」適當的問句,才能夠幫小孩關注在學校該注意的事情。
Thumbnail
學生在校上課及小孩學習時,不可能隨時都那麼有趣好玩,但是小孩回家後,我們很常這樣問:「學校好玩嗎?有交到朋友嗎?」容易讓小孩覺得上課就是要趣味、來交朋友的。相反,我們卻很少好奇:「今天有學到什麼酷的知識嗎?」「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原來如此啊!」適當的問句,才能夠幫小孩關注在學校該注意的事情。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孩子的學習議題時,為人父母的應該要先捫心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我喜歡「學習」嗎? 「學習」這件事令我感到愉悅或是痛苦呢? 「學習」曾經帶給我什麼樣的挫折或是成就感呢? 當我們好好地思考並回答過以上的問題之後,再把學習的對象放到孩子身上,相信會比較能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學習熱情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孩子的學習議題時,為人父母的應該要先捫心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我喜歡「學習」嗎? 「學習」這件事令我感到愉悅或是痛苦呢? 「學習」曾經帶給我什麼樣的挫折或是成就感呢? 當我們好好地思考並回答過以上的問題之後,再把學習的對象放到孩子身上,相信會比較能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學習熱情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所有的良好心態都要建立在正向的回饋上,痛苦是無法得到正向回饋的,能夠在痛苦中成長都是大人,因為經驗讓我們曉得,先苦後甘是有可能的,獲得甜美果實之前要先辛苦耕耘。
Thumbnail
所有的良好心態都要建立在正向的回饋上,痛苦是無法得到正向回饋的,能夠在痛苦中成長都是大人,因為經驗讓我們曉得,先苦後甘是有可能的,獲得甜美果實之前要先辛苦耕耘。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所以當那些看似非常理存在於教育現場的「不太乖示範」浮現時,當然只會更想要急於介入,成為別人眼中教育得體的大人,更多時刻是因為自己輸不起,無力承擔身為一個大人可以「不用太乖」也可以「教育有方」的可能性。 於是想要在普世價值下成為一個被認定的「合格大人」,我們只好繼續假裝這些有道理的強迫是為孩子好……。
Thumbnail
所以當那些看似非常理存在於教育現場的「不太乖示範」浮現時,當然只會更想要急於介入,成為別人眼中教育得體的大人,更多時刻是因為自己輸不起,無力承擔身為一個大人可以「不用太乖」也可以「教育有方」的可能性。 於是想要在普世價值下成為一個被認定的「合格大人」,我們只好繼續假裝這些有道理的強迫是為孩子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