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扭曲壓抑的童年~無助的三明治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面那一代分成兩種:一、是自認極少數頂尖人才的金字招牌(喝過洋墨水、大學畢業等),二、文盲加上窮苦和不正常的教育觀,當時有很多軍官或是士兵(他們被稱芋頭)加上嚴重省籍、地域區別觀念(其實都一樣啦!),另外一面是減少自家人的人口壓力,把錢收起來或是讓可以讓自己未來可以光宗耀祖(會唸書功課好的男生)就把女生當做商品買賣(表面上看起來是辦喜事私底下是把有點問題的麻煩的送走),芋頭加上番薯的組合就是當年的代表,外加上壓抑自己的想法就延伸出一堆問題,有些真的相處很好,但我們家絕對是嚴重暴力、扭曲、忽略等問題家庭,從小到大幾乎都是爭吵不休,外加上阿嬤家族也是有狀況看起來都是扭曲的情況,我就成了受氣桶有時想逃走但真的逃到那裡?想逃走過被抓回家痛打一頓,他們也這樣進過警局做筆錄也想帶她們強制就醫等?回到家我就慘了全部都變成我的問題,責怪我的不是……。

5、6年級的我們都過極度壓抑鬱悶下長大,有時真的搞不懂自己為何還幸運活著?〔為了誰而活?〕家裡問題加上學校霸凌變成家常便飯,想叛逆與作怪真的要有本錢與本事不要被抓到,我就沒辦法跑的那種,只羨慕別人家如何、如何?反而大家公認與自認是怪物一個,也沒半個朋友,苦悶又迷惘中長大。

升學、選未來志向也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他(她)也包括我另外一半也是這個樣;認為老女人要唸什麼書?唸了也沒不會照顧家人?女人當護理師及醫師(慰安婦嗎?)男人唸才是有資格與面子,女人永遠比男人低下,當主管是不給男人面子……等等,我跟我女兒直接翻白眼然後嗆回去(我和媽咪唸書是為了自己,你有資格自己去唸~別費話一堆)他秒速閉嘴躲回房間碎碎唸後睡覺,臭男人下半身視覺型動物。

有些家庭硬生生的要求他們孩子對未來有用,要唸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或是建築師),簡直把他們自己未完成夢想直接壓迫到我們身上,不合他們的意就一陣毒打,並強迫性完成夢想,考上了就成了他們的功勞在別人面前講話可以大聲,血統純正等,他們表面說為孩子舖路、也為他們好,他們會選他們認可孩子(算命等)實施超級嚴格控制,不然就是選擇別人(他們常說的),我們就被壓的死死的一點自由都沒有,而我想但沒辦法完成以點也好不到那裡去。

我們好不容易熬過來了(有些是被迫功成名就)但不知不覺把他們上面扭曲想法直接複製貼上,我知道有一位朋友就是這樣子,表面光鮮亮麗天之驕女而且功成名就,但我所知道也聊過,她一直覺得很多聲音在她的腦海不斷不斷的指責她,她下意識超怕自己的地位會隨時換掉,所以她是女強人對自己及員工超級要求,我知道她們的員工幾乎都是學系排名前三,而且還是自認高高在上優越感十足的精英份子,唉!跟我朋友講話真的很辛苦但這~,無奈。

她的先生也是這樣子的組合,我知道的他們的相處極不愉快,台面上是精英份子,成功人士,但私底下是爭吵不斷也包括教育及照顧長輩的問題。

他們都無敵忙與茫,也超級不想接燙手山芋,也不知道要如何照顧自己的心與問題,孩子很小就送到英國精英學校接受嚴格教育,長輩就直接請外勞照顧(出錢就好……不想見到愛碎碎唸與死要面子的臉)好像看到以前受重傷又無助的我。

三明治世代的我們真的很辛苦也是超級無敵痛苦,老是夾在中間(上一代無窮盡的道德情緒綁架、夫妻之間關係、工作職場上的問我、個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小孩教養問題~最主要是通貨膨脹及薪資所得永遠的不夠用等)不苦悶才怪。

這世代也是容易有身心問題~嚴重沒安全感、信任、對未來危機處理跟本不知道要如何處理,尤其是跟上一代的問題超級無敵嚴重;嚴重扭曲與糾結變形三角問題,還有誰要全職照顧失能長者?最後還是丟給長子、女、媳婦、未婚者,或是請外勞照顧,而且還是很奇怪的觀念自己有出錢最多認為功勞與地位最大可以掌握決對控制權,等出問題把責任都丟給主要照顧者只出一張嘴不願意負責照顧(永遠都有好理由),很奇妙的事情長輩永遠只疼愛天邊孝子,對主要照顧者他們全部人認為這是應該與正常的,地位永遠比人低下把主要照顧者當免費的外勞用完即丟的商品一樣。

家庭犯罪率不斷提高,很多人認為都是別人給他(她)的壓力,但從不思考照成複雜壓力的原因只有互相指責、較勁、選邊站、霸凌~倒楣永遠都被壓抑、要求完美等受傷害的我們,如果加上家庭又是這樣很難保證不出事,送肉粽儀式只是送與求個心安理得但根本問題沒有好好處理,不知道下一個受害者又是誰?公視有兩部片子〔我與惡的距離〕、[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可以基礎了解變態心裡學和家庭教育與諮商輔導和治療,我最愛還是正宗的犯罪心理,這片子可以讓我有不同視野看到所有問題引發犯罪,結合人格特質、家庭成長背景、社會環境、加上心理動力、認知行為學派、變態心理、家庭諮商輔導、兒少發展與問題、犯罪心理等側寫,還有面對個人危機與如何解套;最主要還有諮商與治療的技巧,會讓我愈罷不能,有時有碰到專業名詞解釋還真的要查詢資料,挺燒腦袋瓜但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學習不是永遠只看到一個面相其實反向思考。

這世代也是超級無敵矛盾的世代,上個世代只要不如自己的意願就強迫讓對方無條件投降或是直接打趴在地上,口口聲聲說〔天下無不是父母〕〔我都是為了你們好,不知道感謝〕等,把自己的未盡完成的夢想不斷往我們這世代壓,我們這世代不是盡量滿足上一代夢想,要不然就是直接被放棄(叛逆期的逃家,而且越逃越遠就直接跟犯罪扯上關係),長大成人連選擇工作與異性都沒有什麼自由,上面一代也超級會比較與計較,看什麼極度都不順眼,更害怕失去掌控權,不斷的挑撥離間,讓所有注意與安全都回到自己身上,我們就常常夾在中間內外都不是人,離婚、分居挺多也正常。

我自己目睹有毒扭曲家庭家暴經過,她和我弟與弟妹常把我當最後一根稲草,強迫選邊站與哭訴,每次發作我會沒辦法睡好與安靜休息,最嚴重的會聽到手機響都會頭痛與恐慌,沒辦法我會把這件事跟她的主治醫生團隊討論一起想辦法,也順便全部拉過去一起作治療,強迫他們面對現實與治療,要不然換成我會瘋掉。

沒多久風暴總算停息,但我內心更加痛恨他們只想早點讓她(往生),每一次照顧與來回跑和給我少的可憐的長照費用,我休息都得看他給我的訊息,沒有辦法安排自己的時間,外加上另外一半也是這樣~我有時真的很想超級大發作、有時在想這長照要照顧到什麼時後才可以解脫,他(我先生)每次拿錢給我時老是碎碎唸也自私的說(一個人要照顧三個人)(我隨時會死到時候看你們怎麼辦?)等,我請他去照顧時他會回嘴(這是女人的責任),讓我超級無言,更扯拉我女兒選邊站,教唆她來教訓我還露出興災惹禍的淫笑,我當場跟我女兒分析這件事,她也不是省油的燈,說他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低自尊及極度自私自利的臭男人,連她都不喜歡異性朋友(想到這件事會反感),我都會尊重她的選擇、只要她開心就好結不結婚是她自己的自由,我無權干涉。

很多人都會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反而自己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照顧自己的心、培養自己的興趣),不知不覺把上一代模式直接複製貼上,但自己以身作則孩子也會看在眼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給予尊重,要不然又演變許多家庭問題與犯罪問題。







avatar-img
33會員
72內容數
如果自己的人生可以從新來過,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呢? 也討論目前長照與家庭成員之間發生嚴重問題的討論和自我身心調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rol. K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性本善?還是惡?〕 〔你是誰?〕 〔先天重要還是後天重要?〕 〔每個人都有犯罪行為的可疑者?〕 這上述的疑問是我在空大唸心理學第一堂與諮商輔導相關課程時的當頭棒喝,當然很多人超級無敵傻眼,她(他)們的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子,例如看面相?或是自己的經驗來決定一個人好不好?純不純?也推測出是否有
這是我準備推甄研究所的小論文與研究,這是標準版的第三版本,前兩版與題目都跟新竹玄奘大學黃軍義教授看過,上面一版是真實與結案的案例,但教授建議如有真實案例就更好,我思考很久才有從灰暗童年到長照悲歌與預防犯罪的故事,藉由書寫重新看待自己的故事,也是自我療癒開始。 寫這篇可以讓我真的傷腦筋,不僅要找資料
很多人在照顧〔長照〕的照顧者自認是最無奈與無助也是最辛苦?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方式照顧,短短十年以上也會到達終點(個案往生),但照顧者身心障礙時間比長照還長,不僅面對無情無義的兩面夾殺外,另一半的冷眼冷語和語言與精神上霸凌,自己的工作沒有了,還要面對從確診開始,搶黃金時間的早療、各階段安置與轉銜會議、目
回憶在空大唸書時修心理相關科系,畢業後也找機會一直想進去的推甄研究所去旁聽〔新竹玄奘大學應心系黃軍義教授、古永利教授、陳建軍教授是我心目中三大頭頭),這也是我另外一個機緣。 在空大修兒少問題(加上變態心理學和犯罪心理),講師是張艾如博士她是創傷性解理多重人格的高手,她也是我的啓蒙老師最主要她的上課
前期灰暗童年到高職畢業〔習得無助感〕是我求學最佳的寫照,上二專在茫盲然中完成學業與恐怖的實習,當志工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空大是我另一個生命的起點與找到自己的價值,也學習面對灰暗童年的自我療癒,畢業前在空大系主任及教授犧牲許多時間辛苦錄製〔教授樂團〕,在空大,錄MV時在空大的校歌中我不僅把自己的夢想調高
我有頭痛問題只要壓力過大、睡眠品質差就很容易犯,就像有人抓你的頭去撞牆壁的感覺(沒錯,!只要他們吵假她出去我就當成出氣包。)眼白部份有暗紅色出血印記也有許多條血絲,這是我在醫院工作拍完腦部X光片檢查及報告才回憶起來。 沒錯!造成頭痛原因是腦傷的後遺症,這一切要回到國小到高職唸書這一大段超級不愉快的
〔人性本善?還是惡?〕 〔你是誰?〕 〔先天重要還是後天重要?〕 〔每個人都有犯罪行為的可疑者?〕 這上述的疑問是我在空大唸心理學第一堂與諮商輔導相關課程時的當頭棒喝,當然很多人超級無敵傻眼,她(他)們的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子,例如看面相?或是自己的經驗來決定一個人好不好?純不純?也推測出是否有
這是我準備推甄研究所的小論文與研究,這是標準版的第三版本,前兩版與題目都跟新竹玄奘大學黃軍義教授看過,上面一版是真實與結案的案例,但教授建議如有真實案例就更好,我思考很久才有從灰暗童年到長照悲歌與預防犯罪的故事,藉由書寫重新看待自己的故事,也是自我療癒開始。 寫這篇可以讓我真的傷腦筋,不僅要找資料
很多人在照顧〔長照〕的照顧者自認是最無奈與無助也是最辛苦?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方式照顧,短短十年以上也會到達終點(個案往生),但照顧者身心障礙時間比長照還長,不僅面對無情無義的兩面夾殺外,另一半的冷眼冷語和語言與精神上霸凌,自己的工作沒有了,還要面對從確診開始,搶黃金時間的早療、各階段安置與轉銜會議、目
回憶在空大唸書時修心理相關科系,畢業後也找機會一直想進去的推甄研究所去旁聽〔新竹玄奘大學應心系黃軍義教授、古永利教授、陳建軍教授是我心目中三大頭頭),這也是我另外一個機緣。 在空大修兒少問題(加上變態心理學和犯罪心理),講師是張艾如博士她是創傷性解理多重人格的高手,她也是我的啓蒙老師最主要她的上課
前期灰暗童年到高職畢業〔習得無助感〕是我求學最佳的寫照,上二專在茫盲然中完成學業與恐怖的實習,當志工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空大是我另一個生命的起點與找到自己的價值,也學習面對灰暗童年的自我療癒,畢業前在空大系主任及教授犧牲許多時間辛苦錄製〔教授樂團〕,在空大,錄MV時在空大的校歌中我不僅把自己的夢想調高
我有頭痛問題只要壓力過大、睡眠品質差就很容易犯,就像有人抓你的頭去撞牆壁的感覺(沒錯,!只要他們吵假她出去我就當成出氣包。)眼白部份有暗紅色出血印記也有許多條血絲,這是我在醫院工作拍完腦部X光片檢查及報告才回憶起來。 沒錯!造成頭痛原因是腦傷的後遺症,這一切要回到國小到高職唸書這一大段超級不愉快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