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實事求是與追求價值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陣子同事相繼出差、同事家裡進行喪事、天候問題的現場進度延宕、相關作業船出港作業後裝備不順暢等、連表現穩定的機車也在電腦系統出現故障碼無法消除,表面上看似鎮定,但其實煩躁到有自知之明。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主要說到:「實事求是:花心力在能解決的,而非價值觀判斷」這裡提到所謂「實事求是」與「價值觀判斷」是我常常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混為一談,模糊問題焦點,而終究迷失在問題處理過程中的目標,造成無法用科學角度來推敲證據,淪為「先射箭,在畫箭靶」的荒謬鬧劇。
在處理電腦故障信號的過程中,由於原廠偵錯設備的缺乏,問題無法立即澄清,需要大量搜尋網路資料卻也徒勞無功。後來藉由峰哥人脈轉接台南經銷點來後續處理,雖然尚未完成,但這過程讓我恍然大悟,別意氣用事而忽略可用資源,別自以為是而錯過學習機會。放下你的臉面,才有辦法學習到新的技術
昆弘在出發菲律賓前,忽然在某個下午告訴我:「以前覺得工作尊嚴受到踐踏,會立刻甩下而離開;但現在覺得這樣的行為相當幼稚」;他是一脾氣大且在工作程序上即有原則的專業工程人員,忽然有此感悟,想必一定是一個重要的想法改變與衝擊。輝哥在海上工作,因延誤治療感冒,失去一耳的聽力,他並沒有抱怨,而職場上的艱難,也從來沒有逃避過。
中午與學校老師討論船舶相關事務,也趁空檔詢問他:「面對眾多相關人員的不配合,老師您為何都不生氣?」,老師的理論不多,就是一個想法:「如何讓自己面對這些事情而不生氣」,如此簡單而已,而他在自己不生氣的過程中,可以靜下心來,應用每個人有限的專長,來導向正確的目標,而不讓「意氣用事」,而阻礙任務進度,最終落的全盤皆輸。
這些都是實事求是,而不落入價值之爭的務實作法。

你卡在「追求價值觀」而在「實事求是」的過程中猶豫不決嗎?那要恭喜你,也請放心你終究不會因為「實事求是」而失去自我,反而是會使用正面與合理的方式來執行任務與解決問題。
而那些鎮日拿著「追求正確價值觀」的搖旗吶喊者,反而是在掩飾「無法實事求是」的虛弱自我。

想懂這些,困擾我多年的問題,忽然一下子雲淡風清,豁然開朗

後記:20190821:
曾經認為維持正確價值觀,是職場道德的基本指標;在昨天的觀念轉換後,今日馬上就有隨堂測驗來驗證我是否真有扭轉觀念。這個考試我有通過,而且心態上毫不勉強,事後也不會重複困擾,馬上又可以繼續前進與專注待處理的問題,這真的不錯

後後記:20190822 看來這個問題很有趣,有人又問我到底該如何確認自己是「實事求是,而非流於價值觀的莫名堅持」?
我這裡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重視價值觀的人常常會帶有排他性,也就是對於「人」的好惡會大於對於事情本身的原始目標性;也就是說,您如果覺得自己對於「人」的八卦興趣,會遠高於事情最終目標的議題,那就要注意自己是否會流於「價值觀的莫名堅持」。
反之,如果聽完他人對於「人」的話題之後,可以馬上回到「事情最終目的性」的討論議題上,那就可以知道自己是比較偏向「實事求是」的處理方式

一個以高雄前鎮漁港為母港的美式圍網船相關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對物品的態度,在日誌中發現自己對於物品的珍惜感越來越淡漠,越不在意的態度也跟著變得嚴重。線上學習提供一個自我提升的方式,其中的內容也讓人深思,並提出了確認目標及付出代價的重要性。這些想法許多人在年輕時可能未曾思索,但在現下的生活折磨和抉擇後,讓人覺得這些內容有了新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職場中有句話常被人提起:“先懂做人,才能做事。”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主題,並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頭疼、悲傷、糾結、等負面情緒,但這些都是面對問題時的可能併發症。文章中提到了美國某知名企管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大衛.康貝爾和學者約翰.基茲的見解,並鼓勵讀者勇於面對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Thumbnail
對物品的態度,在日誌中發現自己對於物品的珍惜感越來越淡漠,越不在意的態度也跟著變得嚴重。線上學習提供一個自我提升的方式,其中的內容也讓人深思,並提出了確認目標及付出代價的重要性。這些想法許多人在年輕時可能未曾思索,但在現下的生活折磨和抉擇後,讓人覺得這些內容有了新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職場中有句話常被人提起:“先懂做人,才能做事。”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主題,並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帶來頭疼、悲傷、糾結、等負面情緒,但這些都是面對問題時的可能併發症。文章中提到了美國某知名企管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大衛.康貝爾和學者約翰.基茲的見解,並鼓勵讀者勇於面對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忙碌的生活使人迷惘,但堅持到底絕對不是最佳策略。從騰訊前副總裁吳軍的理念出發,本文探討該尋求什麼樣的策略來追求目標。文章中提到了管理學、文學的角度,透過李白和蘇軾的故事,說明追求目標並無需愚蠢地堅持。透過探索和瞭解自己,培養員工成長,及找出關鍵要務等方式,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思考。
Thumbnail
工業革命以來,工廠老闆為了追求高產出,往往會輸出有關努力才是道德的觀念,當努力論深植人心,只要有人生病或是躺平,就是等於不努力,就會遭到道德綁架,其實這樣的價值觀,就連家人之間,也很難逃脫,真的是因為懶惰,所以生病嗎?真的是因為不運動,而生病嗎?會不會是他其實有一些病痛呢?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