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親遺棄的孤兒: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 #榮格心理學 #孤兒

在繪製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時,朋友曾經問我為什麼要畫塔羅牌。

其實那時候因為有知名網站向我邀稿塔羅牌占卜的文章,但因擔憂版權的緣故,所以詢問我幾次是否有"沒有版權疑慮"的塔羅牌圖面可以使用,左思右想其實還是自己畫是最保險的。

同時間,不知道為何當時對於台灣日治時期相當感興趣,因此萌生了繪製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的念頭。

在洪素珍老師與魏宏晉老師在《Cultural Complexes in China, Japan, Korea, and Taiwan》的《An Orphan of Patriarchy: a Cultural Complex in Taiwan History》章節中提到,台灣在清朝統治時期,一開始並不受到清廷的重視,直到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才開始關注台灣的發展;然而,在沒多久之後,甲午戰爭爆發,台灣割讓給日本。

由於台灣被清廷統治兩百多年,加上許多漢人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開墾,在台灣的漢人會認同對面的大陸是祖國。因此,當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時,許多漢人會感覺到自己被遺棄了,就像是孤兒一樣。

"孤單感覺依舊,而且煩躁感和憤怒並沒有離去。我想哭,但是不會有人聽到我的啜泣,不會有人了解我真實的感受。我的哀傷無法撫慰,我好孤單。"引用自《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一書。

不知道從何而來、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會讓人有一種失根的感覺,如神隱少女中的塔矢亮(?)以及鬼滅之刃中鬼一樣。

神隱少女中的白龍一開始為了跟湯婆婆學習魔法而被拿走了名字,卻也犧牲了他的記憶與根源,因此他的存在變得只為了遵從湯婆婆的指示而沒有自我,直到千尋的出現。

而以鬼滅之刃中的猗窩座為例,他因經歷巨大的失落而輾轉成為了鬼,但每個招式都是基於生前的回憶而來,卻忘了自己一心變強的動力是來自於守護心愛的人。直到頭顱掉下來的瞬間,才看見生前的戀人,卻一時想不起來那個女人是誰。

"所謂一個國家的象徵:旗幟、國歌、領導者、法律或有無民主選舉,這些符號都是父權理性的原則,而台灣相繼被清廷割讓、被日本放棄的歷史,就像是一個被收養的孩子卻沒有理想的父親能夠認同,卻又不斷被遺棄。這樣的情感創傷使我們對於父母形象(也就是政府)有極大的不信任感,紀律成為枷鎖、規律被等同於僵化、理性被視為老派。"引自《An Orphan of Patriarchy: a Cultural Complex in Taiwan History》

這樣想想,其實湯婆婆之於白龍算是師傅,而鬼滅之刃中的無慘更不用說,就是眾鬼的再生父母,兩者都是有所圖且僅提供有條件的愛的"父親"。尤其是鬼滅之刃的無慘為了尋求眾鬼們的絕對忠誠,他們必須要成為孤兒,他們需要不信任這個世界能夠帶給他們溫暖與支持,他們只要依存在無慘之下,就能夠獲得強大的力量、不需要依靠別人、不需要展現自己的脆弱、不用接觸自己的傷痛與失落。

在榮格心理學派中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個體化的歷程,是一種動力,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稱他為一種驅力、衝動、或者在某些人生階段是一種強迫性的命令。這是為了讓存活的個體完全體現自己,在經驗世界的時空當中變成真實的自己。在人的世界中,就是變得覺知自己是誰、是甚麼。"引用自《英雄之旅》一書。

在繪製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時,我試圖從長輩們的口中了解我從未謀面的祖先,以及我的爺爺是如何接受日本教育直到成年,到金門當兵時遇到八二三炮戰,在聽不懂中文、看不懂漢字的環境中怎麼跟高階的長官溝通?後來是怎麼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台灣,卻在生之年足足有一甲子的時間,只說著台語與日語,偶爾跟孫子講話才會有一兩個中文單字。

但不論男女他都這樣教育我們:"一定要會讀書,能讀高是最好的,這樣才不會被人家欺負。"

我不知道我的爺爺在他最年輕氣壯的時期經歷了甚麼樣的創傷,但我知道他的母語是日語與台語。

《An Orphan of Patriarchy: a Cultural Complex in Taiwan History》文章中提及,台灣人需要學習"哀悼",哀悼不斷被遺棄的歷程,哀悼對於理想父親的死亡,我們才有可能長出真正的自己。

在神隱少女之中的白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後,他成為了自由獨立的個體;在鬼滅之刃中的猗窩座在頭顱(不也是象徵著父權必須要強壯的符號嗎XD,鬼滅之刃真的滿滿的原型)掉了下來的那瞬間,他的戀人才有機會出現,無慘作為老國王的象徵不被猗窩座搭理,反被猗窩座遺棄。

直到那一刻,猗窩座才真正死去,才真正回到有戀人與師傅的家。

"孤兒的旅程是為了與自己可能成為得一切有接觸,與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接觸,然後變得完整。與自我省思結合之後,這將重新建立起希望與一份自己擁有未來的感受,就會有生命的線索,有歸屬感、未來感和延續感。""引用自"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一書。

在《An Orphan of Patriarchy: a Cultural Complex in Taiwan History》裡提到日本在台灣積極地現代化就像是一位嚴苛的父親對待收養的小孩一般。我感覺那時候的日本也像是無慘,極度想要擴張勢力,所以極度有效利用台灣的土地與人民。

所以我想用中性的方式來講述當時候台灣人所發生的一切,不論我們祖先曾經有的抗爭、以及在台灣認真開發、教學的日本前輩,也有認同混亂的祖先、被搶奪土地的原住民們、被虐待的戰俘們...爭取著日本國土認可、努力出人頭地的台灣人們,這些故事都很美,都很值得被好好地述說。

透過述說故事來哀悼亡者,這是在悲傷輔導治療教科書裡時常提到的療癒因子之一。吳秀碧(2016)針對台灣喪禮儀式的研究,發現療癒的元素有:促進對死亡的現實感,提供充足的哀悼時間,有時限的、安全的表達情緒,允許與鼓勵公開表達情緒,獲得社會鼓勵和支持....引自《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客體角色轉化模式》

話說回來,我發現在運用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的時候,因為對於故事背景與符號有更多瞭解與連結,好像更能夠跟眼前的個案的故事產生串聯。倘若已經取得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22張大牌的朋友,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需要購入台灣日治時期塔羅牌22張大牌的朋友請至蝦皮賣場:https://shp.ee/y5i7hc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于玥心理師心靈命理的沙龍
48會員
59內容數
結合心理學相關書籍與知識整合命理經驗(占星、塔羅牌與紫微)協助人們統整自己的身心靈,陪伴人們在最無助與低潮時如何自救,並且穿越困難
2024/08/28
上次看到HOOK 影片中提到喬治桑,搞得我好有興趣她的星盤(請見留言區)在距今兩百多年前,居然有名女性在過著「相夫教子」後的家庭生活之後深感無趣,毅然決然地帶著孩子跑回巴黎,利用書寫為業而成為當時最有名氣的作家。 她與當時許多名人頗為相識,也有很多知名的羅曼史,除了Hook在影片中提到的雨果、
Thumbnail
2024/08/28
上次看到HOOK 影片中提到喬治桑,搞得我好有興趣她的星盤(請見留言區)在距今兩百多年前,居然有名女性在過著「相夫教子」後的家庭生活之後深感無趣,毅然決然地帶著孩子跑回巴黎,利用書寫為業而成為當時最有名氣的作家。 她與當時許多名人頗為相識,也有很多知名的羅曼史,除了Hook在影片中提到的雨果、
Thumbnail
2024/08/17
本文探討臺灣父愛的獨特表現,透過曾自強教練與林郁婷的師徒情誼,深入瞭解父愛在照顧與守護中展現的溫暖。文章回顧了父愛的歷史、社會脈絡及其在代際傳承中的演變,並指出過去對父愛的表達多以行動而非言語為主,強調父親們雖不善於表達情感,卻始終以行動為子女的未來著想。
Thumbnail
2024/08/17
本文探討臺灣父愛的獨特表現,透過曾自強教練與林郁婷的師徒情誼,深入瞭解父愛在照顧與守護中展現的溫暖。文章回顧了父愛的歷史、社會脈絡及其在代際傳承中的演變,並指出過去對父愛的表達多以行動而非言語為主,強調父親們雖不善於表達情感,卻始終以行動為子女的未來著想。
Thumbnail
2024/07/29
Celine Dion 貴為國際家喻戶曉的天生歌神,在2008年開始發現身體不太對勁,明明可以輕鬆運用歌喉唱上美妙的高音,卻在某些時刻嗓音變得七零八落、難以控制。 她從來不曾感到如此無助,找上了耳鼻喉科醫師,怎麼檢查都無法有確認的病症。 即便病情加重,還是堅持著將世界巡演走完,但身體僵硬
Thumbnail
2024/07/29
Celine Dion 貴為國際家喻戶曉的天生歌神,在2008年開始發現身體不太對勁,明明可以輕鬆運用歌喉唱上美妙的高音,卻在某些時刻嗓音變得七零八落、難以控制。 她從來不曾感到如此無助,找上了耳鼻喉科醫師,怎麼檢查都無法有確認的病症。 即便病情加重,還是堅持著將世界巡演走完,但身體僵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心得以二戰時期的日本為背景,詳述了主人公真人的冒險旅程。作者巧妙地揭示了電影中的多種象徵與隱喻,如七福神、積木與時空穿越,並與歷史、文學和宗教進行對比。文章特別強調了真人和其母親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人在困境中的價值選擇。此心得不僅回顧劇情,更深入探討電影的內在意義。
Thumbnail
這篇心得以二戰時期的日本為背景,詳述了主人公真人的冒險旅程。作者巧妙地揭示了電影中的多種象徵與隱喻,如七福神、積木與時空穿越,並與歷史、文學和宗教進行對比。文章特別強調了真人和其母親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人在困境中的價值選擇。此心得不僅回顧劇情,更深入探討電影的內在意義。
Thumbnail
孤軍的悲,不在於環境的惡劣、戰爭的殘酷,不在於反攻的無望,而是被祖國冷酷的拋棄了。他們不是兩萬個活生生、有血有淚的同胞,只是一支被用來作戰的部隊罷了。「壯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或許,在許多夜深人靜的時刻,鄧克保也會自問,究竟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為祖國犧牲,值得嗎?
Thumbnail
孤軍的悲,不在於環境的惡劣、戰爭的殘酷,不在於反攻的無望,而是被祖國冷酷的拋棄了。他們不是兩萬個活生生、有血有淚的同胞,只是一支被用來作戰的部隊罷了。「壯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或許,在許多夜深人靜的時刻,鄧克保也會自問,究竟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為祖國犧牲,值得嗎?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一、喪失自主意識 二、台灣女性悲劇性命運 文學所要表現的,是人生的真實或真實的人生,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小說,凸顯日據時代三大問題:警察、製糖會社及婦女。他們的作品一一為昔日社會留下了珍貴的見證。 三、養女、童養媳和小妾 四、忍辱受暴及以死抗議 五、女性主義的曙光
Thumbnail
一、喪失自主意識 二、台灣女性悲劇性命運 文學所要表現的,是人生的真實或真實的人生,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小說,凸顯日據時代三大問題:警察、製糖會社及婦女。他們的作品一一為昔日社會留下了珍貴的見證。 三、養女、童養媳和小妾 四、忍辱受暴及以死抗議 五、女性主義的曙光
Thumbnail
嗑書系列14-2《寶島暖實力》:「藝文宇宙」 #作者,陳德愉 P.12,父親的形象 小男孩終於建立了起心目中那間不可摧的城堡了,一個足以為八零年代理想模範的家庭,但是這裡想家庭的開始是個男孩的悲劇,所以無論多麼理想,根基總是悲哀。
Thumbnail
嗑書系列14-2《寶島暖實力》:「藝文宇宙」 #作者,陳德愉 P.12,父親的形象 小男孩終於建立了起心目中那間不可摧的城堡了,一個足以為八零年代理想模範的家庭,但是這裡想家庭的開始是個男孩的悲劇,所以無論多麼理想,根基總是悲哀。
Thumbnail
鬼地方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地方? 這是個讓人受傷、卻又讓人無法離開的地方 充滿著扭曲的人、扭曲的事、扭曲的物,卻又是可憐、可愛的人事物 讓人憤怒、又讓人難過,使人流淚,卻又同時安慰著 這鬼地方的鬼故事讓人覺得陌生,卻可能離我們不遠,甚至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鬼地方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地方? 這是個讓人受傷、卻又讓人無法離開的地方 充滿著扭曲的人、扭曲的事、扭曲的物,卻又是可憐、可愛的人事物 讓人憤怒、又讓人難過,使人流淚,卻又同時安慰著 這鬼地方的鬼故事讓人覺得陌生,卻可能離我們不遠,甚至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最初,千尋與父母「清醒地」經過森林與隧道,輕易地走進了異世界。   書中所言,由現實→魔法世界,相當於由意識→下意識。而日本人的這種流通是輕易與曖昧的,和村上春樹的《1Q84》走下天橋的主角一樣,開車、走路、轉個身,自然地進入「非日常的世界」裡。
Thumbnail
 最初,千尋與父母「清醒地」經過森林與隧道,輕易地走進了異世界。   書中所言,由現實→魔法世界,相當於由意識→下意識。而日本人的這種流通是輕易與曖昧的,和村上春樹的《1Q84》走下天橋的主角一樣,開車、走路、轉個身,自然地進入「非日常的世界」裡。
Thumbnail
湯婆婆是沒血沒淚的「慣老闆」,白龍是為了求升等迷失自我的「苦幹社畜」,千尋則是初入社會的「小菜鳥」。在這個金錢與物慾至上的資本社會裡,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被神隱了,被迫販售勞力,慢慢的失去自己的純真,成為忘記名字的大人。「無臉男」代表的又是誰呢?他指的,其實正是身處高壓社會中,被遺落的那群年輕人。
Thumbnail
湯婆婆是沒血沒淚的「慣老闆」,白龍是為了求升等迷失自我的「苦幹社畜」,千尋則是初入社會的「小菜鳥」。在這個金錢與物慾至上的資本社會裡,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被神隱了,被迫販售勞力,慢慢的失去自己的純真,成為忘記名字的大人。「無臉男」代表的又是誰呢?他指的,其實正是身處高壓社會中,被遺落的那群年輕人。
Thumbnail
個人覺得宮崎駿所有的作品中,「神隱少女」的觀賞最能體現出不同年紀可以看出的不同感悟與情緒。 宮崎駿的作品中,似乎總是失去多過擁有。年紀愈長,看似擁有的愈多,時則被剝奪的也愈多。 千尋的成長,是白龍的療傷,白龍陪伴千尋走過的路,也就是白龍陪伴著尚未因世故而散落的自己走的最後一段路。
Thumbnail
個人覺得宮崎駿所有的作品中,「神隱少女」的觀賞最能體現出不同年紀可以看出的不同感悟與情緒。 宮崎駿的作品中,似乎總是失去多過擁有。年紀愈長,看似擁有的愈多,時則被剝奪的也愈多。 千尋的成長,是白龍的療傷,白龍陪伴千尋走過的路,也就是白龍陪伴著尚未因世故而散落的自己走的最後一段路。
Thumbnail
文初先感謝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予以刊登本文 《亞細亞的孤兒》應是在台灣人的認同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著作,雖說情節上有些添補感,然而故事的基軸卻是從一而終的。故事背景在日治時期,胡太明作為主角,父親胡太卿是個中醫,母親阿茶則是個傳統的女性,其傳統之特質即彰顯在縱然夫君納妾,其亦默認,而僅屈就於搬遷
Thumbnail
文初先感謝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予以刊登本文 《亞細亞的孤兒》應是在台灣人的認同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著作,雖說情節上有些添補感,然而故事的基軸卻是從一而終的。故事背景在日治時期,胡太明作為主角,父親胡太卿是個中醫,母親阿茶則是個傳統的女性,其傳統之特質即彰顯在縱然夫君納妾,其亦默認,而僅屈就於搬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