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番外篇,週末回答一下同學敲碗的內容!你如果學了一陣子韓文(三個月、半年、一年)那多少會對韓語產生一定的語感,大概知道韓語聽起來是什麼口吻,不過,可能會有那麼些時候,你會懷疑自己韓文怎麼突然變差了?怎麼聽了好幾句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學過的韓文都跑到哪去了? 先不要驚慌,因為很可能你是聽到了「方言」。
有些人不知道「方言」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假如你今天變成韓國人,到台灣來學中文好了,你在學校用功唸書拿了第一名,某天去自信滿滿去高雄旅行,買車票時突然被旁邊的老人家拍了一下肩:「啊哇洗愛底叨位妹瓢?」你突然驚慌了,因為這位阿嬤沒說中文,說了「台語」,你完全聽不懂也回不了她,只能傻眼。這不能算老人家的錯,畢竟台灣本來就是中文和台語並用的地方,甚至還有客家話和原住民語。
方言就是當地人最日常的「家鄉話」,韓國各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我們目前學習的叫「首爾標準語」,因為韓國的首都是首爾,所以把首爾話當作最標準的語音,不然首爾話其實算是一種方言。全韓國各地的方言種類大致上有:江原道方言、慶尚道方言、全羅道方言、忠清道方言、濟州島方言等。
慶尚道方言算是語調最強的,而且可以再細分成:慶尚北道方言、大邱方言、慶尚南道方言、釜山方言。我們都知道韓語本身不像中文有「抑揚頓挫」,從一聲到四聲,語調明顯有上下起伏,慶尚道方言就像是中文一樣,有明顯的語調起伏!所以有人說,慶尚道人學中文比較容易上手...不過你知道的,這是case by case(케바케)。
我記得第一次去到釜山旅行時,明顯感覺當地人說話跟在首爾很不一樣,不管是超商店員、菜市場大媽、餐廳老闆說的話,還真沒一句話可以完全聽懂。(不誇張)...
方言不像標準韓語有一套教學邏輯,大多是生活久了自然會聽懂,以下舉幾句常見的給你感受一下:
1.안녕하세요? 你好 -> 안녕하신교? (安ㄋㄩㄥ哈辛ㄍㄧㄡ)
2.감사합니다. 謝謝 ->감사합니데이.(砍殺哈尼ㄉㄟˊ)
3.얼마예요? 多少錢? ->얼만교? (偶慢ㄍㄧㄡ)
4.어디서 왔어요? 你從哪裡來? -> 어디서 왔는교? (喔低蒐玩嫩ㄍㄧㄡ)
5.밥 먹었어요? 你吃飯了嗎? -> 밥 뭇어요?(龐目蒐喲)
空耳聽起來大概是這樣啦~這幾句學起來,哪天去到釜山旅行就派得上用場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