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書|在我心裡,《紅樓夢》真正的主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前一直覺得《紅樓夢》就是一本單純的古代言情小說,等自己從頭看過,才又變了想法。前篇文章裡提到,個人認為這部書相當適合大學生或者新鮮人閱讀,因為《紅樓夢》於我而言,是關於「長大」的作品。

大人的責任

  長大的象徵可以有很多,比如就業、比如結婚、比如生子,這好像就是多數人一生必經的過程,當然,書中的賈寶玉也度過了這些符合一個「大人」的標準。這種長大並非一夕之間,從大觀園被抄檢開始,《紅樓夢》的劇情似乎急轉直下,生病的生病、出嫁的出嫁,而這段期間,正好和賈寶玉開始重新到私塾,學習文章經典的階段重疊。

  寶玉上學,為了來日參加科舉,為了承擔一個家庭、一個社會賦予他的責任;而他住進大觀園,不只逃避了這種責任,某方面來說,也是對於長大的抗拒。於是,當寶玉接納了他身上的責任(就算只是為了敷衍父親),同時預示了大觀園的落敗,是青春的凋零,也是各自分散的結局。

  人生中有多少時刻,我們只想待在家一整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呢?睡到自然醒,看書、畫畫或者追劇……,我們偶爾都會想要躲在某個和外界隔絕的地方,等到休息夠了,又能收拾好心情,重新與現實交手。而在《紅樓夢》裡,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就是大觀園。曹雪芹想告訴我們,再怎麼不情願,死命反抗或掙扎,人終有一日必須長大。學著賺錢,學著養活自己、養活家庭,開始能看懂那些人情世故,並且對生活負責,對愛你的人負責(卻不一定是你愛的人)。

我們身邊一定有那個早熟的朋友

  看看薛寶釵就知道了,在整個大觀園裡面,她不只最早離開,而且還「主動」離開。寶釵早就明白她該盡的職責,為了回家幫母親打理家事,所以她選擇長大,於是對自己的青春毫不留戀地掉頭就走。欸,拜託,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等要結婚了,才哭哭啼啼地打包離開,黛玉乾脆就直接在大觀園裡闔上眼睛了,你說她們有多不想長大?

  而薛寶釵的才情,其實並不亞於林黛玉,只是她身上那些更圓融、處事周到的特質,磨去了她所展露的鋒芒。與賈寶玉結婚之後,薛寶釵完全地轉變成一個滿口仁義禮智的NPC,過去在聚會時展現出的才華,對她而言彷彿過眼雲煙。摒棄了少女時期的天真與調笑,寶釵義務反顧地,坐上了那個為她量身打造的座位——一個壓抑自己、合乎傳統禮法的妻子、兒媳。

  每個人都有各自在社會上應該扮演的角色,不過薛寶釵接受得太過理所應當,沒有一點猶豫(或許有,只是曹雪芹並未寫明)。於是,比起大觀園中的其他小姐,薛寶釵似乎更坦然面對,她在這個社會上應該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從青少年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裡,一定或多或少認識一兩個這樣的朋友:他們就是比身邊的人還要沉穩,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事情、過怎樣的生活。

可以長大,但不要就這樣長大

  我認為,曹雪芹並非覺得長大不好,或者大人就是俗氣、勢利眼。他只是創造了一個地方,把每個人年輕的模樣一一放進。那些多愁善感、少年時的愛戀喜歡,或偶爾興起的孤高自傲,全是青春才有的專利。情緒可能還會相似,但心境永遠不會重來。

  還能記得第一次偷喝酒的緊張興奮嗎?還記得第一次發現自己喜歡人,初戀在心裡頭發酵、抽芽的酸澀或滿足嗎?我們都必須向前走,沒人能一直留在過去,但可以像黛玉,一個人扛著鋤頭,在春日裡為落花送葬;或者像寶玉在夜晚,對著池塘裡的蓮花祭悼晴雯一樣,用自己的方式,為那些消失的、令人懷念的時間,舉行一場私人弔唁。

  或許可以用《小王子》的一句話,為今天的文章下註:「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這點。」

  永遠要記得少年的自己呀,那個喜歡看著天空發呆,只為了一點小事——比如吃到一頓美味的午餐——就能快樂一整天的你。

2023.08 攝於奧克蘭

2023.08 攝於奧克蘭


0會員
13內容數
一些短篇的個人創作,也許是散文,也許是小說。但基本上就是一些閒來無事想到的段落,或是睡覺之前的靈光一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