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三):影者是業障

2023/09/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影者是業障】: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佛陀這麼說:「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大意是說,佛起大仁慈,開佛知見,救度世人出離紅塵火宅。有人謗佛,佛默然,待罵聲止歇,佛問:「如果你送禮給人,但對方不接受你的禮物,請問這個禮物是不是就回到你的手上了呢?」罵佛的那個人回答:「是的,送不出去的禮物當然是歸我自己了。」佛說:「今天你罵我,但我聽之不聞,不領受在心,那麼這個罵語就還回給你了。辱罵是惡行,得不到回應,只能像回音一樣,讓惡語回蕩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脫離他的影子,同樣,惡行產生的業障也不會離開始作之人,業報最終會回來的,慎勿為惡。」由上面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 佛以「影之隨形」比喻業障惡報,故 六祖言「影者是業障」。「影」是緣起性空,因形而有影,形滅則影滅。業障亦如是,業性本空,或言罪性本空,一切皆由心造。

raw-image

  這裡有則公案,「僧燦懺罪」。昔日,有一名在家居士前往拜謁二祖慧可禪師。居士說道:「弟子病體纏身,請求大師您教我如何懺悔謝罪。」慧可禪師喝道:「你把你的罪拿過來,我這就為你懺罪!」居士一時愕然,說道:「弟子覓罪了不可得。」慧可禪師微笑道:「我已經為你懺好罪了!」居士言下大悟,感嘆說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這位居士就是後來繼承慧可禪師衣缽的僧燦大師,是禪宗第三祖。怎麼說「覓罪了不可得」呢?罪性本空,是因緣所生之法。《華嚴經》云:「往昔所造諸業惡,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貪瞋痴名為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毒,引取之心,名為貪,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者。瞋毒,恚忿之心名為瞋,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痴毒,迷闇之心名為痴,心性闇鈍,迷於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止觀》云:「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夢者是妄身,妄身由四大假合而成,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四大是身病;幻者是妄念,妄念著境,境界風起,飄蕩心海,此岸捲起千層浪,浮浪泡沫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三毒,三毒是心病,心海不平靜。影者是業障,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往昔所造諸惡業,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大乘義章》云:「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

  廣義的說,無明指的是貪瞋痴慢疑。無明是自無始曠劫以來,即恆常存在,是生死流轉之根本。眾生累劫以來所造的諸惡業,皆是來自於貪瞋痴三毒,惡業由吾人的惡行所生,何謂行?身、口、意也,故言「從身語意之所生」。〈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神秀大師將〈七佛通戒偈〉融入三無漏學,教示學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也就是修學佛道之人奉為圭臬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漸次修行,以戒治貪,以定治瞋,以慧治痴,脫落身心幻垢,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然而,佛法是對治眾生的惑業病根而建立的,離了惑業病根,對治法門之藥方也應當捨棄,即《金剛經》所說的:「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好比張三豐問張無忌:「無忌呀!我剛剛演練的太極劍法,你還記得多少?」「還記得一大半!」「這次還記得多少?」「還記得一小半!」「現在又記得多少呢?」「全忘記了!」「你可以去和他們打了,呵呵」,這就是「法尚應捨」,方達究竟無證。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戒定慧乃是自性本具,只是眾生多生累劫,習氣染濁,無明障覆,故而不顯。若能起般若智慧覺照,則見真心自性本自清淨,本無貪瞋痴三毒,既無身心幻垢,又何來脫落身心幻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何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宴坐水月道場,不離清淨自性,口行心行般若行,清淨之行,行一直心,無滯無礙意清淨,應用隨作身清淨,應語如答口清淨,身、口、意三業皆清淨,不生貪瞋痴,形滅則影滅,無有諸惡業,是真戒定慧。僧燦求懺罪,罪性本空,由妄念而生,妄念如幻,罪性亦如幻。阿難七處徵心尋不得,真心無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三際不可得。罪性如幻,覓罪本徒勞,罪從心起將心懺,但向心中除罪緣,形滅則影滅,如其心然,離假即心真,安住真心,往昔所造諸惡業,一切我今皆懺悔,不復起、不復作,是真懺悔,懺罪竟矣。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影者是業障

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