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詮釋與牧者講道的困境-參加2023全國青年查經營「上山采鑰」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次參加全國青年查經營,真的是收穫滿滿。

感謝上帝恩典,若不是信仁牧師邀請我參與分享,我應該與這個活動無緣,更不會全家參加。

我是去年十月接到同工永宏邀請的,那幾乎是一年前了,真的是很長的籌備期,但因為我其實從沒參加過這類活動,何況還要我參與分享,甚至擔任輔導……話說其他同工都是牧師或讀過神學院,只有我不是神學專業背景……

真的很惶恐,老實說我對於我這次的表現也不大滿意,真的是沒做好準備,不過這是另一回事了,總之我對於能參加真的非常感恩,尤其孩子們也跟著參加,改變非常明顯,這是他們第一次跟我說「明年還想參加」的活動,真的要感謝上帝安排。

不過我想聊一下自己的觀察,作為回饋。

在活動結束的回程,孩子們跟我分享的一個很關鍵的感想就是--這是個感覺很自在的營隊。

這樣說好了,過去他們也參加過不少營隊或課程(很多我也有去),有不少營隊也很歡樂沒錯,唱歌跳舞樣樣都來,但一點都不「自在」。

這一點很關鍵,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因為這是以神學造就為目的的活動,最終成果看的是靈命是否有增長,簡單說,信仰是否有深化。

過去參加這類營隊,基本上就是講員授課的模式,用的課本大多是那種填空式的(對,就連國中都不會這樣上課)。姑且不論講課內容好不好或者授課技巧如何,光教材就很把人幼體化了,一種完全填鴨式的上課系統,有夠無趣的。

說實在的就連主日學都不該這樣教,但這套系統居然是現在全國最流行的,簡直糟糕透頂。

因為那是抖音式教學,只有一堆碎片式的內容,毫無連貫性,徹底去脈絡。

剩下時間就唱歌跳舞,又或者乾脆起乩,一點也不屬靈,只有放縱感官與眼目情慾。

雖然每間教會都會要大家讀聖經,卻沒要大家讀「懂」聖經,實際上,很多教會把讀聖經跟懂聖經切割開來,聖經只是一個用來頌念、死背的東西,但神學教育則完全掌握在傳播者手中,也就是叫你放棄理性不要想,只要去感覺,但你所感覺的,其實是人家傳遞給你的片段資訊。

因此你會看見有教會炫耀他們的會友幾個月就讀完一輪聖經,但說到聖經裡的神學思想,老實說比空白還要糟糕,因為塞了一堆僵化的信條。

對,這些號稱自由的教會,其實是最保守主義的,因為沒有思考也沒有討論,更遑論辯論與顛覆,他們只是弄了一些不大傳統的新潮儀式來取代傳統儀式而已。

這其實才真的是形式主義,但教會真正重要的是傳遞神學內容。

但這也是最難的部份,尤其經過這次營隊洗禮,我原本的困惑在這裡得到證實。

那就是牧師講道真的有夠難。

我這邊說難道不是說要想內容很難之類的,畢竟全世界的拉比、神父、牧師講道一千多年了,根本講不完。

問題在於,台上台下到底要如何應對。

是這樣的,我要承認我從小就不是會專心聽講道的人,因為「本來就不可能每次講的內容我都有興趣」,這一點不管是多有名的講道高手都一樣,我們不可能奢望每次講道內容都剛好是你喜歡的。

聖經內容那麼多本來就不好挑主題了,台下會眾越多,心思也越多,而就算是同一個人,每個禮拜心情也不一樣……

要說聖靈帶領,沒錯,的確是這樣,但也因此牧師講的或許正好會適合台下某人(這種見證我們聽過非常多,我自己也遭遇過),而適合某人,通常也代表「其他人無感」。

對,這很現實,台下的人有人感動有人無動於衷才是實情(偶而出現全都很感動的,十之八九有某些特殊原因,例如嚴重天災後的聚會,大家會共感),畢竟這不是大家挑講題之後來聽的演講,而是例行性聚會。

所以我多少對於這部份比較寬容,也很少直接去討論牧師講道能力好壞(除非我覺得牧師根本講錯了),因為那只是牧師職責的一部分,而且算特別難討好的部份,我大多採鼓勵立場就是了。

這次營隊,因為有很多小組討論,又特別鼓勵批判,各種觀點都可以被提出來,也都被允許,所以大家討論得熱烈,可以看見許多不同觀點,是非常能刺激靈性成長的活動。

但講道很難這樣做,一來做禮拜本來就不是讓人在那邊嘴來嘴去的場合(畢竟禮拜的主角是上帝,任務核心是進行敬拜儀式),二來牧師傳遞的訊息,也不適合太過模擬兩可,因為台下很可能就是有各種困苦需要餵養的人。

是的,有的人想聽的是答案。

我不能說這樣不對,人總有低潮,而牧師角色說的話總會多帶點權威,或者反過來,牧師說的話往往也伴隨責任,因為有人會聽下去。

因此牧師的講道要討好每個人,那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狀況下,牧師與會友之間會形成一種張力,牧師可能會思考會眾想聽什麼,而會眾則期待著能聽到自己想聽的。

主導性強的牧師或許會事先設定長期議題,例如依聖經章節進度之類的,再搭配節期有特別講道,但很多時候我們也看不大出來牧師有規劃特定主題就是了。

這樣的確會造成神學造就上的斷點,而也的確很多教會會把神學造就與牧師講道分開,變成要另外上課,我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或許就是發現講道本身無法變成有效傳遞神學的「課程」。

我必須承認我也沒好的解答,畢竟變成「課程」(例如這次參加的查經營),可能有些人又要心生恐懼了,畢竟想上課的人恐怕沒那麼多,更多人只想接受餵養,但好的課程要鼓勵思考。

這的確是兩難,會眾的多樣性造成這種困擾(長老教會這種百年老店自然在多樣性上面更加豐富),但這不啻也是一種機會,因為「多樣性」本身正是神學進化的根基,只要能適當引導批判思考,教會的活力就能真正得到開展。

蹦蹦跳跳不叫活力,這我絕對要強烈的提出,那只是一種包裝過的儀式主義,實際上這類教會裡的保守主義更強,只是用「合一」這種話術掩蓋了「人為威權」的事實,是一種靈性上的退化。

因為沒有「思考」。

但主日崇拜的講道要如何能夠辦到促進思考,而非單純傳遞訊息,這恐怕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了。

我還沒想出什麼來,只好繼續想。

各位有想到什麼嗎?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前到屏東中林教會聚會,牧師提到一個很少人會當成講道主題的章節,是記載在約書亞記第9章的內容,這裡面提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一路全都是屠城處理,不留活口,因為上帝要求以色列人要將當地的居民全數剿滅,不過也提到可以跟地界之外的國家簽下合約。因此基遍人(住在迦南地範圍)為了求生存,用了計謀,裝
是這樣的,我今年會參加全國青年查經營「上山采鑰」,參與座談會並擔任輔導,所以當然要是先做一些功課。 這次的主題是馬太福音的山上寶訓,也就是馬太福音5-7章的部份,但主要是八福的部份。 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這個連結(信望愛聖經網站),我這邊就不摘錄,畢竟這邊只是個行前分享,而且不同譯本的內容「差異不
「復活」是基督宗教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非常特別,因為「靈魂不滅」是大多數宗教的核心思想,不管你死後會去哪裡,總之靈魂不會消滅。 簡單說,就是不希望自我消失。 如果自我不會消失,那麼復活又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復活就是你會重新以「擁有肉體的方式活過來」 。 這不是投胎喔!要區分清楚,因為復活
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但我因為前幾天又聽見這個說法,就來聊一下。 有人說,死去親人是「當天使去了」。 先說結論:「錯了」。 當然,這是基督教的回答,你不見得要相信,但就「天使」這個專有名詞來說,所有的一神教都是這個答案(猶太教、天主教、回教、新教),簡單說,人不會變天使,不論死活。 不過,這種
五餅二魚是很有名的聖經故事,聽過得人很多,但這個故事的意義在哪裡呢?  為了避免有人不知道,我還是稍微簡述一下故事內容。 一日耶穌在某處講道(詳細位置不確定,但可能伯賽大到迦百農之間或附近,總之在加利利湖西北岸),當天聚集了非常多人(光男丁就五千,若連婦女與小孩算,應該有上萬甚至兩萬,總之比71
七月一日,老爸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畫展有場紀念畫冊發表會,原本我是沒特別打算北上參加的,想不到一場意外讓我們全家都上去。 是這樣的,我爸設計二二八紀念碑之前,其實早因為長期參與黨外運動被盯上了,後來當了民進黨初代黨員,還接幹部,又常繪製各種文宣,自然被視為必須除掉的麻煩人物。 設計二二八紀念碑之後更
日前到屏東中林教會聚會,牧師提到一個很少人會當成講道主題的章節,是記載在約書亞記第9章的內容,這裡面提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一路全都是屠城處理,不留活口,因為上帝要求以色列人要將當地的居民全數剿滅,不過也提到可以跟地界之外的國家簽下合約。因此基遍人(住在迦南地範圍)為了求生存,用了計謀,裝
是這樣的,我今年會參加全國青年查經營「上山采鑰」,參與座談會並擔任輔導,所以當然要是先做一些功課。 這次的主題是馬太福音的山上寶訓,也就是馬太福音5-7章的部份,但主要是八福的部份。 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這個連結(信望愛聖經網站),我這邊就不摘錄,畢竟這邊只是個行前分享,而且不同譯本的內容「差異不
「復活」是基督宗教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非常特別,因為「靈魂不滅」是大多數宗教的核心思想,不管你死後會去哪裡,總之靈魂不會消滅。 簡單說,就是不希望自我消失。 如果自我不會消失,那麼復活又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復活就是你會重新以「擁有肉體的方式活過來」 。 這不是投胎喔!要區分清楚,因為復活
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但我因為前幾天又聽見這個說法,就來聊一下。 有人說,死去親人是「當天使去了」。 先說結論:「錯了」。 當然,這是基督教的回答,你不見得要相信,但就「天使」這個專有名詞來說,所有的一神教都是這個答案(猶太教、天主教、回教、新教),簡單說,人不會變天使,不論死活。 不過,這種
五餅二魚是很有名的聖經故事,聽過得人很多,但這個故事的意義在哪裡呢?  為了避免有人不知道,我還是稍微簡述一下故事內容。 一日耶穌在某處講道(詳細位置不確定,但可能伯賽大到迦百農之間或附近,總之在加利利湖西北岸),當天聚集了非常多人(光男丁就五千,若連婦女與小孩算,應該有上萬甚至兩萬,總之比71
七月一日,老爸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畫展有場紀念畫冊發表會,原本我是沒特別打算北上參加的,想不到一場意外讓我們全家都上去。 是這樣的,我爸設計二二八紀念碑之前,其實早因為長期參與黨外運動被盯上了,後來當了民進黨初代黨員,還接幹部,又常繪製各種文宣,自然被視為必須除掉的麻煩人物。 設計二二八紀念碑之後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褪下了營隊活動的那層外衣,我們便可以看到,前述的那個所謂「無形的東西」,其實能夠被放進所有種類的人際互動。無論你是否有什麼明確想要傳達的主題,考慮到對方感受的陪伴會成為整個互動的基礎;也唯有當互動中存在著這種考慮,這段關係與互動形式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地向未來延續。
……當見到現在人人也說要實踐自己的夢想,那管具天份不具天份、要努力或不用努力、適合自己或不適合、是否需要附上很多代價、或會否影響身邊人……,總之都鼓勵人們一定要追夢的時候,我想追夢開始變得太濫了。有時我們過份追捧追夢這行為卻又完全沒理會現實是一個大問題,當然若只顧現實而不敢去追夢也是可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深知:「知識的取得,不表示已落實在生命」,所以我們夫婦倆雖然界受過神學裝備,仍然加入養育班,而且是懷著戰兢的心理,絶不願虛應故事,敷衍了事。第一次拜讀金聖坤牧師《豐盛生命的故事》, 知悉〔豐盛教會〕不衹在韓國,就是世界各地,都公認是一所最健康的教會。
Thumbnail
為了要讓道親有一個規律且正常的學道時間,班務組特別懇請張漳銘點傳師慈悲連續三週為大家講解「心經」,果然學弟妹一本學道初衷精進的來上課,真是讓後學感動啊!在「因為你因為我」的帶動唱揭開序幕,又有學弟吉他善歌的課前活動,使得課前活動歡樂不止。   今天點傳師慈悲,以時勢的考驗來反問大家,是否有感受到
Thumbnail
2023/1/12終於開始參加查經班。之前就有提過,我覺得我適合「查經班」,不太適合「幸福小組」的模式,只是講歸講,這麼久以來,還是沒有參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褪下了營隊活動的那層外衣,我們便可以看到,前述的那個所謂「無形的東西」,其實能夠被放進所有種類的人際互動。無論你是否有什麼明確想要傳達的主題,考慮到對方感受的陪伴會成為整個互動的基礎;也唯有當互動中存在著這種考慮,這段關係與互動形式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地向未來延續。
……當見到現在人人也說要實踐自己的夢想,那管具天份不具天份、要努力或不用努力、適合自己或不適合、是否需要附上很多代價、或會否影響身邊人……,總之都鼓勵人們一定要追夢的時候,我想追夢開始變得太濫了。有時我們過份追捧追夢這行為卻又完全沒理會現實是一個大問題,當然若只顧現實而不敢去追夢也是可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Thumbnail
事實上平信徒來自各行各業,不少人其實都在各自的領域擁有傑出的才華和能力。韓國豐盛教會的最大「翻轉」,就是「主客異位」;將平信徒才華開掘出來,並把他們建造為「燦爛的服事者」,他們會自動從觀眾席走下來,在教會運動場擔當主角。豐盛教會正是如此展開的,這也是豐盛教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深知:「知識的取得,不表示已落實在生命」,所以我們夫婦倆雖然界受過神學裝備,仍然加入養育班,而且是懷著戰兢的心理,絶不願虛應故事,敷衍了事。第一次拜讀金聖坤牧師《豐盛生命的故事》, 知悉〔豐盛教會〕不衹在韓國,就是世界各地,都公認是一所最健康的教會。
Thumbnail
為了要讓道親有一個規律且正常的學道時間,班務組特別懇請張漳銘點傳師慈悲連續三週為大家講解「心經」,果然學弟妹一本學道初衷精進的來上課,真是讓後學感動啊!在「因為你因為我」的帶動唱揭開序幕,又有學弟吉他善歌的課前活動,使得課前活動歡樂不止。   今天點傳師慈悲,以時勢的考驗來反問大家,是否有感受到
Thumbnail
2023/1/12終於開始參加查經班。之前就有提過,我覺得我適合「查經班」,不太適合「幸福小組」的模式,只是講歸講,這麼久以來,還是沒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