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荷包失血的思考謬誤」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書是2014年8月由商周出版的翻譯書,兩位作者以日常生活的角度,透過輕鬆、易懂的財經文字,以八篇共計59個秘訣來教導讀者,如何緊守荷包,並且聰明消費。

閱讀之後,我覺得是將”行為經濟學”,以生活上的實例讓我們瞭解,同時提出相關的觀念或是行為偏差,最有趣的是,在每個秘訣的最後,都有破解的溫馨提示,受益良多外,對於我這個當初經濟學成績不怎麼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在閱讀期間其實也是分了好幾次才看完,有時會停下來思考自己有沒有這種消費上的”謬誤”,但有時也好像正中下懷,讓自己荷包失血,例如:內容提及顧客買電視這部份,作者認為”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就是個非常嚴重的思考謬誤。

銷售員通常都會善用這個技巧,讓顧客心甘情願的掏出錢來,而且比走進店裡前顧客心目中的預算金額要高。記得前一陣子家中需要更換電視,上網查詢一下我心中產品的預算是2萬元,當我走進店裡時,電視銷售員先介紹了一台5萬元的產品,此時我提出想看接近2萬元的,銷售員馬上介紹給我,同時,還介紹了一台3萬元的電視。

此時,我突然覺得5萬元的價格變成了心中的基準,自己原先的2萬元怎麼感覺太便宜了,最後我買了一台3萬元的電視。天啊,這不就讓我荷包大失血的思考謬誤嗎?如果我不要受到銷售員的影響,堅持自己的想法,就不會預算爆表了。

另一個有趣的論點是”大鈔效應”(denomination effect),作者引用一句墨西哥諺語:每個人都應該要照顧好自己的零錢,至於大面額的鈔票會自己照顧自己。意思是說,一張1000元台幣與十張100元台幣的鈔票同時放在皮夾內,我們通常會比較捨得拿出一張100元台幣的鈔票,如果一下子要拿出一張1000元台幣鈔票花用,大部份的人都會心痛一下,但大鈔效應的思考謬誤是,其實總資產數是一樣的,不能因為只是100元,就覺得沒關係,先花下去吧,反正還有900元,那麼很容易產生消費行為,這個錯誤的認知,會在花錢時過於慷慨導致超出預算。

作者提出的破解方法是,如果想存錢,最好皮夾內都放大額面鈔,但如果想犒賞自己,那就把它換成硬幣,另外,如果想要嚴格控管自己消費習慣,最好不要用信用卡或現金卡,換句話說,就是任何一筆消費都是用現金支付,這樣就可以杜絕因使用信用卡,有可能產生的循環利息,如此一來,時下流行的”山道猴子”們也許少一些吧。

我雖然使用信用卡,多年下來僅遵守有多少錢、花多少錢的原則,絕不超額支出,每期帳單必定全額繳清,負擔不起的消費絕對不刷卡,維持自己的財務狀態是正值,這點由其在中年之後非常重要,必竟財務狀況穩定,身心也會跟著安適,作者的論點,我間接的也感受到這樣的堅持是正確的。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以上是本書的讀後心得,摘錄一二與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 Wang's 自我療癒小天地
5會員
112內容數
這是個人過往生活經驗的感受與分享,人生都不是順遂的,跌倒想辦法爬起來,期許自己是這樣的人。
2025/04/27
願你盡早學會善待自己
2025/04/27
願你盡早學會善待自己
2025/04/14
法律是冰冷的,人心是溫暖的.
2025/04/14
法律是冰冷的,人心是溫暖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剛剛買的東西或投資,轉眼間就後悔了,心裡OS:「我到底是怎麼了?」其實呢,我們的大腦有些隱藏的小陷阱,會讓我們做出一些不那麼聰明的金融決策!不用擔心,我們一起來看看背後的原因,還有怎麼避免掉進這些陷阱吧!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剛剛買的東西或投資,轉眼間就後悔了,心裡OS:「我到底是怎麼了?」其實呢,我們的大腦有些隱藏的小陷阱,會讓我們做出一些不那麼聰明的金融決策!不用擔心,我們一起來看看背後的原因,還有怎麼避免掉進這些陷阱吧!
Thumbnail
此書真的直話直說,講述銀行高層施壓基層員工,銷售昂貴手續費的商品給客戶,尤其是針對熟客戶、只懂定存的銀髮族,這點幫助我更了解銀行、券商、保險的內部運作和銷售話術,作者二位雖然是日本人,書中還是會標示台灣有對應的金融商品與機構,值得參考與借鏡,這裡就不贅述利益的黑暗面,往後要更加留意手續費的細節。
Thumbnail
此書真的直話直說,講述銀行高層施壓基層員工,銷售昂貴手續費的商品給客戶,尤其是針對熟客戶、只懂定存的銀髮族,這點幫助我更了解銀行、券商、保險的內部運作和銷售話術,作者二位雖然是日本人,書中還是會標示台灣有對應的金融商品與機構,值得參考與借鏡,這裡就不贅述利益的黑暗面,往後要更加留意手續費的細節。
Thumbnail
閱讀日記「金錢心理學」更加懂了錢錢! 以前看過的「快思慢想」把行為經濟學講的很廣也夠深,這一本書跟這一本書大部分都重複,只是講的深度比較深⋯口氣也比較輕鬆,舉例說明也很容易讓人明天!教的東西你一定會遇到⋯超商最喜歡了⋯大企業就是用壓低薪資,再用行為心理學騙你的錢⋯常常看到的有! 1.定錨效應:任何一
Thumbnail
閱讀日記「金錢心理學」更加懂了錢錢! 以前看過的「快思慢想」把行為經濟學講的很廣也夠深,這一本書跟這一本書大部分都重複,只是講的深度比較深⋯口氣也比較輕鬆,舉例說明也很容易讓人明天!教的東西你一定會遇到⋯超商最喜歡了⋯大企業就是用壓低薪資,再用行為心理學騙你的錢⋯常常看到的有! 1.定錨效應:任何一
Thumbnail
如果你皮夾裡的現金相同,20張100元的紙鈔,會比一張2000元鈔票更容易花掉。在經濟學中,這就叫做「大鈔效應」
Thumbnail
如果你皮夾裡的現金相同,20張100元的紙鈔,會比一張2000元鈔票更容易花掉。在經濟學中,這就叫做「大鈔效應」
Thumbnail
知道嗎?有時候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卻是別人在操控著你的思考。 上面那句話,我想有稍微接觸一點行銷的都能夠體會,從漏斗行銷,根據各種不同的推廣面向去增加潛在客戶的好感;到實際販售面的促銷、折扣、限時限量,無一不是在在客戶玩心裡戰,就是為了讓自己手上的商品,到需要它們的人手裡,然後貢獻出他們的金錢。
Thumbnail
知道嗎?有時候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卻是別人在操控著你的思考。 上面那句話,我想有稍微接觸一點行銷的都能夠體會,從漏斗行銷,根據各種不同的推廣面向去增加潛在客戶的好感;到實際販售面的促銷、折扣、限時限量,無一不是在在客戶玩心裡戰,就是為了讓自己手上的商品,到需要它們的人手裡,然後貢獻出他們的金錢。
Thumbnail
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是人類的普遍特徵。 常常逛電商網站的我,非常同意這句話。 不只是電商,我們的消費文化總是驅使我們掏出口袋的錢,購買一些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商人與企業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心理,處處設下陷阱讓我們心甘情願的把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後結帳。 金錢心理學這本書介紹了幾個消費時的心理現象,
Thumbnail
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是人類的普遍特徵。 常常逛電商網站的我,非常同意這句話。 不只是電商,我們的消費文化總是驅使我們掏出口袋的錢,購買一些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商人與企業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心理,處處設下陷阱讓我們心甘情願的把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後結帳。 金錢心理學這本書介紹了幾個消費時的心理現象,
Thumbnail
「我可以抗拒誘惑以外的任何東西。」- 劇作家 王爾德 ( Oscar Wilde ) 「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這句話俗話真是深植人心,當你需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金錢,你就和金錢結下不解之緣。本書作者 丹‧艾瑞特 ( Dan Ariely ) 是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而 ......
Thumbnail
「我可以抗拒誘惑以外的任何東西。」- 劇作家 王爾德 ( Oscar Wilde ) 「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這句話俗話真是深植人心,當你需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金錢,你就和金錢結下不解之緣。本書作者 丹‧艾瑞特 ( Dan Ariely ) 是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而 ......
Thumbnail
最近五倍券的議題正夯,所有商家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出折扣優惠吸引人。當然在非常時刻,商家用著極其優惠的方案吸引我們。"折扣"這件事情真的是對於商家與顧客的競合關係中,真的是「傷敵一百,自損三千」的策略嗎?作者Dan Ariely是研究行為經濟學的教授,正是在研究這些人們看似理性卻不合邏輯的購物行為
Thumbnail
最近五倍券的議題正夯,所有商家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出折扣優惠吸引人。當然在非常時刻,商家用著極其優惠的方案吸引我們。"折扣"這件事情真的是對於商家與顧客的競合關係中,真的是「傷敵一百,自損三千」的策略嗎?作者Dan Ariely是研究行為經濟學的教授,正是在研究這些人們看似理性卻不合邏輯的購物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