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心理學] 閱讀筆記 | 花錢的五大陷阱與破解

2021/12/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是人類的普遍特徵。
常常逛電商網站的我,非常同意這句話。
不只是電商,我們的消費文化總是驅使我們掏出口袋的錢,購買一些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商人與企業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心理,處處設下陷阱讓我們心甘情願的把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後結帳。
金錢心理學這本書介紹了幾個消費時的心理現象,為什麼看到特價的時候我們會蠢蠢欲動、為什麼月底收到信用卡帳單才發現花了這麼多錢。很多時候不是你真的不夠自制(有時候是啦),而是商家那一方有一群專家在瓦解你的自制力。
我從書中挑了五點自己很有共鳴的消費陷阱跟大家分享,看完不一定能讓人馬上把購物車的東西刪除,但至少能讓你在想衝動購物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真的需要這個商品,還是被操弄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1. 相對性:凡事都是相對的

應該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吧:在逛街的時候看到某樣商品在打折,對我們的吸引力馬上大增。打折前後的價差越大,我們的血脈越是噴張,想拿商品去結帳的衝動越大,不管這個商品我們原先是不是想要,也不管打折後的價格是不是真的有比較便宜。
但書中提及「在許多促銷活動中,原本的『正常價格』其實是先被膨脹了,再提供『特惠價』來吸引消費者,但實際上,降低後的價格與別處的售價無異」,我們都落入了商人設下的「相對性」這個陷阱。
相對性是導致我們用根本與實際價值無關的方式來評估價值的最主要影響力之一。
因為我們難以評估商品的價值,只好拿他跟相似的商品,甚至商品之前的版本去做比較,一比之下價格便宜好多!於是我們被激發了購買的衝動。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看到一個特價時,我們不應該考慮原先的價格是多少,或是我們省下多少錢,應該考慮的是實際上要支付多少錢。
另一個關於相對性的陷阱容易發生在大額的消費上。例如購買房子時,那些家具跟裝潢的開銷感受上少了許多,但其實仍是一大筆數字。或是在旅遊時能接受比較貴的食物,因為相較於我們花在整趟旅程的數千數萬元,食物的花費低上許多,即使觀光區的食物往往貴到不行。
「因為用花錢百分比來看,那些額外支出很小啊。」作者幫我們提出了這個疑問,同時也給出解答:
但一塊錢就是一塊錢,不論花在什麼東西上,或是做了什麼事。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對於較大、較複雜的消費,可以把各項費用分開來考慮。也就是說,當我們購買有許多附加選項的東西時,例如一部車子或一棟房子,應該把每一個附加選項分開評估。

2. 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在我個人的理解其實指的就是「做預算」,蛤?做預算也會有陷阱嗎?
善用預算的確可以幫助我們作出許多消費的決定,書中也提及「當我們為了簡化而做出劃分時,就不需要在每次花錢時,都思考整個機會成本的世界,那樣太累了!」。舉個例子,就是我們不用在每次想看電影時,都去換算這筆錢可以買幾個便當、或是這筆錢相當於我幾個小時的工作薪資。
預算是個好用的理財工具,但問題出在: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對每一塊錢所賦予的價值通常不同
書中舉了個例子,如果我們得到額外收入(像是在路邊撿到錢,或是從電商平台收到一張禮物卡),更可能會拿去買平常不會買的東西。比起透過辛苦工作賺的錢,我們傾向輕率的花用這些意外之財。
聽起來合乎情感,但不管我們獲得這筆錢的方式輕不輕鬆,不管我們將要把錢花到哪裡,這些錢實際上全都屬於「我們的錢」這個總帳戶,一塊錢就是一塊錢,沒有什麼不同。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即時我們做出了預算,仍然會用各種創意把支出歸到不同的心裡帳戶。當我們花了一筆可觀的金額在餐廳用餐,這筆錢應該可以放到「慰勞自己」的預算,而不是「食物」這個預算吧!這樣彈性記帳的方法被社會學家稱為「可塑心裡帳戶」。
當我們容許自己含糊不清地分類支出時,當我們發揮創意把支出歸類到不同的心理帳戶時,就是在玩弄我們的可塑心理帳戶。
總歸來說,心理帳戶讓我們對每一塊錢賦予的價值不同,花費方式也跟著不同。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當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揮霍特定「類別」的錢時(只因為心理上把錢歸為「獎金」或「贏得的錢」而感覺可以揮霍時),必須暫停下來,提醒自己,這仍然是「我們的錢」,錢就是錢,無分類別。
但書中也提及,如果正確使用預算規劃這項工具的話,的確是可以幫助我們大致維持想要的用錢方式的。

3. 花錢之痛

在所有不理性、混亂的用錢方式當中,花錢之痛堪稱是最棘手、最不祥的一個。
花錢之痛是什麼呢?書中是這樣定義的:所謂「花錢之痛」,指的是當我們付款時,感受到某種版本的心痛。在餐廳吃完一頓大餐之後,掏出錢包裡幾張千元大鈔付錢,很心痛對吧?
但當我們使用信用卡付費時,好像就沒有這麼心痛了。
科技的發展推出了許多「幫助」我們減輕花錢之痛的產品:信用卡、電子支付、手機轉帳,錢的流動就只是螢幕上數字的增減,滿足了我們逃避痛苦的本能。但這樣減緩花錢之痛其實治標不治本,甚至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
這些電子產品不只降低我們對付錢的注意力,也錯開了享樂跟付錢的時間點,讓我們購買了更昂貴的產品而不自覺。即使我們正在刷卡付錢,也常常對花費的金額印象模糊,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花錢。
沒有意識到花錢,堪稱是企業愈來愈熟稔於引誘眾人避開花錢之痛的手法中最嚇人的一點。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維持一些花錢之痛,能使我們在購買前暫停一下,考慮是否該在此時花這筆錢,幫助我們考慮機會成本。只要我們意識到為了逃避痛苦所做出的選擇,就能夠正確看待、評估這些痛苦,限制它們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在少數特殊情況下,降低花錢之痛並不是壞事。例如在享受蜜月旅行時,太多的花錢之痛讓人時時都要為錢操心,會大大破壞旅遊的體驗。

4. 所有權感 - 敝帚自珍效應

自家的小孩最可愛,這句話也可以應用在擁有的物品上。我們往往高估自己擁有東西的價格,擁有一件東西的「所有權感」,也會讓我們難以捨棄不應該買的商品。
當要賣掉自己的房子時,估的價格通常會比買家願意付出的價格更高,因為住過的回憶讓我們主觀感受上提高了房子的價值。免費試用串流服務一個月之後之後不想取消?那是因為我們已經產生了擁有觀看權利的所有權感。
甚至是不曾擁有的東西,在試用或是接觸一個商品夠久,也會產生「虛擬」的所有權感,僅僅是在腦中想像使用商品的畫面,就會讓我們更傾向把它買下來。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我們應該當心廠商、店家或銷售人員提供的試用與促銷,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我們「擁有」某樣東西,評價就會提高,變得更難捨棄

5. 期望和儀式感

我們在消費時所做的儀式,使得整個體驗變得更特別。
儀式感會影響我們使用商品的體驗,對於商品的描述或者我們對商品的期望也都會影響我們的評價,即使商品本身並沒有改變。
於是菜單上華麗的菜餚名稱,讓我們花上更高的價位享用一份餐點,我們對品牌的期望,也改變了我們對商品品質的認知(蘋果信仰!)。
有趣的是,跟前面幾個陷阱不同,期望跟儀式感是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體驗的,因為有期望、因為有儀式感,所以能感受到更好的體驗,一點一點的造就更好的生活品質。
但是,自己營造儀式感而改善體驗,跟他人操弄我們的期望,讓我們用更高的價格消費,是不同的兩件事。我們利用自己的期望沒有問題,但當他人利用這個心理現象時,就要小心是不是掉入陷阱了。
> 怎麼破解
書中建議:被他人操縱或自我操縱,由我們選擇。我們不想不情願或不察地被人操縱,但我們可以選擇被人操縱,或是設計一種機制自我操縱。(說白話一點就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營造期待與儀式感,但是別人利用你的期望營造出花更多錢的氛圍時,你就要小心了!)

小小總結

除了上面列的五點,書中還有提到更多更多的陷阱來操弄我們不堅強的自制力,現實生活中是真的充滿了這麼多陷阱讓我們花掉更多的錢。
但是一旦我們瞭解為什麼我們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就能依此修正,找出理性消費的方法。我很喜歡書裡作結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我們可以變得更加覺察、了解本身的限制,設計出一些專屬於自己的方法加以修正偏誤,管控我們的財務決策,使我們珍貴、有限但無價的生命,天天變得更富有。

書籍介紹

本文有部份摘錄自 《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並加入個人想法整理成文章。
原書作者: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Dan Ariely, Jeff Kreisler),譯者李芳齡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透過下列連結選購或取得更多資訊 😃
- Readmoo 連結
- 博客來連結
大三開始從材料系轉跑道,現在達成過去憧憬的職涯目標,目前在新加坡美商當軟體工程師。寫職涯觀察、寫生活、寫書摘、寫一路走來,總之下班後隨性寫點東西,不定期更新,歡迎留言聊天交流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