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抗拒誘惑以外的任何東西。」- 劇作家 王爾德 ( Oscar Wilde )
忻人 為什會想讀這本書?
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均很吸引我,先前讀完《致富心態》,我就迫不及待的讀起《金錢心理學》這本書,《致富心態》主軸在於建立適合市民小眾的理財與投資觀念,並由心態上做調整,偏向儲蓄和投資方面,然而與生活日常最相關的,無非就是花費有形、無形資產,在數位時代的現今,稱作金錢 ( 貨幣 ) ,隨著科技的多元發展,光是付個錢就能有 N 種方式,卻也導致心理有不同的感受,身為隨時在花費的現代人,也是位行銷人,對於金錢上的心理,更是不能錯過本書嘍。
《金錢心理學》
「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這句話俗話真是深植人心,當你需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金錢,你就和金錢結下不解之緣。本書作者 丹‧艾瑞特 ( Dan Ariely ) 是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而 傑夫‧克萊斯勒 ( Jeff Kreisler ) 喜劇與專欄作家,兩位作者的結合可是合作無間,整本書透過幽默的口吻來闡述各種金錢對於人的心理影響,所產生不同的結果,並藉由日常的案例來作比較,讓人更能體會日常受到金錢影響的不同情境。
三思而後行
如何建構穩定的財務架構?作者建議務必將「機會成本」納入財務決策中,當你現在決定購買某樣商品或做進行投資時,勢必這部分的金錢將無法另行使用,若沒有先進行思考,並將機會成本納入考量,做出的決策通常都不適最佳解,甚至提高用錢風險,現今的信用卡、虛擬支付等便利工具,更加深判斷的難度。
金錢就是金錢
當你從口袋拿出 100 元,客觀來說就是 100 元的價值,但我們的心理帳戶 ( mental accounting ) 將會影響這「100元」的價值,書中舉了賭博的例子,假設拿了這 100 元前去賭場試手氣,憑著過人的運氣,賺了 3 億元,但最終還是全輸了,但我們還是覺得只輸了 100 元本金,因為這是我將這 100 元與 3 億元分別放到不同的心理帳戶,100 元是「我的錢」,3 億元則是「贏來的錢」,顯示我們對於金錢的價值並不客觀也不理性,具有瑕疵的心理帳戶模式,將影響我們對於金錢的使用。
價值的迷思
當走進超商,想買瓶飲料,是否有發現不同品牌,但飲料的價格都接近或相同,而也已經先設定要買 35 元的飲料,因為我們已由過往的經驗先做了價值判斷,陷入了定錨效應 ( anchorion effect ),當要購買某件商品時,會先查看建議售價,這是商人先給你下的第一個定描暗示,你則會用此價格進行價值判斷 (品牌、價格等 ……),再做購買決策,一但有了好的結果,往後你將持續自我因循 ( self-herding ) 同樣的判斷。
人是不理性且自我感覺良好的生物,當對於越不熟悉的商品,將越仰賴定錨,所以切記,別輕易被建議售價、折扣、綁售等銷售手法給混淆,務必將「機會成本」與「自身預算」納入決策之中,能降低當下思考的偏誤。
免費的最「貴」
現今許多商品或服務都推出極低價與免費的促銷模式,來吸引消費者試用,試用期甚至有到 1~3 個月不等,並且隨時可以停止使用,這不是商人的佛心噴發,而是透過此手法能產生「虛擬所有權」 ( virtual ownership ) 感,當你習慣了某樣商品或服務,就能強化繼續使用的動機,若還是鐵石心腸要取消時,勢必就會拋出一個優惠方案來勸你別按下取消按鈕,最終你還是按了取消,但你的個資和喜好已納入了對方的資料庫,所以美好的廣告印象、刺激痛點的動心文案與低價試用策略,都一步步增加我們的虛擬所有權感,讓我們更難承受失去時的感受,免費就有代價。
花錢之痛
當你口袋金錢有限,要從錢包付款時,還真的有點難受,導致花錢之痛的兩個因素,一是錢離開的時間和我們使用東西的兩者時間差,二是我們對付款本身的關注程度,我們為了減輕承受這樣的痛苦,信用卡、虛擬支付與自動轉帳恰巧成為最好的花錢幫兇,藉由這些便利的工具,大幅降低親自從荷包掏錢付現的痛苦,也能先享受體驗商品,付錢時也是銀行自動扣款,所以如果你要控制你的荷包,還是多付現金,會更好管理金錢,反之你想要好好的享受,就先預付款項,避開花錢之痛。
貴就是好?
市場的商品眾多,我們無法擁有評估每項商品價值的能力,並在缺乏其他價值線索時,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傾向用價格來推斷價值,這也落入了定錨效應,當你付出了較昂貴的價格,自然會對該商品的評價提升,雖然價格和品質不一定有直接的相對關係,但其中的品牌形象、象徵尊貴等隱性的價值,促使我們喜歡較昂貴的商品,如果有一天奢侈品牌低價出清,你還會懷疑是否為正牌或是瑕疵品。
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曾經有一款「 I Am Rich」的 APP,售價為 999.99 美元,在被下架前共有 8 人付款,這 APP 只會顯示你很富有這幾個字,其他功能都沒有,只能證明你很富有,所以實際情況,價格往往影響我們的判斷,甚至讓我們賭一把試試。
我該如何運用這本書?
本書能了解我們對於金錢的偏誤,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認清人有多麼不理性,生活在現今,我們無法擺脫金錢,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刺激消費的行銷手法,便利的付款工具,讓我們輕易的花費,甚至享受其中,而改善之道就是增加自制力,與未來自己建立情感連結,要是當下我做了決策,未來的我會變得怎樣,並加上明確日期,透過這樣的模式,我們會更謹慎去處理金錢,畢竟我們不會想去傷害未來的自己。
作者也建議多使用現金,或是自動轉帳儲蓄的方式,來控管金錢,避免過於輕鬆的付款,讓戶頭的錢越來越少,甚至可以增加「罪惡感」,將錢存到孩子的升學基金,或是採用定存的方式,藉由罪惡感與損失之痛來促使存錢與財務規劃。
後見:停下來,想一想
身為行銷人員,對於書中舉的例子很有感觸,良好的行銷策略能為商品提升價值,提高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將消費者在購買途徑上的阻礙一一排除,但是對一般市井小民而言,如果僅單純順從慾望而進行消費,將導致購買不實用、不需要或超過自己能力的商品,造成財務困境,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因此在消費時,替自己喊個暫停,好好與未來的自己對話,當下的金錢行為,是否能為未來的自己提供正面要素 (價值),再做最終決策,別一時被廣告和價格吸引而購買,也請切記:人是不理性的生物,別受一時衝動所害。
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不吝給予愛心、收藏或分享,忻人 感謝你的鼓勵,我將持續分享書籍與見解。
閱讀回饋 ( 購書回饋所得將全數捐贈 家扶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