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讀書_《兩撇喙鬚醫生—賴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讀這本《兩撇喙鬚醫生—賴和》以前,

我們先聊聊什麼是「文學」?

很巧的,

上週六在桃園市圖聽了柯倩華老師的演講〈圖畫書的文學之美〉,

引用柯老師的一段話:「文學引領兒童理解人性的內涵及人生的處境。」

人生的處境構成了故事的情境,

人性的內涵建構了角色的豐滿度。


似乎有點難以理解,我們舉個例子:

如果有個男孩對女孩說:「我想和你睡覺。」

應該會被女孩甩一巴掌,

但以「文學式」的角度出發,

可以這麼說:「我想和你一起看清晨的日出,

迎接每天的第一縷陽光。」

是不是就好了點?

所以我們可以將「文學」理解為:

是一門把文字加上想像和思考的學問。


那麼,

我們回到這本《兩撇喙鬚醫生—賴和》,

主角賴和出生在日治臺灣的時代,

小時候進入當時的「公學校」讀日本書。

十六歲時,

考進臺灣總督醫學校接受醫學訓練。

換句話說,

賴和受了日本文化和現代醫學知識的洗禮。


raw-image

很喜歡這一頁的呈現,

以《維特魯威人》的構圖呈現,

《維特魯威人》是藝術和科學的完美結合,

經常被視為文藝復興盛期的原型代表,

和被稱為「新臺灣文學之父」的賴和相當契合。

此外,

天地放了賴和在臺灣總督醫學校的同學們,

裡頭不乏我們聽過的人名。


賴和畢業、結婚後,

在自己的故鄉彰化市仔尾開設賴和醫院。

他對貧窮、弱勢的人特別照顧,

也因此有「彰化媽祖」、「和仔仙」的美名。


raw-image

賴和除了是位醫生,也是一個文學家,

他在廈門行醫的時候,

深受「新文學運動」的影響,

他寫白話文小說、白話文詩,

他的作品中傳遞了當代臺灣人民的生活,

表達了對老百性的不捨,

也對當代社會的黑暗做出忠實的批判,

後來,他創立臺灣民報的文藝欄,

更擔任主編一職,

也讓白話文學的花越開越多。


在《兩撇喙鬚醫生—賴和》這本書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藍色和黃色,

對比強烈,給人滿滿的能量感。

此外,

作者對書中圖像的安排也很值得細思,

多處都有著不同的象徵和含義。


全書的文字並不多,

但卻傳遞了賴和的一生。

以臺文來創作「新臺灣文學之父」的繪本,

非常特別卻又有種很「麻」(貼合)的感覺。

臺文是這樣的,

有些臺文可能簡單一個詞可以傳達的情感,

換成華文可能要用許多的形容詞來表達。

而這本臺文繪本恰恰很好的傳遞賴和的一生,

也表達了賴和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我很喜歡讀名人的傳記,

尤其是繪本,

可以精簡濃縮一個人的精華,

這是我第一本臺灣人的名人繪本,

在購買這本繪本前,

我甚至不認識賴和是誰?

「臺灣新文學」又是什麼?

透過這本繪本,我查找了一些資料,

認識了當時這塊土地上的一些人、事、物,

我想,這就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讓人感動,也讓人產生認同。



raw-image

對了,如果不懂臺文,

也別害怕,

書裡附了一份「臺灣民報」仿版,

附上了全書的華文翻譯,

還有賴和的年表等資料,

非常貼心。



《兩撇喙鬚醫生—賴和》

作者|黃郁欽

出版|大塊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9會員
455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Thumbnail
2025/04/30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Thumbnail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讀這本《兩撇喙鬚醫生—賴和》以前, 我們先聊聊什麼是「文學」? 很巧的, 上週六在桃園市圖聽了柯倩華老師的演講〈圖畫書的文學之美〉, 引用柯老師的一段話:「文學引領兒童理解人性的內涵及人生的處境。」 人生的處境構成了故事的情境, 人性的內涵建構了角色的豐滿度。 似乎有點難以理解,
Thumbnail
在讀這本《兩撇喙鬚醫生—賴和》以前, 我們先聊聊什麼是「文學」? 很巧的, 上週六在桃園市圖聽了柯倩華老師的演講〈圖畫書的文學之美〉, 引用柯老師的一段話:「文學引領兒童理解人性的內涵及人生的處境。」 人生的處境構成了故事的情境, 人性的內涵建構了角色的豐滿度。 似乎有點難以理解,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走進湯城牙醫診所,如果不注意那一方小小招牌,一定會以為走進社區圖書館。從門口、玄關到候診室,甚至前往洗手間的通道,滿是書櫃、書牆,觸目所及都是書。漫畫、偵探小說、武俠小說、人文、自然、藝術、科學、雜誌、期刊,琳瑯滿目。 從這樣的空間擺設,就知道這家診所主人一定極度愛書。 診所主人,是知名親子作家李偉
Thumbnail
走進湯城牙醫診所,如果不注意那一方小小招牌,一定會以為走進社區圖書館。從門口、玄關到候診室,甚至前往洗手間的通道,滿是書櫃、書牆,觸目所及都是書。漫畫、偵探小說、武俠小說、人文、自然、藝術、科學、雜誌、期刊,琳瑯滿目。 從這樣的空間擺設,就知道這家診所主人一定極度愛書。 診所主人,是知名親子作家李偉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謝其濬/採訪整理 記得作家吳爾芙曾經在《普通讀者》中提到,最後審判之日,偉人皆獲獎賞,唯獨對於愛書人,上帝說,「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我深有同感,因為我也是屬於從閱讀中獲得獎賞的人。 不同時期對不同書著迷 讀和寫培養跨領域的能力
Thumbnail
謝其濬/採訪整理 記得作家吳爾芙曾經在《普通讀者》中提到,最後審判之日,偉人皆獲獎賞,唯獨對於愛書人,上帝說,「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我深有同感,因為我也是屬於從閱讀中獲得獎賞的人。 不同時期對不同書著迷 讀和寫培養跨領域的能力
Thumbnail
當我們一打開紙本書、開始閱讀,書就會消失。」以牙醫師兼親子作家身分廣為人知的李偉文,如此形容紙本閱讀的神奇,「透過閱讀,孩子可以進入作者的思緒或學問所構築的世界,學習更專注、吸收更深刻。」 家裡隨處都是書 閱讀讓孩子對世界好奇 借書中人物觀點取代訓誡 價值觀潛移默化
Thumbnail
當我們一打開紙本書、開始閱讀,書就會消失。」以牙醫師兼親子作家身分廣為人知的李偉文,如此形容紙本閱讀的神奇,「透過閱讀,孩子可以進入作者的思緒或學問所構築的世界,學習更專注、吸收更深刻。」 家裡隨處都是書 閱讀讓孩子對世界好奇 借書中人物觀點取代訓誡 價值觀潛移默化
Thumbnail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這幾天,我們討論「自自冉冉」,獲益甚多,這是台灣前輩文人賴和,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奇之旅。咱也不能船過水無痕,打鐵需趁熱,今天就來欣賞賴和的詩作,賴和全集電子書開放三天免費下載,有幸,第一次近距離的來認識賴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感受從作品
Thumbnail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人。這幾天,我們討論「自自冉冉」,獲益甚多,這是台灣前輩文人賴和,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奇之旅。咱也不能船過水無痕,打鐵需趁熱,今天就來欣賞賴和的詩作,賴和全集電子書開放三天免費下載,有幸,第一次近距離的來認識賴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感受從作品
Thumbnail
2月17日,No. 48,讓努力與才幹配得上自己的理想 今天每日猜招選自賴和的賀歲詩,全文如下 辛盤卯酒作新正,一夜東風春滿城。 但願世間無疾病,不愁餓死老醫生。
Thumbnail
2月17日,No. 48,讓努力與才幹配得上自己的理想 今天每日猜招選自賴和的賀歲詩,全文如下 辛盤卯酒作新正,一夜東風春滿城。 但願世間無疾病,不愁餓死老醫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