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stagram蠻多朋友私訊我,說想要多了解關於配樂主修的留學生活、留學資訊,所以這篇開始也會開始談一些留學相關的主題。
這些經驗都是來自我的母校,UNC School of the Arts(北卡羅萊納大學藝術學院)的電影音樂作曲碩士班、和UCLA的配樂證照班,不代表所有美國的大學哦!
其實學校的課都不會太多,常常一天就是兩三堂課、甚至一星期只有3、4天要上課,課程內容不外乎就是配樂相關的配器法、樂理、作曲理論、電影分析、音樂科技和指揮,這些幾乎在任何配樂教育課程都會看到的必修課。
有些人也會選修一些其他課程,例如對位法、電玩配樂作曲,如果你是樂手,在UNCSA還可以參加學校的管弦樂團、爵士樂團等。
但課程以外的工作就比較多了,在UNCSA,每年都要和電影系的學生合作,幫他們的影片製作配樂,而且仿照真實業界的方式,你從和導演們第一次見面時,就要開始推銷自己、準備自己的作品集,多和導演聊聊,你們越能聊得來,幫導演合作配樂的機會就越高。
有些時候可能一個人拿下了3部影片,但也有人1部都沒拿到,雖然很殘酷,但也非常現實。
很多人也會在外面接案子,老師也很歡迎接到的案子能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很多時間都是花在這些實際的合作上,你們從溝通、製作Demo或MIDI Mockup、到最後錄音、混音、交件都會要親自參與,為的也是讓你和業界能更順利的接軌。
就像前面說的,每天的課其實都不多,早上八點起床後,如果沒課就會待在家裡作曲,可能是作業要交的,也可能是幫接到的影片作品配樂。
有時候還有配器法的作業、對位法的作曲作業,常常都是大約30秒到1:30長度的音樂,因此有些同學也會趁早上上課前趕快把這些作業做好 (知道為什麼配樂作曲家寫音樂這麼快了吧,原來是趕作業逼出來的啊!)
到10點左右才會陸陸續續開始有課要上,通常一門課大約2-3小時,因為在UNCSA,班級人數都很少,我們那年才5個研究生,大家感情也不錯,所以中午都會和教授輪流開車,找一間餐廳一起去吃飯。
美國大多數學校都有Cafeteria(學生餐廳),簡單來說有點像是台灣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有些裡面會有不同的連鎖餐廳,或是學校自己設立的餐廳,反正食物不外乎都是漢堡薯條、墨西哥捲、炸雞,如果在西岸或東岸也可能會有些亞洲菜,如果剛到美國想體驗一下這種氛圍也是很不錯的!
通常吃完飯會再回學校上課,例如電影分析課可能大家輪流上去報告、分析自己對配樂的見解,大家和教授也都會提供自己的想法和你討論,畢竟分析這件事情沒有對錯,但是當大家都提供不同的想法,你也多了很多角度可以去看同一部電影。
上到大約3、4點,有些時候會邀請學校的管弦樂團來我們的錄音室錄音,這些錄音可能是你配樂要用的音樂、或是單純自己寫的演奏音樂,這時候就要趕快到錄音室去一起架麥克風、擺椅子、放譜架。
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去和管弦樂團溝通,也可以看到錄音的時候會碰到什麼狀況、例如樂手可能會對譜上的某些資訊提出問題、或是實際演奏和MIDI演奏的效果不一樣,你必須當場想出解決辦法來和樂團溝通修改。
不過也不用擔心要上指揮台拿大聲公去喊「哈囉!! 小號手,第32小節小聲一點!!」,你只要在錄音室輕輕按下通話鍵,跟指揮大人說明「第XX小節,我想要更XXX一點」就好囉!
如果那天沒有錄音,也可能下課後要去和合作的導演、動畫師開會,可能是看新剪接的影片、或是動畫師加了哪些新的故事段落進去。
你一樣提供你的想法和他們討論,看他們覺得好不好,其實很多學生跟獨立製作人比較少有和作曲家合作的經驗,所以你能有更多想法帶領他們去思考配樂的話會讓整個會議更順暢哦!
忙到晚上也差不多一天要過去了,平日身為一個窮留學生,大多都是回家煮飯配Netflix吃,我在北卡這種物價比較低的地方,一餐加稅加小費都常常吃到十塊錢美金(大約$300台幣),但如果自己煮大概一餐成本才2塊!!!
不過如果是Friday Night或是假日夜晚,我們班常常約了一起到城市裡吃晚飯,然後再一起去找間酒吧喝酒聊天! 如果有新電影上映,大家也會找教授一起去看電影!
例如UNCSA所在的城市Winston Salem裡面的Arcade Bar真的很好玩,可以邊喝酒邊打遊戲機!
身為藝術學校,幾乎每隔幾週就有演出可以看,可能是芭蕾舞、舞台劇、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爵士音樂會,電影學院每個週末都會播電影,《你的名字》這部紅到不行的日本動畫我居然第一次看是在美國鄉下看的...
美國的學校不會管你管很多,課程時數其實也不多,大部分的時間你都要自己學習、自己找書、找資料研究,然後再自己找問題去和教授討論。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像「因為我很想學而自主去學」,而不是每天被一堆自己不知道要幹嘛用的課程塞滿滿的,反而更能訓練自己如何去找問題、解決問題的獨立思考技能,也間接訓練到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和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