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段影片,講述一位迷人漂亮的女生,從隨意花錢的生活方式,轉變為成熟、有積蓄和房產,令人羨慕的生活。
這個女孩家境富裕,使用的物品都是昂貴,無論想要什麼父母總是會滿足她的需求,對於出門Shopping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沒有把錢存起來的習慣或理念。
出社會後,她對於金錢毫無規劃,任何想要的東西都認為是必需品,在平時幾乎毫不手軟的花錢下,還會請打掃阿姨在家打掃,除此之外,他還得支付孝親費給母親,因此經常處於零存款的狀態,由於外貌出眾,幾乎可以輕易的讓人請吃飯。
直到他遇到現在的老公,發現原來有人不會一直買東西,進入商店可以不需要購物,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購物習慣。
意識到問題後就開始有點存款,但每次存到一定金額後,總會發生什麼事情把存款又花光光,但當她與當時的男友(現任丈夫)的關係穩定,想要建立家庭的想法後,由於老公為外國人,害怕老公回國後會沒有辦法拿到簽證去找他(簽證需要存款證明),才下定決心要存錢,首先搬離原生家庭遠一點的地方,不受家庭影響,有意識的改變就有習慣,才漸漸步入軌道,現在已結婚有房產有孩子了。
家庭觀念和教養的重要,對於理財儲蓄、延後享樂的罐念,這這都是需要父母由”身教”傳達給孩子的。
當然父母都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但如果沒有給他正確的價值觀念,孩子容易誤入歧途,長大後也會一昧追求同等的生活水準,而忽略理財的重要性。
有一個諺語說「女兒就是要富養」,父母會以為要給予女兒最好的,目的是讓她長大不會吃虧。但這種觀念已經相當過時了,”富養”應該是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讓孩子長大面對挫折時有向前的動力。
我的原生家庭也給予我的多過於我需要的,進入社會後,我也改變不了奢侈的習慣。當時我以為我只看到我的父母是這樣的花錢方式,從沒想過那是他們的能力,這樣其實是不適合自己,直到我有了孩子,才開始檢討自己從小養成的習慣,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也不是我希望孩子要有的習慣,開始有產生改變現狀的想法,想改變第一步就是與父母的金援切割,從奢入簡,從記帳到檢討反省,雖然每個階段都有措折的時候,但在堅持努力的情況下,我才有漸漸找到正確的方向。
為人父母後,常常會思考我現在會變成這樣,是基於什麼原因呢,如果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變成這樣,那我該如何教導他呢。「我現在正常成就這個孩子的童年」這樣的一句話讓我時常督促自己成長,我覺得作為大人,我們有責任不斷學習、自省,並努力成為下一代值得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