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到飽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內起了無數個念頭「真想去吃吃到飽」

倒也不是說真的很餓,或是想吃到什麼特別的料理,就只是一直有個「想吃」的念頭,然而這個念頭在昨天實現了!

結果嘛...應該是不出大家所料,覺得後悔,一部分的點是一人去吃到飽略尷尬,除了吃找不到其他事可做,另一部分是吃太飽導致整個人昏昏沉沉,整個下午感受很差。

在經歷了那一段痛苦的消化過程之後,我就在思考一件事情,花錢吃完之後,我獲得了什麼?

如果沒有任何收穫或是滿足某個想法,單憑每次吃撐痛苦消化的這個過程,就不會再想去吃了吧?
但奇妙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去,應該是有某些點被滿足,但卻從未被察覺。

以下為對這些未被察覺點的假設

1.不想花時間思考要吃什麼。
大方向自己決定,其他都由餐廳負責,有什麼就吃什麼。
2.單點有價格焦慮,吃到飽只焦慮一次。
點菜看到那麼多價格會猶豫,開始思考自己想吃什麼,有價格預算的人會一直思考CP值,有選擇性障礙的人會感到痛苦,吃到飽就只痛苦一次,不用思考太多。
3.吃到飽的菜色多為相對少見的菜色類型,對於菜色有一種莫名的期待。

總結推測,會去吃吃到飽,是想吃好一點,與平時不同的料理,不想被價格以及菜色種類限制。而之後為了符合「吃到飽」的定義,會讓自己過度進食,感受到吃撐的痛苦。過一段時間後,記憶淡去,開始重新記起上述的美好,然後周而復始。

我覺得這種類型的餐廳本身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就我自己而言,下次再去吃相同類型的店的時候,不會把重點放在「吃到飽」,而是放在「可以吃到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上,盡量不要有回本或是吃到飽的念頭,吃撐之後可是會難受到懷疑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要來折磨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進則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邊看書邊問自己 我要如何來衡量我的人生? 我的工作是否有意義? 我的人生資源該要怎麼分配(時間、精力)才不會後悔? 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以及,我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我的人生是否成功?
我邊看書邊問自己 我要如何來衡量我的人生? 我的工作是否有意義? 我的人生資源該要怎麼分配(時間、精力)才不會後悔? 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以及,我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我的人生是否成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去吃飯的時候,我一如既往地帶著手機跟耳機就去吃飯了,黃毛還不餓的在圖書館幫我顧東西,脫去一身的累贅,輕盈的想吃頓飯犒勞自己,這幾天實在是太累了……     學二餐的自助餐很好吃,常常吃到我本人快破產,但懶得帶午餐時,那邊是很好的去處,但在剛剛我的手機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LINE PAY、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份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
生活實驗 九四○   之1 喜歡到最後,會發現其實/可能沒那麼喜歡,痛苦也是。 之2 想太多和吃太飽都是一種透支的行為。 之3 吃飽飽的時候禁止購物,特別是食物,即使是作為明天的早餐也不可以。
Thumbnail
朋友忽然說好久不見想聚餐,我不假思索答應了,順道問了句要吃什麼我來找。 「我想吃點不貴的,省錢,但不要太LOW的。」 找了一些網美餐廳被打槍,忽然她問了另位朋友後,「他想吃饗饗耶,我看了一下也不錯,可以嗎?」 「......那你們想要什麼時候?」 「下禮拜?」 .......去你的下禮拜,
紀錄響A joy 若可以單點的話我會單點來吃的品項,我本身不是大胃王,只是一般女生,很快就飽了,沒有每一個品項都吃,實在太多了哈哈,所以我有先上網做了功課,再挑出自己比較喜歡吃的品項,雖然我是完全吃不回本,但是體驗過是覺得值得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說到這間吃到飽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2021年因為剛好拿到了政府發的五倍券才能去品嚐,不然吃到飽餐廳對我們這種小鳥胃來說實在太不划算了>”< 而這次是來到板橋遠東百貨店來做用餐。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
我非常喜歡吃美食,所以假日就揪著我媽到處去品嚐新的餐廳,但很神奇的是,幾乎像樣一點的餐廳,都有低消的要求,這是困擾我很多年的一件事,就好比胖子,一輩子都在減重的經驗相同,我好像一直不斷地在思考,我要如何才能不落痕跡的點餐,不用麻煩服務人員打包,就能吃得完。 胖子減重,大家都會同情他,感同身受,但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去吃飯的時候,我一如既往地帶著手機跟耳機就去吃飯了,黃毛還不餓的在圖書館幫我顧東西,脫去一身的累贅,輕盈的想吃頓飯犒勞自己,這幾天實在是太累了……     學二餐的自助餐很好吃,常常吃到我本人快破產,但懶得帶午餐時,那邊是很好的去處,但在剛剛我的手機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LINE PAY、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份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
生活實驗 九四○   之1 喜歡到最後,會發現其實/可能沒那麼喜歡,痛苦也是。 之2 想太多和吃太飽都是一種透支的行為。 之3 吃飽飽的時候禁止購物,特別是食物,即使是作為明天的早餐也不可以。
Thumbnail
朋友忽然說好久不見想聚餐,我不假思索答應了,順道問了句要吃什麼我來找。 「我想吃點不貴的,省錢,但不要太LOW的。」 找了一些網美餐廳被打槍,忽然她問了另位朋友後,「他想吃饗饗耶,我看了一下也不錯,可以嗎?」 「......那你們想要什麼時候?」 「下禮拜?」 .......去你的下禮拜,
紀錄響A joy 若可以單點的話我會單點來吃的品項,我本身不是大胃王,只是一般女生,很快就飽了,沒有每一個品項都吃,實在太多了哈哈,所以我有先上網做了功課,再挑出自己比較喜歡吃的品項,雖然我是完全吃不回本,但是體驗過是覺得值得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說到這間吃到飽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2021年因為剛好拿到了政府發的五倍券才能去品嚐,不然吃到飽餐廳對我們這種小鳥胃來說實在太不划算了>”< 而這次是來到板橋遠東百貨店來做用餐。
Thumbnail
若你經常無法剋制自己對垃圾食物的渴望,這篇文章將會解釋你的飢餓感可能不只是肚子餓。文章分享了五種飢餓的類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飢餓的方法。通過心理社會飢餓、想法飢餓、情緒飢餓、行為飢餓和人際飢餓這五種飢餓的類型,作者提供了應對「嘴饞」問題的方法建議。最後,文章結尾鼓勵讀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習慣來維護健康。
我非常喜歡吃美食,所以假日就揪著我媽到處去品嚐新的餐廳,但很神奇的是,幾乎像樣一點的餐廳,都有低消的要求,這是困擾我很多年的一件事,就好比胖子,一輩子都在減重的經驗相同,我好像一直不斷地在思考,我要如何才能不落痕跡的點餐,不用麻煩服務人員打包,就能吃得完。 胖子減重,大家都會同情他,感同身受,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