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把「吃到飽」變成「吃太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總把「吃到飽」變成「吃太飽」〉2024-12-15

 

  “All-you-can-eat”,「你全都可以吃」。在台灣,我們稱呼這種餐廳或消費方式叫做「吃到飽」。

 

 

  相較於一般的一份一份的餐點,這種沒有預先規定份量的餐點,如果不是經常這麼吃的人,多少都會在衡量自己到底能吃多少的時候錯估,而且,往往是往吃的太多那裡去走。

 

  我們會想去嘗試那些自己不那麼常吃的菜色,或滿足「每一種都吃一點看看」的願望。一盤、兩盤、你未注意自己早就已經「吃到飽」了,因為還有幾種想吃的沒有吃到(包括甜點),所以又去裝了一點。

 

 

  這是出於一種貪小便宜的心理嗎?部分或許是,但更多的是錯估。以及你忘卻了過去吃過量時的不舒服感受。飽腹感需要時間來突顯,卻又隨著更長的時間而消退。

 

  你吃下又一盤的速度遠比這一切來得更快,然後又一盤……。當你終於挪移自己比平常要笨重一點的身軀,從坐姿改變為小腹微凸的站姿,受擠壓的胃對你呼叫。「吃太多了!」你這才開始後悔。

 

  最後一盤的量明明已經比較少,卻變得無比的多。你回顧地去思考今天吃過了什麼。第一盤的時候,有什麼東西明明也不算特別愛,卻不明智地夾了兩份。時光機要不要用在這?好像不值得。同情地理解自己,畢竟當時的確有點餓。

 

 

  明天要少吃一點,多動一點。把吃進去的熱量消耗掉。讓身體的狀態「軍職回歸」,成為尋常、標準的時候。每一次吃完大餐,都是一次立志要飲食控制的好時候。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個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

 

  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並在這種微不足道的小小懊悔中離開。但太飽的程度還是可以控制的對吧,雖然目標可能是八分飽就夠。但從十二分飽,至少降到十一分也好。




延伸閱讀:

〈關於日常生活裡的一餐〉

〈「流動的盛宴」--夜市〉

〈為什麼我不喜歡「作弊餐」?:關於彈性疲乏與理想生活〉

〈如同排空肺部的氣體〉

〈在人之中旅程〉

〈看牙:讓自己成為物的開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8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朋友忽然說好久不見想聚餐,我不假思索答應了,順道問了句要吃什麼我來找。 「我想吃點不貴的,省錢,但不要太LOW的。」 找了一些網美餐廳被打槍,忽然她問了另位朋友後,「他想吃饗饗耶,我看了一下也不錯,可以嗎?」 「......那你們想要什麼時候?」 「下禮拜?」 .......去你的下禮拜,
Thumbnail
朋友忽然說好久不見想聚餐,我不假思索答應了,順道問了句要吃什麼我來找。 「我想吃點不貴的,省錢,但不要太LOW的。」 找了一些網美餐廳被打槍,忽然她問了另位朋友後,「他想吃饗饗耶,我看了一下也不錯,可以嗎?」 「......那你們想要什麼時候?」 「下禮拜?」 .......去你的下禮拜,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Thumbnail
台灣有句諺語叫做「吃飯皇帝大」,不管再怎麼忙,人總是要吃飯,這件事是每天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使是再怎麼重要的事,都不可以影響填飽肚子這件事,「有什麼事,等老子/老娘吃完飯後再說啦!」
Thumbnail
台灣有句諺語叫做「吃飯皇帝大」,不管再怎麼忙,人總是要吃飯,這件事是每天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使是再怎麼重要的事,都不可以影響填飽肚子這件事,「有什麼事,等老子/老娘吃完飯後再說啦!」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