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you-can-eat”,「你全都可以吃」。在台灣,我們稱呼這種餐廳或消費方式叫做「吃到飽」。
相較於一般的一份一份的餐點,這種沒有預先規定份量的餐點,如果不是經常這麼吃的人,多少都會在衡量自己到底能吃多少的時候錯估,而且,往往是往吃的太多那裡去走。
我們會想去嘗試那些自己不那麼常吃的菜色,或滿足「每一種都吃一點看看」的願望。一盤、兩盤、你未注意自己早就已經「吃到飽」了,因為還有幾種想吃的沒有吃到(包括甜點),所以又去裝了一點。
這是出於一種貪小便宜的心理嗎?部分或許是,但更多的是錯估。以及你忘卻了過去吃過量時的不舒服感受。飽腹感需要時間來突顯,卻又隨著更長的時間而消退。
你吃下又一盤的速度遠比這一切來得更快,然後又一盤……。當你終於挪移自己比平常要笨重一點的身軀,從坐姿改變為小腹微凸的站姿,受擠壓的胃對你呼叫。「吃太多了!」你這才開始後悔。
最後一盤的量明明已經比較少,卻變得無比的多。你回顧地去思考今天吃過了什麼。第一盤的時候,有什麼東西明明也不算特別愛,卻不明智地夾了兩份。時光機要不要用在這?好像不值得。同情地理解自己,畢竟當時的確有點餓。
明天要少吃一點,多動一點。把吃進去的熱量消耗掉。讓身體的狀態「軍職回歸」,成為尋常、標準的時候。每一次吃完大餐,都是一次立志要飲食控制的好時候。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個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
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並在這種微不足道的小小懊悔中離開。但太飽的程度還是可以控制的對吧,雖然目標可能是八分飽就夠。但從十二分飽,至少降到十一分也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