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絕非鼓勵吸食毒品,而是因毒品過度氾濫,導致施用毒品者眾多,故有說明的必要,遠離毒品戕害,確維身心健康!
毒品由危害影響性高至低分為1至4級,第1級毒品如海洛因、古柯鹼;第2級毒品如大麻、搖頭丸;第3級毒品如K他命;第4級毒品如一粒眠。而只有施用第1級與第2級毒品才有刑事責任,才有可能入獄,施用第3級與第4級毒品則是行政責任,不會入獄。
施用毒品者如果為12歲以上18歲以下的少年,因少年心智不成熟,所以有少年事件處理法的保護,希望幫助少年改過重回正軌,而且施用第1級與第2級毒品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所以少年法院原則上會選擇採用「少年保護處分」的程序處理,少年保護處分的類型則有訓誡、保護管束、安置輔導、感化教育等4種,但不管是哪種,少年不要以為不會被關就心存僥倖想嘗試。
如為施用第1級或第2級毒品之初犯者,檢察官應先向法院或少年法院聲請裁定,令施用毒品者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期間不得超過2個月,如果勒戒所陳報仍有繼續施用毒品的傾向,檢察官可再向法院或少年法院聲請入戒治所「強制戒治」,為期最長可達1年,聽起來好像不用入監服刑很不錯,但不管是勒戒所或戒治所,都是讓施用毒品者喪失行動自由的刑罰的一種,只是地點從監獄變成了勒戒所、戒治所!
如前面所說,我國立法將施用毒品者當作病患而非罪犯,所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也給了施用毒品者另一條不會影響人身自由的路,那就是「戒癮治療」,檢察官如果同意戒癮治療,就會下附條件緩起訴處分書。戒癮治療的情形,施用毒品者只需一年內定期向醫院就診就好,不會喪失人身自由,並且緩起訴處分只要不撤銷,就不會有前科產生。
But!向檢察官聲請戒癮治療需要趕在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觀察勒戒的裁定以前,所以是分秒必爭。此外,少年犯罪行為人無法聲請戒癮治療!如果為施用第1級或第2級毒品再犯者,則要看他是初犯後「3年內」或「3年後」再犯,3年內再犯則檢察官直接起訴後由法院判刑,3年後再犯仍有檢察官應先向法院聲請觀察、勒戒,或可向檢察官聲請「戒癮治療」。
提醒!
縱使施用毒品沒事,也可能因為持有毒品面臨刑事責任,毒品犯罪多為重罪,不要以身試法,如果有毒品犯罪相關問題,建議找專業律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