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改掉慣用語:「廢話」 別傷人了不自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口一句:「廢話」,談話的隱形殺手、情感的破壞器,猶如七傷拳,一拳打出,不只使對方受傷,還會反傷自己。

一早準備出門上班及帶小孩上學前,通常是最忙碌的時候,諸如洗漱更衣、吃早餐、準備孩子上學前需帶物品、上班前衣著與提包等,都要在起床短短30-40分鐘內完成,才來得及讓孩子在學校所訂時間內到校並參與校園環境清掃。

通常人在繁忙急迫之間,對於一些事、一些問題的反應都會比較直接,脫口而出的話有時是未經思考及修飾的直白話語,表情管理也較為欠缺,特別是對同是家人的大人與孩子,很容易傷害了對方而不自知。

出門前,大兒子問了一句:「那個鋁箔包果汁飲料可以帶去學校喝嗎?」太座直接回兩字:「廢話!」我知道這當媽的人不會用帶有反感的話來對待自己的孩子,但這隨口而出的話,卻是會對聽者造成影響,是被嫌棄了、被討厭了、還是說的話是多餘的、…等等負面情緒不免就這樣冒出來。

我察覺到當「廢話」這句話一出,大兒子的情緒與反應就有了變化,是沮喪、是難過、還是受傷了,他沒說,但我有感覺到。我知道他是一個心思比較細膩內斂的孩子,不會將所思所想直接表達出來,但是不能不因此就不重視他的感受。在他離開廚房走向客廳後,當下即對她說:「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說這兩個字,不要用言語傷害來子,如果在妳問我問題時回妳『廢話』,妳會作何感想?以前我用不耐煩的語氣回應妳,因為我認為你問的事情就是多餘的,妳就會生氣地跟我說『連問一下都不可以嗎?』,更何況妳是用『廢話』在回答妳的孩子問題。」

即便是身為家長,並不表示就能隨意的對待孩子,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尊心也會越來越強,也需要給予適當的尊重。

「親則生狎,近則不遜」語出《論語》,意思是對於親近的人,疏忽、輕慢、侮慢,對於熟悉的人,不謙遜、沒禮貌。反思我們在對待自己家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時,是否也曾關係越親近的越隨便、反而對於關係越遠的人越客氣、越有禮貌,可能還會宣稱就是因為很熟,才會對你這麼隨便,代表我與你是很親近的。看到這裡,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為何我們要把好的一面給了外人,卻把不好的那一面留給最親近的人來承受。

以前曾有一位職場前輩,待人不錯,經常和大家在休息時一起閒聊,但他有一個習慣,在聊到一些事的時候,有時會脫口冒出:「廢話!」不管用的語氣如何,被如此回答的人多半會有種噎住不知該接話,直到再起另一個話題。

對於這種情景,不說是經常遇到,倒也是深有體會。話聊著聊著被突然一句「廢話」堵住了,像是被否定了一樣,該說、不該說、說什麼、話不投機等等,疑問頓起,要不是知道此人個性知道沒有惡意,有時真想翻個白眼走人,回去工作比較實在。

聽的人感受大多不佳,有的大概只是程度上的問題。說的人也許沒有體認到他的話所造成的影響,聽的人也不一定會將他的感受說給他知道,最終導致一些人會選擇與其保持距離,畢竟選擇主動避開還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可以,建議避免使用這兩個字。我們可以選擇正面的語句,譬如:「好、好的」、「是、是的」、「可以」、「不錯」、「你說的對」、「這樣很好」、..等,不僅不傷人,還能給予信心,拉近人際關係。

avatar-img
14會員
55內容數
我看過、我得到、我成長,書路漫漫,求一隅清境天地,風展篇章助我明堂。閱讀,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一說是靈性昇華,另功利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任說,開卷有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T'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旁邊的佳里糖廠冰店還在,進去買了支冰棒,坐在門口的椅子上,試著與青春記憶銜接....
那沉重的枷鎖都由我來揹負,請讓我的世界清淨....
圈定的只有每日起點和終點,旅程中的停駐都來自前一次的選擇及當下的條件,少一點執著多一些隨性,為過程增添意料之外的精彩。 台中到台東旅行,二天一夜不夠,三天二夜剛好... 第一天 出發前已訂好當天晚上要入住過夜的民宿,在充分照顧家中成員各自的需求後,終於能在上午7時左右啟程邁向目的地「台東」,
旁邊的佳里糖廠冰店還在,進去買了支冰棒,坐在門口的椅子上,試著與青春記憶銜接....
那沉重的枷鎖都由我來揹負,請讓我的世界清淨....
圈定的只有每日起點和終點,旅程中的停駐都來自前一次的選擇及當下的條件,少一點執著多一些隨性,為過程增添意料之外的精彩。 台中到台東旅行,二天一夜不夠,三天二夜剛好... 第一天 出發前已訂好當天晚上要入住過夜的民宿,在充分照顧家中成員各自的需求後,終於能在上午7時左右啟程邁向目的地「台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