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說話帶著指責口氣,太利或太過直接,就有如以『口刀』傷人於無形。所以,與人溝通前要經過大腦思考,如何說話才能讓對方聽得下去,聽得舒服,且不會起煩惱心。說話是一種技巧、藝術與修行。」
「情緒是自己的功課,要靠自己轉念控制,並非仰賴他人,否則只是心外求法,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注重內心的修持,找出自己的盲點並加以改善,才是正法。若有契入正法,便能漸漸地明白自身七情六慾的起與落,不容易被其所左右,心性能越來越穩定,其後行運也會較順遂,雖仍不免會有干擾,但歷事鍊心,境界方能提升,智慧才能開展。」
「人要修忍辱,不要常跟別人起口角;若會對別人所說的話非常在意,是因為心識產生作用,所以起了執心,有時會過度放大,或曲解對方的意思,進而產生誤會與爭執,若雙方皆認為自己有理,並且據理力爭,就會造下怨結;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陰錯陽差的因果糾葛,人要善護念,善護自己的嘴巴,並且要有包容心。」
之前曾請示「消除今生所造之口業」,因為感覺今生口才不佳,可以想很多,但常說話不得體。學生時代常不知所云,或不知要說什麼,腦袋一片空白。出社會後,口條不好,常辭不達意。結婚後,才知考驗更嚴峻,我因講話太直白,屢傷先生的自尊,常被先生訓斥,說我「出口成刀」。
曾幾何時,我由口才遲鈍,變成言語犀利,不說則已,一說就刺中人家的要害,挑動人家敏感的執心,下場是自討苦吃,給人蠻橫之感。常說一、兩句話就能惹先生生氣,我總認為是他業力現前,導致脾氣大,或是氣度不夠,從不會自我檢討。以前,說話不順先生的耳就要被訓斥一番,總要說到他消氣為止,雖然可以接受他的道理,但我餘習難改,久久又會犯一下,讓他苦不堪言,還因此去請示我們倆人有無相欠。當佛菩薩開示兩人沒有相欠,我才警覺自己是否有口業的問題,才會總是說話不得體。
深感自己口業重去請示,開示出來,要唸《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600部,迴向「消除今生所造之口業」。之前都在消業障、消外道願等,暫時先把它挪後;去年七月,才開始用功德轉換的方便法來處理,但仍要補經文,佛菩薩英明,知道我口業的盲點還沒過,要我再好好反省罪過在哪。
最近除了消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外道願),也積極消口業,思考要改進「講話常不經大腦」的問題。其實我以為自己想得很深遠,他人都不知我的用心良苦,再認真想想,我都以自己的心在想別人,但別人的心可能不是這麼想的。我沒真的站在人家的立場想,我只覺得做這樣對他好,他應該會接受,但有時卻造成他人困擾。而且我對事情的後果沒有認真想清楚,所以常常變成「好心做壞事」。
另外,我也要改進性子急、講話太直白的習性。沒耐性好好把話說圓滿,總是說話不夠得體、不夠圓融。修飾語不多,太直接說話就是刀,讓人家覺得是在指責他,聽起來刺耳,脾氣因而被挑起或激起。
上週回娘家,認為爸爸都看某電視台,一直被愚弄、洗腦、發表高見。晚上他還看個不停,我覺得很吵,叫爸爸不要看了,沒想到他竟然大發脾氣,說我忤逆不孝,一直訓斥我,說我對長輩的態度不對,及一大堆他不滿的苦水。我無法面對他,只能躲到正在洗碗的姊姊身邊,聽他發火。爸爸可能是想到我說他沒水準、很好騙,但我只是想勸他不要看政論節目,才不會被洗腦,但爸爸似乎放大解讀我的話。
我常常這樣惹身邊的親人生氣,還不知道他們為何要這麼生氣。可能我的言語太直白、犀利,正好中了他們的要害,讓他們起了執心,做了過多的聯想,舊怨加新仇,才因此被我幾句話激怒。雖然我沒有惡意,但是話說得不圓融、不修飾,反而招致對方反感,認為是在否定、指責他,我常能一言兩語就激怒別人。我應該尊重爸爸看電視的選擇,我不想聽,就閃到一邊,不要干涉人家的自由。
隔天早上爸爸跟我說了一句:「我唸妳一下,我要難過三天。」我聽了趕緊說:「事情過了就好,不要放在心上。」嘻皮笑臉賠不是,爸爸這時的心情才輕鬆起來,這事件就算落幕了。這也讓我比較知道爸爸的內心想法,也要尊重他人的看法,不要去指責,因為沒有人忍受的了被指桑罵槐、被視為愚蠢的責備。
自己檢討口業如下:
一、不要太性急,要有耐性,說話要多點善巧、多點修飾、多用正向言語,不要指責,讓對方能接受。
二、不要高姿態、自以為是,不要拿神佛的話去訓斥別人,沒有人想聽人說教,要注意態度。
三、勸人時要用建議的敬語,顧及對方的面子,他比較會接受。
四、不要挖苦別人,挖人家的痛處,會自找麻煩。
五、講話要說服別人時,切記不要否定別人,要說服對方,就要照對方的邏輯去說,讓他去思考自己的盲點所在,他才會調整。
這次迴向「口業」有順利通過,表示反省的方向有正確,加上懺悔惡口、兩舌、妄言、綺言外,我還懺悔今生愚蠢、認理不清,可能做過一些謗佛、謗法、謗僧的重罪。提醒以後仍要善護念自己的嘴巴,時時檢點言行,提升心性,多點尊重及善巧,增進表達、溝通能力,才能心好、口好、事事好!
(分享完畢)
佛法常教人要善護「身口意」,人會有諸多業力產生皆從身、口、意而來,佛教的戒律即是為了防止此三業造惡。所謂身業,是指經由身體所做出的行為,來自身體行為的惡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所謂口業,是指從嘴巴說出的話,來自言語的惡業包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所謂意業,是指心中的思想與念頭,來自思想與念頭的惡業包括貪婪、嗔怨、癡迷。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台灣諺語說:「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一句話,可以讓人聽了如沐春風,充滿希望;一句話,也可以讓人從天堂直墮地獄,傷人於無形,從此讓人記一輩子,因此,想要修鍊自己,必然要從「謹言慎語」開始。
有緣人性子急、講話太直白的習性,其實正是許多人常犯的毛病!也許有人會為自己辯白,說自己心地善良,只是不善表達,因此「講話直白」,要請人多多包容、體諒;或是說自己「有口無心」、「講話孩子性」、「刀子嘴豆腐心」。然而話講白了,你能為自己不經大腦、宣洩而出的話找種種理由辯白,除了家人不會太跟你計較外,別人卻沒有非得忍耐、原諒、包容你的義務!因一時嘴快說了重話,即使當下心裡並無惡意,但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再後悔也收不回來。話語傷了人、得罪了人,事後即使追悔萬分,耗費許多心力認真彌補,但兩人心中造成的芥蒂,勢必還是會存在。
嚴格說來,只要說出的話,讓聽的人不舒服,在心中住了相,就算口業!另外要提醒,現在網路發達,訊息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速,影響的層面更為廣大,言語霸凌除了面對面的語言攻擊外,躲在鍵盤後的「酸言酸語」當然也算在其中!網路上,你一言、我一語,當一大片「酸語」落下時,在鍵盤後的人也許當下抒發了感想與情緒,但酸語的破壞力不容忽略,若造成對別人的傷害,讓人因此想不開而做傻事,屆時除了會有上天的公報懲罰外,未來還需承擔業主菩薩的私人討報。
「口業」的請示、迴向,是針對事後結果的補救,迴向圓滿後,更要從「因」上認真約束自己,防止再造業生成「果」!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和手,不要隨著眾人起舞,更不要在情緒不佳時,說出不得體、或打出傷害性的文字。惡言惡語,不但傷人也傷己,切莫因逞一時之快,而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言語分寸拿捏,不可不慎!
人的心念瞬息萬變,人的心情更會隨著外在環境而起種種變化,相同的一句話,當對方心情好時,也許會一笑置之;但當對方心情不好時,也許便是爭執的開端。我們不能保證對方的心情天天都美麗,所以保護雙方最好的方法,便是當個「有心人」!有心留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提醒自己話到嘴邊時要三思,不讓自己無心的話,傷了彼此的感情與和氣,成了「好心做壞事」的人!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傲乃敗亡之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放下執心,重返溫情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陸之火-虛構之人(是那個曾經手握夜神刀的男人!!) 即使是突破至殲滅級靈力大增的現在,霄天仍沒有十足的把握戰勝他,這還是在他沒有從隆那裏拿回夜神刀的前提下。 "她喜歡的人是我。"一身紫杉如仙袂飄飄,帥氣的臉龐上平靜無波卻自帶威嚴,不怒自威的神情也使得大殿外的守衛不敢阻攔半分,目光也不敢多停留在男人身上,腰上掛著一塊如髮色烏黑的玉珮,仔細看便認得玉珮上
    Thumbnail
    avatar
    品文哲理
    2021-06-20
    「徵讀」這裡是口白人餐酒吧,歡迎夜遊者這裡是口白人餐酒吧,歡迎各位,進來坐坐, 這裡沒有既定的酒單及主題, 只有我為你特別遞上的一杯文字特調。
    Thumbnail
    avatar
    口白人
    2020-12-12
    割肉不求回報的人也是人晃悠在漫天山谷,卻不見鳥獸散步, 是因為怕人,還是害怕變成食物,
    avatar
    蘇 遇
    2020-10-14
    不是得了精神病的人,都會抽刀殺人女童被用力抱起,馬上大喊,「我還想看啦!」 她的母親則說,「那很危險,妳不要隨便靠近!」 聽到這樣我實在好納悶。
    avatar
    療心粿
    2020-10-13
    有的時候,人的目光是把刀。  學姐問我:「妳覺得他們是以什麼心態在看我們?」   我說:「要不就是好奇,要不就是覺得這女的家裡上輩子應該是造了什麼孽,才生出這種小孩。」   學姐說:「我也這麼覺得。」
    Thumbnail
    avatar
    KL/草書
    2020-04-22
    童言童語—你是日本人!!【大紀元】 均均的學校最近在教「西餐禮儀」。學習刀叉怎麼擺、怎麼用。均均很慎重的對爸爸說「喝湯不可以有聲音喔!!」 後來,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老外到日本人家裡作客,吃起拉麵時發出「ㄙㄨ ㄙㄨ的聲音」。均均問「怎麼那麼大聲呀?」爸爸解釋說「那是日本文化,客人吃得越大聲,表示主人煮的拉麵越好吃。」 有
    avatar
    岳翔雲(花甲玩童)
    2019-12-27
    那無所不在的白光,是割捨不掉的眷戀《人魚沈睡的家》環繞整部《人魚沈睡的家》,在橘與藍兩種誇張色光外,還有一種白光,比起前兩種色光,白光將角色的輪廓給沖淡了,它無所不在,它如此強烈,如此誇張,甚至模糊了人物的臉孔,那實際是女主薰子愛的具現,那是一種強烈到外人害怕的愛,這樣的愛隔離了外人,只容她的女兒與她,似乎薰子已經失去了理智,對現實毫無覺知。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