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嘴的孩子怎麼教?好好說話 之 6W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 who、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raw-image

天氣寒涼,特地為孩子準備泡了暖身暖胃的柚子茶,讓他帶到學校飲用。孩子在下課時間開開心心地拿出甜中微酸的愛心柚子茶飲用,沒想到,卻被經過座位旁的男同學說:

「妳在喝什麼? 好像尿喔~」

頓時周遭的同學七嘴八舌笑她在喝尿。孩子忍住想哭的衝動挨到回家,一到家就丟下書包就憋不住地大哭,並且宣稱以後再也不要喝這種奇怪的東西⋯⋯。

我們是不是也曾經不經思考,自以為沒惡意而說出一些令他人難堪、受傷的言語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說出不當的言語後,卻告訴對方:「對不起,我說話比較直,你不要介意喔~」 ,試圖把自己的過失包裝成直爽的美德?

傷人的言語如箭,射出去就收不回來,已成的傷口就算塗了再厚的雲南白藥也需要時間才能癒合結痂。

孩子班上的男同學常常跟班導師頂嘴,干擾上課秩序。男同學的家長也承認孩子在家中你一言我一語,常讓父母氣得火冒三丈,但該家長抱怨完後,卻還能理直氣壯地說:「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不都是這樣嗎?」

這是什麼錯誤認知?

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會頂嘴,就順理成章認為所有中高年級的男孩子都會頂嘴?

如果我們把孩子頂嘴視為理所當然,意味著我們忽略了在孩子的養成過程中,作為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

是什麼樣的環境,讓孩子養成頂嘴的習慣?

是什麼原因,讓父母在家中承受孩子的頂嘴,讓老師也要受到相同待遇,甚至使同學老是要忍受上課過程被打斷?

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孩子選擇用頂嘴的方式回應,我們能不能引導他選擇更好、更有效達到目的的溝通方法?

孩子在模仿大人中成長,我們說話的態度、口氣、用詞遣句都會被複製再造。父母的身教是行為,父母的言教是說話,關於說話,有幾點是我們要深思的:

1. WHY 為什麼說話? 是為了說三道四,還是沒話找話說,抑或是為了利益別人而開口?

2. WHO 說話的對象? 對長輩要恭敬,對平輩要和氣,對晚輩要溫厚。

3. WHERE 說話的地點場合? 不在大眾場合說秘密,不在隱密處說他人私事。

4. WHEN 說話的時機? 人事時地物的觀察+判斷說話對象的心情

5. HOW 怎麼說話? 態度要誠懇、口氣要溫和、語調要柔軟堅定、音量要適中、眼神要專注、耳朵要傾聽。

6. WHAT 說什麼? 不為善利益之事不說,多說無益之事不說、無意義之言不說、非親眼說見之事不說。說出的言語要能利益別人,讓人心向善、讓團隊和合,是誠實語、柔軟語、和合語。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

言語只是工具,可以利人也可以傷人,父母有責任從家裡開始,跟孩子分享說話的6W。

口為禍福之門,言語之教不可不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4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一瞬花時的其他內容
2023/01/30
會說謊的孩子是天性,還是後天造成?在我們責備反覆說謊圓謊的孩子時,應該要怎麼負擔起家長應盡的教養責任。打罵只會造成恐懼循環,但講又講不聽的時候,該怎麼辦? 這是我親身落實過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有效地改善孩子說謊的習慣。
Thumbnail
2023/01/30
會說謊的孩子是天性,還是後天造成?在我們責備反覆說謊圓謊的孩子時,應該要怎麼負擔起家長應盡的教養責任。打罵只會造成恐懼循環,但講又講不聽的時候,該怎麼辦? 這是我親身落實過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有效地改善孩子說謊的習慣。
Thumbnail
2023/01/12
善用”故事的力量“,不只是這時代的顯學,早在<三字經>裡就已經用好用滿了~為什麼24孝獨舉黃香?孔融讓梨有什麼難?
Thumbnail
2023/01/12
善用”故事的力量“,不只是這時代的顯學,早在<三字經>裡就已經用好用滿了~為什麼24孝獨舉黃香?孔融讓梨有什麼難?
Thumbnail
2023/01/02
很多生兩個以上孩子的家長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 「哇!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耶,什麼東西都要買兩份……」嗯,現代人很講究公平,認為人人有份是基本權利,好處是孩子不會吵架也不用搶。 可是公平真的是愛的表現嗎? 家庭的經營是否該以物質的公平為基點? 我們想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思索:愛到底是公平還是分享?
Thumbnail
2023/01/02
很多生兩個以上孩子的家長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 「哇!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耶,什麼東西都要買兩份……」嗯,現代人很講究公平,認為人人有份是基本權利,好處是孩子不會吵架也不用搶。 可是公平真的是愛的表現嗎? 家庭的經營是否該以物質的公平為基點? 我們想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思索:愛到底是公平還是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希望孩子「好好說話」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父母的影響力」。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言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應格外審慎。
Thumbnail
希望孩子「好好說話」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父母的影響力」。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言詞。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應格外審慎。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真正的家教是了解不是誤解;是循循引導而不是強勢指導。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我常帶高年級和國中的孩子寫〈最不喜歡大人說的一句話〉這個題目。根據統計,「還不趕快去寫功課?!」榮登排行榜第一名。這學期的課程,我整理了八句學生筆下的「傷人金句」給孩子們看,他們深感認同。聊過以後,還沒結束,真正的重點才要登場!這也是我在這學期加進課程中,試圖帶領孩子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我常帶高年級和國中的孩子寫〈最不喜歡大人說的一句話〉這個題目。根據統計,「還不趕快去寫功課?!」榮登排行榜第一名。這學期的課程,我整理了八句學生筆下的「傷人金句」給孩子們看,他們深感認同。聊過以後,還沒結束,真正的重點才要登場!這也是我在這學期加進課程中,試圖帶領孩子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6468143952237/ 好的一面,你可以高興,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已經到了可以想到新的方法回應你,而不只是呆呆地回答的程度。可以想像後果,以此迴避懲罰,這是種很大的進步。 . . . . . .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6468143952237/ 好的一面,你可以高興,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已經到了可以想到新的方法回應你,而不只是呆呆地回答的程度。可以想像後果,以此迴避懲罰,這是種很大的進步。 . . . . . .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Thumbnail
為什麼爸媽講一句,孩子一定要回嘴一句? 孩子是不是太無聊? 為什麼孩子那麼堅持呢? 爸媽們面對孩子頂嘴該怎麼辦? 我小時候就是很愛頂嘴的孩子,希望可以藉由我自己的經驗,讓爸媽能理解孩子的想法!
Thumbnail
為什麼爸媽講一句,孩子一定要回嘴一句? 孩子是不是太無聊? 為什麼孩子那麼堅持呢? 爸媽們面對孩子頂嘴該怎麼辦? 我小時候就是很愛頂嘴的孩子,希望可以藉由我自己的經驗,讓爸媽能理解孩子的想法!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