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被名言佳句,侵蝕了良好心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太善良,什麼人都會幫;你太心軟,什麼人都諒解,可是誰又想過你的感受?

善良沒有上限,心軟沒有程度。如果有!那就是比較出來的。

才知道,幫忙與諒解要對等,給予之後,要等對方接受,並且有回應,才算是感受到了。 

原來是我先沒顧慮到對方的感受,所以對方看來,我的善良與諒解,此時更像是為了自己的名譽,是在演戲。 這絕對不是過與不及的關係,而是當被對方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目的時,給自己台階下的藉口而已。


avatar-img
31會員
879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變壞之後,還是要對我好,才對得起我的信任。
透過小故事,開通小周天,進而頓悟大周天,人生就該如此美麗。
大腦就像汽車裡的齒輪箱,達到一定轉速的時候,才有在人生中自由行駛的感覺。
當我們解開了完人使用能力時的不得已,能量與光明就會源源不絕的湧現,彷彿被釋放。 會不自覺得懷疑,這是不是聖人前賢們刻意留給後代的禮物。
透過威權體制下的人性產物,進行環境分析後,再回到其自身,並施打預防針以及備妥解藥。
原來玩大富翁這個遊戲,最後不是看誰輸誰贏,而是讓每個經歷過的城市,最後都變得富麗堂皇而已。
你變壞之後,還是要對我好,才對得起我的信任。
透過小故事,開通小周天,進而頓悟大周天,人生就該如此美麗。
大腦就像汽車裡的齒輪箱,達到一定轉速的時候,才有在人生中自由行駛的感覺。
當我們解開了完人使用能力時的不得已,能量與光明就會源源不絕的湧現,彷彿被釋放。 會不自覺得懷疑,這是不是聖人前賢們刻意留給後代的禮物。
透過威權體制下的人性產物,進行環境分析後,再回到其自身,並施打預防針以及備妥解藥。
原來玩大富翁這個遊戲,最後不是看誰輸誰贏,而是讓每個經歷過的城市,最後都變得富麗堂皇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有人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 其實我並不覺得我是, 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別人傷害我, 只要是小事我就算了, 可是如果是大事, 我一定會讓他加倍奉還, 但是我又不會走歪路, 做犯法的事情, 我一定會尋求法律途徑, 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中間我可能會做一些保護我自己的措施, 讓自己不受
Thumbnail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些感受本意也許出於善意,但,若造成別人的抗拒,很可能會成反噬效果,尤以"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在某些情境下確實可能引發負面影響。 這句話常常被用來掩蓋真實的意圖,或者用作控制他人的工具。當對方聽到這句話時,可能會感到被操縱或不被尊重,因為它暗示著發話者認為自己比對方更了解對方的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別讓真心被辜負 我以為做人應該真心待人, 做朋友要兩脅插刀,對待朋友要真誠以待。 但原來,真心,只會被人當傻子, 心軟亦只會被視為軟弱。 被傷害的我,令我產生恨意, 我恨,是恨自己的不成熟, 明知現實世界的規範,卻不願意遵守。 人際關係本就是欺善怕惡, 無底線就是讓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所提及的善是對自己有好處,而惡則是對自己沒有好處。 / 但是因為以上的文字,令我暫時停止思考「自己是善?是惡」的問題? / 因為我得到任何一個答案都會去否認 「你太善良了」「不是的,我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那麼你是個壞人」「我不是一個壞人」 - 但是不好的定義是什
我覺得我們的善良還是有價值的,只是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缺乏鋒芒的善良就是一種軟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有人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 其實我並不覺得我是, 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別人傷害我, 只要是小事我就算了, 可是如果是大事, 我一定會讓他加倍奉還, 但是我又不會走歪路, 做犯法的事情, 我一定會尋求法律途徑, 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中間我可能會做一些保護我自己的措施, 讓自己不受
Thumbnail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些感受本意也許出於善意,但,若造成別人的抗拒,很可能會成反噬效果,尤以"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在某些情境下確實可能引發負面影響。 這句話常常被用來掩蓋真實的意圖,或者用作控制他人的工具。當對方聽到這句話時,可能會感到被操縱或不被尊重,因為它暗示著發話者認為自己比對方更了解對方的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別讓真心被辜負 我以為做人應該真心待人, 做朋友要兩脅插刀,對待朋友要真誠以待。 但原來,真心,只會被人當傻子, 心軟亦只會被視為軟弱。 被傷害的我,令我產生恨意, 我恨,是恨自己的不成熟, 明知現實世界的規範,卻不願意遵守。 人際關係本就是欺善怕惡, 無底線就是讓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所提及的善是對自己有好處,而惡則是對自己沒有好處。 / 但是因為以上的文字,令我暫時停止思考「自己是善?是惡」的問題? / 因為我得到任何一個答案都會去否認 「你太善良了」「不是的,我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那麼你是個壞人」「我不是一個壞人」 - 但是不好的定義是什
我覺得我們的善良還是有價值的,只是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缺乏鋒芒的善良就是一種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