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全英語授課」! ~雙語教育亂象再添一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教育部打著「走向世界」的口號推動雙語教育之後,雙語教育之亂象便接連發生:

有學校開超出自身需求的英語缺(如:新竹縣);有縣市在新進教師甄選,幾乎每科都要求老師用全英語作答,並以全英語口試(如:花蓮縣);更誇張的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為了服膺教育部2030年雙語政策,開設二門全英語課程(註1),讓雙語教育亂象再添一樁。

不知道教育部決定要推動「雙語教育」政策前,對腦科學掌握多少。所以,我先從腦科學的角度控討教育部雙語教育政策的缺失。

一、越小學習雙語對孩子語言學習越有利?

研究顯示,即使孩子在一出生便接觸雙語,還是會挑一種語言作為「母語」。幼兒若在早期接觸第二語言,對文法和聲調的掌握較佳,講第二語言時會比較道地,至於語意和辭彙的學習,則不受限於幼兒時期,在任何年紀皆可學習。換言之,若以終身學習的角度看,孩子好好地培養學習的意志力對語言學習更重要。

二、母語越強對學習第二語言越有利?

由於人不可能在幼兒時期學習這輩子所需用到的所有語言,故人類在幼兒敏感期(關鍵期)的窗戶關上後,會利用母語的語音基礎來適應其他語言。(註2)

換言之,母語能力的強弱會決定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能力。(這裡的「母語」指的是孩子成長中自己大腦選擇的常用語言,而非一般人定義與自己出身相關的族語…等)。

在我國,中文是我國生活中的日常慣用語言,也多為我國孩童自幼接觸的第一語言,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中文被大腦選為「母語」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孩子各科目的學習、能力的建構,皆需要透過中文作為學習橋樑,甚至連思考的深度都會受到影響。

記得我在英國唸碩士期間,有一次與我的指導教育討論論文內容,教授對於我寫出的內容不甚滿意。於是,他問我:「南嬿,你有沒有試過用中文寫這篇論文?」

我:「沒想過,因為我認為我應該完全用英文思考這篇論文。」

他笑笑說:「你去試試看用中文寫。」

我在狐疑的情況下,開始用中文寫論文。奇妙的事發生了,許多論點自然而然強化了深度。此經驗讓我感受到用母語思考和用第二語言思考之不同。

在下一次與指導教授的meeting中,教授對我的進展相當滿意。我告訴教授,我以為既然我在英國唸碩士,就應該用全英文思考論文。他搖搖頭,說:「不是如此!」

這就是教育專業人給學生的專業學習建議。

反觀我國,教育部修訂課程綱要時一次次縮減孩子的中文上課時數,並以其他花花綠綠的課取而代之,造成孩子的學習橋樑--中文--能力日益下滑,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進而導致讓孩子學習越來越吃力,整體學力一代不如一代。

請問教育部,孩子這樣的基礎能力要如何「走向世界」?難道制定降低孩子學力,讓孩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教育政策是教育部存在的目的?

最近看到教育部所制定的各式各樣荒腔走板的教育政策,讓我不禁想問,教育部是不是不瞭解自己的定位和存在的意義?否則,為何會推出一個又一個不專業的教育政策,讓孩子的教育環境越來越糟,讓孩子、父母和老師越來越痛苦?

期許教育部快速調整雙語教育政策,終結雙語教育亂象,停止繼續弱化孩子的學力,方為孩子之福,國家之福!


註1:中文系全英文授課背離現實 雙語政策恐釀「三振出局」(聯合報)

註2:摘自《樂在學習的腦(The Learning Brain)》第二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8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2023/10/28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2023/10/10
我國教育政策的最大特色為何?就是做表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教育部做表面的政策以及其對孩子及教育造成的傷害。
Thumbnail
2023/10/10
我國教育政策的最大特色為何?就是做表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教育部做表面的政策以及其對孩子及教育造成的傷害。
Thumbnail
2023/09/10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Thumbnail
2023/09/10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背單字很痛苦;學文法很痛苦;刷考題很痛苦。 我們正在提前,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我們正在提錢,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Thumbnail
背單字很痛苦;學文法很痛苦;刷考題很痛苦。 我們正在提前,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我們正在提錢,讓孩子重溫這三種痛苦。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Thumbnail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Thumbnail
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下降的主因,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往往重表面,沒有對症下藥。這狀況在雙語教育政策再次顯現。
Thumbnail
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下降的主因,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往往重表面,沒有對症下藥。這狀況在雙語教育政策再次顯現。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Thumbnail
雙語教學植入公立學校話題依舊熱門,亂象叢生。
Thumbnail
雙語教學植入公立學校話題依舊熱門,亂象叢生。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