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上菩提以及真心自性是不可思,不可議的,無妄曰真,真實離名相。名相者,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生滅無常,無一真實,凡夫卻總是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之妄惑。《楞伽經》云:「愚痴凡夫,隨名相流。」故為人演說應當離迷情,絕虛妄,不取名相,如如不動。在第十五篇「非心非佛」的文章裡提到了「所謂心與佛,說似一物即不中。向伊道不是物,本來無一物,無有一法可得。」今天我們便以《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裡的一則公案,再做進一步的解說,何謂「說似一物即不中」,以及何謂「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raw-image

◇公案: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甚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白話翻譯: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人。最初到嵩山參謁慧安國師,慧安大師發遣他到曹溪參學。懷讓到了曹溪,虔誠禮拜,六祖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的?」懷讓答:「從嵩山來。」六祖問:「什麼東西?怎麼來的?」懷讓說:「說是像一個什麼東西就不對了。」六祖問:「還可以修證嗎?」懷讓說:「修證不是沒有,污染則不可得。」六祖說:「就是這個不污染,是諸佛所共同護持憶念的,你既是如此,我也是這樣。」

◇導讀:

【甚麼物,恁麼來】:什麼東西?怎麼來的?六祖所問的是本來面目。六祖開門見山,直取真心而問。

  【說似一物即不中】:真心非可言說,亦無物可比,即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意思是無法用言語表達,也就是不可議;心行是心念的異名,心行處滅的意思是無法以心思加以計度,也就是不可思。究竟之真理,不可議、不可思,六根緣不到。《止觀五上》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正因不可思,不可議,故言:「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就是因為「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只能以各種「無」的否定句來勉強形容如來證真的心量。《傳心法要》也是一樣的形容:「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惟此一心是佛。又曰:『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佛。』」

  【還可修證否】:懷讓禪師言:「說似一物即不中」,是真有此悟境,亦或是套用「本來無一物」之類的說法,人云亦云?於是惠能大師再行試探:「那還可以修行證悟嗎?」

【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人人皆有真如自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言「修證」旨在循指見月,破妄顯真,明心見性,真如自性始終是如如不動,無生無滅的。「修證即不無」,如果說真如自性是透過修證才產生的話,那就是將真心自性當作是緣起性空的「相」來作解了,這樣的相不是真心,而是妄心。「無」是「無相」、「離一切相」,「不無」就是「不離一切相」,也就是「著相」,因為著相,所以說似一物即「可中」。著了相,就是起了攀緣妄心,就是污染,就是造生死業,何能明心見性?故云:「污染即不得」。著於名相尋法起修,不見本心,此名相即是染汙。真心自性人人本自具足,非假修成,只是累劫以來,無明障蔽,習氣染濁,眾生不復見本來面目,所以才要修因證果,返本還原。

那要怎麼修證呢?污染即不得也,離相即是不污染,也就是在修證的過程當中,當離一切相,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若著相在指,終不見月。又,污染即不「得」,所言之得亦是方便說,真心自性人人本自具足,何來有一法可得?實為無所得也,何謂無所得?《金剛經六祖口訣》云:「所得心盡,即是菩提。佛言如是如是。我常於菩提實無希求心,亦無所得心,以如是故,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因證果是個過程,修證到最後,連修證的心都要放下,所得心盡即是菩提。「修證即不無」,無是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是無上道,能夠修證的就是有所得,即非真心自性,非是菩提。修證過程當中,污染即不得,應以無相為體,離一切相,無住生心,不染萬境,念念皆行無念行,行行但行一直心,修證假名無落處,心不染著,不染即得。「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前後呼應,旨趣深遠。

昔時釋迦牟尼佛三轉四聖諦法輪,第一轉為示相轉,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第二轉為勸修轉,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第三轉為作證轉,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為釋迦牟尼佛舉自己已證得四諦之例,合稱為「三轉十二行相」。修證本是依法起修,實踐四聖諦,修六度萬行,循如來標指以見月,自淨其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脫落身心幻垢,自心自修自行自悟,直至心中再無一法可執,無生滅心,無所得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無身心幻垢可脫落,脫離了對治法門,即達「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不落階級,聖諦亦不為,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離一切相,不染萬境,不污染之自心歸依本自清淨之自性,即心即佛,此真心自性正是諸佛之所護持憶念的。

【汝既是如是,吾亦如是】:懷讓禪師已臻至悟境,六祖印可,涅槃妙心,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說似一物即不中

#修證即不無

#污染即不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od-avatar-img
2023/09/27
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道可道 非常道臣服 隨風
Koeln Walker-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27
A-rod 感謝您的關注和留言,謝謝。
avatar-img
Koeln Walker的沙龍
19會員
154內容數
Koeln Walk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20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金剛經宗通》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4/03
歌詞:南瞻慈惠堂 歌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jhIS9fTT8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所教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不隨境轉,不墮諸有,念不成愚離迷情。 愚者何?迷執於境起煩惱。生三毒,造諸業,輪迴六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2025/03/25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歌詞及法義參考:《金剛經百家集註.傅大士偈語》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可以放下這些成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我們才會活得清淨自在一些。
Thumbnail
如果可以放下這些成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我們才會活得清淨自在一些。
Thumbnail
無上菩提以及真心自性是不可思,不可議的,無妄曰真,真實離名相。名相者,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生滅無常,無一真實,凡夫卻總是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之妄惑。《楞伽經》云:「愚痴凡夫,隨名相流。」故為人演說應當離迷情,絕虛妄,不取名相,如如不
Thumbnail
無上菩提以及真心自性是不可思,不可議的,無妄曰真,真實離名相。名相者,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生滅無常,無一真實,凡夫卻總是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之妄惑。《楞伽經》云:「愚痴凡夫,隨名相流。」故為人演說應當離迷情,絕虛妄,不取名相,如如不
Thumbnail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Thumbnail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Thumbnail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Thumbnail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Thumbnail
「深信大乘,不謗因果。但真諦中,以一切法不可得故,言語道斷故,心智路絕故,或言一切法空。此是第一義空,不可得空。」夫此第八識,是真,是假,不可定執。首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釋曰。梵語阿陀那者。此云執持識。此識體淨。被無明熏習。水乳難分。唯佛能了。
Thumbnail
「深信大乘,不謗因果。但真諦中,以一切法不可得故,言語道斷故,心智路絕故,或言一切法空。此是第一義空,不可得空。」夫此第八識,是真,是假,不可定執。首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釋曰。梵語阿陀那者。此云執持識。此識體淨。被無明熏習。水乳難分。唯佛能了。
Thumbnail
「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 《寶藏論》云 《宗鏡錄》卷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Thumbnail
「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 《寶藏論》云 《宗鏡錄》卷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