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難以民主化(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到民主與專制政體各有各的優缺點,運作良好且方向正確的專制或有限度民主是非常有利國家經濟發展的,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起來後仍維持專制體制,既得利益者與新富階級的衝突便一觸即發,處理不當則容易引發社會動盪。

然而中國卻是例外之一,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不但沒有令中國民間力量興起,反而進一步鞏固共產極權體制。至於中國民間力量無法興起的原因有不少政治評論家指出因文革之故導致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互信所致,但中國人的這種特性真的是文革時代過後才出現的嗎?下面篇幅我們從中國歷史看起。

三皇五帝時代的部落社會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是「三皇」與「五帝」的合稱。從三皇時代到五帝時代,被稱為傳說時代,在夏朝之前。其歷年無確數,最少數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及賈湖文化等,從7千年前至1萬年前已經進入農業社會,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與約3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相似之處。

三皇五帝是中國上古傑出首領的代表,惟歸誰人說法眾多,口耳相傳下年代已經久遠不可考,在不同著作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基本上,無論是按照史書記載或者中國神話傳說,都認為三皇時代遠早於五帝時代。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或在4千至5千年,乃至更為久遠,時間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千多年前。

三皇五帝時期為中國早期最重要的發展,例如鑽木取火、行醫等,皆對後世的中國文化有遠大的影響。

此時當今華夏大地基本上都是部落型態,各部落燈有自身的政治制度,很難一概而論,到了西元前2000年左右時在黃河中下游一帶的數個部落聯合起來形成部落聯盟,而聯盟的首領則由幾個酋長輪流或推派其中一個擔任,三皇五帝指的其實就是這些部落聯盟首領的代稱。

在同一時期經地質學家考古鑑定發現該時代由於華北地區雨量增加,黃河的氾濫亦隨之增加,而各位讀者知道以黃河水系的規模,要治理黃河根本不可能只憑幾個部落便完成,於是由部落聯盟所組成的原始中國便誕生了。

夏商周三代

三代是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又稱夏商周

「三代」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論語·衛靈公第十五》:「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該詞一直到戰國時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後,「三代」的含義才開始包括了東周,並一直沿用下去。

說穿了夏商周三代基本上就是一個由黃河中下游諸多部落聯盟所組成的原始國家政權,此時的國家只是一個整合的代表,協調眾多部落聯盟的組織罷了,真正地方上的統治權依然分散在各部落聯盟內。

上述這種體制便如同歐洲中世紀般,國王並沒有絕對的權力,地方上的諸侯在自子的領地上擁有幾乎不受干涉的統治權,在這種分權體制下,每個地方的文化習俗都自成一格,社會群體與制度充滿多樣性,文明的果實也逐漸累積,累積到春秋戰國時代產生如儒家、道家與墨家等所謂的諸子百家,奠定往後中國思想文化的基礎。

而後世中國的讀書人無一不懷念此一時代,認為這是一個充滿賢者聖人的時代,那究竟後來中國發生了什麼變化令華夏大地喪失產生思想哲學的土壤呢?我們下次再來聊。

42會員
155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中國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簡稱農管)、退林還耕與水稻上山等政策引起熱議,正反意見都有,正面意見多為中國官方所辯護,民間的看法則清一色的認為中國政府當局只是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經濟制裁而預做糧食儲備,即便如此,很多中國人民仍認為當局的做法最終結果會與目標背道而馳,進一步加劇中國糧食危機,本主題將利用下
最近中國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簡稱農管)、退林還耕與水稻上山等政策引起熱議,正反意見都有,正面意見多為中國官方所辯護,民間的看法則清一色的認為中國政府當局只是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經濟制裁而預做糧食儲備,即便如此,很多中國人民仍認為當局的做法最終結果會與目標背道而馳,進一步加劇中國糧食危機,本主題將利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狹義907年-960年,廣義902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該時期由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大部分漢地為止。五代十國實質上是晚唐政治與藩鎮割據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較強,自命承繼大統的中央政權鼎革五朝,故統稱為「五代」。除
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趁唐朝廷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約15萬士兵,號稱20萬,在薊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師,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藉口於范陽(今北京)起兵。當時全國承平日久,民不知戰一百數十
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又稱關隴世族、關隴門閥、關隴軍事貴族、關隴胡漢集團、武川集團。關隴集團一詞由陳寅恪所創,是指北朝的西魏、北周至隋、唐期間,籍貫為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周圍的門閥士族,範圍為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陰山周圍,漢胡混血、文武合流是其特色,他們佔據了當時的統治階層。關隴集團不但以武川人為
西晉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中國歷史上繼三國時期曹魏之後的王朝,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自晉武帝司馬炎於266年2月(乙酉年十二月)改元泰始開始,到316年晉愍帝被俘為止,西晉皇朝共歷三世四帝,時間共51年。西晉皇城洛陽於永嘉之亂期間陷落後,西晉的第四任皇帝晉愍帝被迫遷都
東漢與三國時代 東漢(25年-220年)是漢朝的後半部分,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首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末代皇帝則是漢獻帝劉協。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雒陽,故而得名。同時東漢又稱後漢和中漢。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至新朝末年以來的中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使國民黨在南台灣的經營受到重大打擊,對此,國民黨中央在當地時間6月10日移師高雄舉辦“行動中常會”,希望能讓黨務主管、中常委,與高雄在地民意進一步交流,拓展民意支持的空間。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不論執政或在野,國民黨的市議員永遠跟高雄市民站在一起關心高雄市的
Thumbnail
言論自由的重點在於「行使」,如果一個社會有保障言論自由的憲法,卻沒有支持行使言論自由的習俗或氛圍,那這項自由就是空的,「死者為大」就是一種反言論自由的社會風俗,也是一種由位高權重者來決定「哪個死者為大」的威權遺毒。
Thumbnail
延伸的部分,主要是要解釋一下附帶的問題,或者應該說,假設中國奪取台灣後,到底會發生什麼狀況?並從這得到一些純以武力等因素,中國不僅無法,主觀上也無多少意願奪取台灣。首先,台灣被中國拿下後,衝擊到週邊國家有多大?
Thumbnail
這篇總結一下,中國無法奪取台灣,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大最大的因素,就是在地球上,並不是只有中國跟台灣兩個玩家。在古代的中原大地上,大吃小到統一成一個大國,是每一個國家的目標,而歷史常常是小國到最後被滅亡,鮮少看到有流亡的例子。
Thumbnail
換來寫一些不中聽的東西,之前的小系列中,提到了中國無法以武力奪取台灣。基本上這是現在的事實,但之後十年就很難說了,畢竟戰爭並非單純依靠對手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實力。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狹義907年-960年,廣義902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該時期由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大部分漢地為止。五代十國實質上是晚唐政治與藩鎮割據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較強,自命承繼大統的中央政權鼎革五朝,故統稱為「五代」。除
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趁唐朝廷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約15萬士兵,號稱20萬,在薊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師,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藉口於范陽(今北京)起兵。當時全國承平日久,民不知戰一百數十
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又稱關隴世族、關隴門閥、關隴軍事貴族、關隴胡漢集團、武川集團。關隴集團一詞由陳寅恪所創,是指北朝的西魏、北周至隋、唐期間,籍貫為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周圍的門閥士族,範圍為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陰山周圍,漢胡混血、文武合流是其特色,他們佔據了當時的統治階層。關隴集團不但以武川人為
西晉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中國歷史上繼三國時期曹魏之後的王朝,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自晉武帝司馬炎於266年2月(乙酉年十二月)改元泰始開始,到316年晉愍帝被俘為止,西晉皇朝共歷三世四帝,時間共51年。西晉皇城洛陽於永嘉之亂期間陷落後,西晉的第四任皇帝晉愍帝被迫遷都
東漢與三國時代 東漢(25年-220年)是漢朝的後半部分,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首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末代皇帝則是漢獻帝劉協。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雒陽,故而得名。同時東漢又稱後漢和中漢。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至新朝末年以來的中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使國民黨在南台灣的經營受到重大打擊,對此,國民黨中央在當地時間6月10日移師高雄舉辦“行動中常會”,希望能讓黨務主管、中常委,與高雄在地民意進一步交流,拓展民意支持的空間。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不論執政或在野,國民黨的市議員永遠跟高雄市民站在一起關心高雄市的
Thumbnail
言論自由的重點在於「行使」,如果一個社會有保障言論自由的憲法,卻沒有支持行使言論自由的習俗或氛圍,那這項自由就是空的,「死者為大」就是一種反言論自由的社會風俗,也是一種由位高權重者來決定「哪個死者為大」的威權遺毒。
Thumbnail
延伸的部分,主要是要解釋一下附帶的問題,或者應該說,假設中國奪取台灣後,到底會發生什麼狀況?並從這得到一些純以武力等因素,中國不僅無法,主觀上也無多少意願奪取台灣。首先,台灣被中國拿下後,衝擊到週邊國家有多大?
Thumbnail
這篇總結一下,中國無法奪取台灣,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大最大的因素,就是在地球上,並不是只有中國跟台灣兩個玩家。在古代的中原大地上,大吃小到統一成一個大國,是每一個國家的目標,而歷史常常是小國到最後被滅亡,鮮少看到有流亡的例子。
Thumbnail
換來寫一些不中聽的東西,之前的小系列中,提到了中國無法以武力奪取台灣。基本上這是現在的事實,但之後十年就很難說了,畢竟戰爭並非單純依靠對手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