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博‧新生:臺灣文博會微開箱圓滿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年的臺灣文博會於9月22日至10月1日移師台北舉辦,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所在的台鐵舊台北機廠也被選為主場館之一。因為個人行程的安排,直到最後一天我才終於趕上了這次的文博會。

為了這次的文博會,鐵博修復完成的藍皮柴油客車首次對大眾提供試乘

為了這次的文博會,鐵博修復完成的藍皮柴油客車首次對大眾提供試乘

這次鐵博的展覽主題是「鐵博‧新生」,開放的建築區域包含總辦公室、員工澡堂、鍛冶工場等都是在近期修復完工並策展布置後首次對外開放。總辦公室是過去台北機廠的行政中心,也是園區內最適合講述舊北廠故事的歷史現場,因此會議室、廠長室、副廠長室空間再經過考證後復原了現役時期的原貌,同時陳列了北廠一路走來的修車、造車史料與老照片,以及高齡近百歲的鄭萬經前副廠長的個人收藏,呈現台北機廠的歷史軌跡與生命故事。除了採用現地展示手法,總辦公室被賦予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呈現鐵道文化的多樣性。修復後的首檔特展「流動的往事──景框內外的藍皮記憶」便呼應這個目標,藉由電影中的藍皮客車帶領觀眾回憶起這曾與常民緊密連結的藍色,並搭配已完成修復的藍皮柴油客車舊料展示,再次向大眾傳達鐵博的修復與展示理念。

藉由電影中的藍皮,帶著觀眾走進消失的台北車站第六月台

藉由電影中的藍皮,帶著觀眾走進消失的台北車站第六月台

員工澡堂圓弧形的浴池和大面積窗戶,呈現1930年代崇尚機能與圓弧線條的裝飾主義風格,也是舊北廠裡最早被指定為古蹟的文化資產。在常設展規劃上以建築的視角切入,一方面呈現古蹟修復時的歷程與材料選擇,另一方面也透過其他同時期的裝飾主義風格建築模型,帶大家認識1930年代的建築特色。鍛冶工場在完成建築結構修復之後,蒸氣錘與夾具等機材採取留置原地的現地展示方式,彷彿時光凍結在遷廠時的瞬間。此外,員工澡堂與鍛冶工場在這次文博會和藝術家合作,在澡堂中利用植物染作法呈現工作後充滿污漬的工作服;鍛冶工場的機器雖然不再運作,但搭配聲光效果十足的藝術展演,也讓觀眾充分體驗到打鐵的氛圍。

員工澡堂與藝術家合作,呈現澡堂過去的功能

員工澡堂與藝術家合作,呈現澡堂過去的功能

在展覽活動之餘,便當當然也是臺灣鐵道文化重要的一環。台鐵與鐵博便為這次活動設計了限定版的藍皮文博號便當,結合台北與七堵鐵路餐廳的招牌主菜:紹興雞與櫻桃鴨。結合藍皮柴油客車與便當盒的設計,讓這款便當的人氣相當高,連假期間幾乎都在開賣半小時內完售。這次開放活動在文博會與中秋連假的加持下,據館方所稱十天展覽期間有十萬人次造訪。人山人海的狀況,不禁讓人回想起上一次這座園區大範圍自由開放已是近十年前的台北鐵道文化節,只不過來訪的大眾對於這座場域未來的期待與氛圍已是大大不同。

不論視覺設計或是便當用料都相當實在的便當

不論視覺設計或是便當用料都相當實在的便當

由於台灣高鐵東延南港車站導致聯絡路線中斷,台北機廠在2013年完成遷廠至富岡基地,原本的舊北廠則成了台鐵變現還債的抵押品,泰半落入台北市政府手中準備分割開發。那時的北市府為了向大眾表現文資保存的態度,舉辦了兩屆的台北鐵道文化節來吸引目光。不過當時有參觀過的人都知道,台北鐵道文化節只有空洞的文創想像,並沒有文物典藏與全區營運核心規劃的博物館想法。

那時候的我還只是個剛上大學的學生,台北機廠對我來說還是個有待深入了解的鐵道場域,但卻可能在還來不及了解的情況下被像松菸一樣支解。在太陽花運動前後風起雲湧的社會氛圍中,我一直很想做些什麼,但也不知道該如何擋下北市府的都市計畫,只能透過影像和文字記錄可能明天就不見的舊北廠。幸賴洪致文老師等前輩的遊說與倡議,終於讓舊北廠以全區國定古蹟的身分逃離北市府的魔掌。

2014年9月25日上午北廠都更的方案剛拍板送出北市都委會,時任市長郝龍斌隨即出席同日舉辦的台北鐵道文化節揭幕活動。如果現在舊北廠還在北市府手上,或許我們今天沒有藍皮柴油客車,只有騙小孩的迷你小火車可以坐了。(圖片來源:北市府新聞稿)

2014年9月25日上午北廠都更的方案剛拍板送出北市都委會,時任市長郝龍斌隨即出席同日舉辦的台北鐵道文化節揭幕活動。如果現在舊北廠還在北市府手上,或許我們今天沒有藍皮柴油客車,只有騙小孩的迷你小火車可以坐了。(圖片來源:北市府新聞稿)

儘管朝向鐵道博物館的轉型方向確定,但不諱言的是仍有許多官員不認為鐵道博物館需要這麼多土地、展示這麼多火車,從一開始就畫地自限。十年來的規劃路線起起伏伏,好不容易盼到了專責的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成立,終於確定園區的核心展示與營運計畫,並依據需求系統性納藏珍貴鐵道文物、口述歷史與古蹟修復,也才有成果可以在今天展現在過去十天近十萬人次的遊客面前。

看到這座職工離去十年的場域,能夠在今天又有火車動起來,由藍皮柴油客車載著一家大小、扶老攜幼、不同興趣的遊客們,甚至大量收集不同身分、職業與鐵道發生的故事,不禁令我感到眼眶泛淚,真的十分感謝這一路好多好厲害的人不斷努力!雖然直到現在中央政府還是有人不相信鐵道博物館會成功,但各位的支持就是告訴這些人鐵道博物館不是專屬於鐵道迷的遊樂場,而是可以在各面向的鐵道文化上成為所有台灣人的記憶寶庫。鐵道博物館是大家的博物館,更是我們要小心守護的孩子。希望大家都能持續看顧,讓鐵道博物館持續成長,從鐵道述說臺灣的故事。

除了正在修復中的場館,鐵博下一個大計畫就是要「向西出征」,恢復跨越菸廠路的鐵道路線

除了正在修復中的場館,鐵博下一個大計畫就是要「向西出征」,恢復跨越菸廠路的鐵道路線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光土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2
選對的人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時光土場
52會員
222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時光土場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距離EMU1200型紅斑馬自強號入藏不到一週,4月18日晚間又有兩輛柴油客車浩浩蕩蕩從臺鐵七堵機務段出發,於隔日凌晨1時進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此次運送的包括已經整修完成的「藍寶寶」DR2203號,以及有著初代東部自強號光環的DR2818號車。
Thumbnail
2025/04/19
距離EMU1200型紅斑馬自強號入藏不到一週,4月18日晚間又有兩輛柴油客車浩浩蕩蕩從臺鐵七堵機務段出發,於隔日凌晨1時進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此次運送的包括已經整修完成的「藍寶寶」DR2203號,以及有著初代東部自強號光環的DR2818號車。
Thumbnail
2025/04/12
在EMU400、EMU300型電聯車之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館藏計劃內的最後一輛臺鐵直流馬達電聯車,EMU1200型的EMC1203號車終於在2025年4月12日順利來到鐵博了!這輛車的入藏不但完整了鐵博電聯車館藏,更留下來國人首次自行大規模改造臺鐵電聯車的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5/04/12
在EMU400、EMU300型電聯車之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館藏計劃內的最後一輛臺鐵直流馬達電聯車,EMU1200型的EMC1203號車終於在2025年4月12日順利來到鐵博了!這輛車的入藏不但完整了鐵博電聯車館藏,更留下來國人首次自行大規模改造臺鐵電聯車的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4/07/30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2024/07/30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期近兩個月的屏東鐵道文化祭在國慶連假期間熱鬧登場,作為鐵道核心的展示區域是在2022年底開始營運的潮州鐵道園區。這一座結合鐵道文物、車輛展示的休憩園區,今年寒假時光土場恰好曾跟著臺大火車社一同前往參訪,接著就來看看這個號稱結合鐵路檢修機廠的觀光工廠有什麼寶貝吧!
Thumbnail
為期近兩個月的屏東鐵道文化祭在國慶連假期間熱鬧登場,作為鐵道核心的展示區域是在2022年底開始營運的潮州鐵道園區。這一座結合鐵道文物、車輛展示的休憩園區,今年寒假時光土場恰好曾跟著臺大火車社一同前往參訪,接著就來看看這個號稱結合鐵路檢修機廠的觀光工廠有什麼寶貝吧!
Thumbnail
2023年擴大舉辦的臺灣文博會在10月1日風光落幕,其中位於舊臺鐵臺北機廠的鐵博籌備處,不但以「鐵博•新生」系列展覽與藍皮柴油客車試乘廣受好評,十天更創下十萬人次參訪,足見社會各界肯認鐵博的努力。然而,光鮮亮麗的慶典過後,十多年來的割地開發陰影卻從來沒有遠去,今年甚至隨著臺鐵公司化捲土重來。
Thumbnail
2023年擴大舉辦的臺灣文博會在10月1日風光落幕,其中位於舊臺鐵臺北機廠的鐵博籌備處,不但以「鐵博•新生」系列展覽與藍皮柴油客車試乘廣受好評,十天更創下十萬人次參訪,足見社會各界肯認鐵博的努力。然而,光鮮亮麗的慶典過後,十多年來的割地開發陰影卻從來沒有遠去,今年甚至隨著臺鐵公司化捲土重來。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文博會於10月1日落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被選為主場館之一。這次鐵博的展覽主題「鐵博‧新生」,包含三座古蹟在近期修復與策展完成後首次對外開放。據館方稱期間有十萬人次造訪。人山人海的畫面不禁讓人回想起上次大開放已是近十年前,只不過來訪的大眾對於這座場域未來的期待與氛圍已是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文博會於10月1日落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被選為主場館之一。這次鐵博的展覽主題「鐵博‧新生」,包含三座古蹟在近期修復與策展完成後首次對外開放。據館方稱期間有十萬人次造訪。人山人海的畫面不禁讓人回想起上次大開放已是近十年前,只不過來訪的大眾對於這座場域未來的期待與氛圍已是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3臺灣文博會・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開箱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配合2023臺灣文博會,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鐵博・新生」為題,開放參觀國定古蹟內部「澡堂」、「鍛冶工場」、「客車工場」和「總辦公室」等四大展區,展示古蹟臺北機廠的歷史。
Thumbnail
【2023臺灣文博會・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開箱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配合2023臺灣文博會,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鐵博・新生」為題,開放參觀國定古蹟內部「澡堂」、「鍛冶工場」、「客車工場」和「總辦公室」等四大展區,展示古蹟臺北機廠的歷史。
Thumbnail
於1935年10月30日落成為「台北鐵道工場」,二戰後更名為「臺北機廠」,曾經是臺灣鐵路車輛最具規模的維修基地。目前做為國定古蹟的鐵路相關設施,以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而保存著...
Thumbnail
於1935年10月30日落成為「台北鐵道工場」,二戰後更名為「臺北機廠」,曾經是臺灣鐵路車輛最具規模的維修基地。目前做為國定古蹟的鐵路相關設施,以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而保存著...
Thumbnail
「臺灣博物館鐵道部」清朝時期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日治時代稱為臺北兵器修理所,國民政府後稱臺北工場。
Thumbnail
「臺灣博物館鐵道部」清朝時期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日治時代稱為臺北兵器修理所,國民政府後稱臺北工場。
Thumbnail
​ 如果你是鐵道迷,那麼台北機廠絕對是你要來參觀旅遊地點。國家鐵博籌備處的所在地國定古蹟台北機廠,是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完整的鐵道車輛檢修基地。因應車輛維修需求,台北機廠發展出自行製造鐵道車輛與設備所需零組件的能力,以供廠內鐵道車輛及機具檢修使用。 台北機廠相關資訊:: 地址: 電話: ​
Thumbnail
​ 如果你是鐵道迷,那麼台北機廠絕對是你要來參觀旅遊地點。國家鐵博籌備處的所在地國定古蹟台北機廠,是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完整的鐵道車輛檢修基地。因應車輛維修需求,台北機廠發展出自行製造鐵道車輛與設備所需零組件的能力,以供廠內鐵道車輛及機具檢修使用。 台北機廠相關資訊:: 地址: 電話: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